拿到牛津大学硕士学位的那一年,艾琳留在英国,一边继续话疗,一边寻找出路。
她去牛津的一家精神病院做义工,这段经历让她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离开的时候,艾琳捧着病人们送给她的卡片,反复念诵那些感谢词——这些卡片比牛津的毕业证还更珍贵,还更让她自豪。
这段宝贵的经历让她从迷雾中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艾琳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法学书籍,她要去攻读法学博士,为她这样的病人发声。
遗憾的是,在耶鲁法学院,学业的巨大压力让艾琳坚持了仅仅两个礼拜,彻底崩溃了。
一位资深校医认为她的“精神分裂”是误诊。在他的认知中,精神分裂不具备正常的社会功能,拿到硕士文凭简直是天方夜谭,于是安排她每周两次心理辅导。
被“摘掉帽子”的艾琳继续她的学业,状态变得越来越糟——阅读的文字变成乱码跳来跳去,新交的朋友惊恐于她的疯疯癫癫。
接下来,艾琳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疯子”,被迫接受了美国式的“标准”医学治疗。
在耶鲁精神病研究所,艾琳被医护人员用粗皮带绑在了铁床上,一张网从脖子到脚踝困住了她——艾琳挣扎得像一只被活活制成标本的小虫子。
在当时的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位精神病人在捆绑中死亡。
艾琳用高亢的歌声表达愤怒,连喊带唱折腾了几个小时,直到护士用一杯不明液体将她打发到了深沉的梦乡。
接下来的三周,最大剂量的奋乃静也制止不了可怕的幻觉——内在的怪物与外在的怪物联手对她重拳出击。
她郑重警告身边的医护人员,她可以用思想的力量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恐惧和灾难性的毁灭——警告的代价是一次次束缚和隔离。
奋乃静终于起作用了。艾琳逐渐变得平静祥和,步态缓慢得像中风病人。
医院给她做了智商测试,结论是:智障边缘。
医院在未经艾琳许可的情况下,私自给耶鲁法学院的教导主任打了电话,建议学校让艾琳退学。
与此同时,艾琳第一次收到了自己的诊断书:
“伴有急性发作的慢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危重。“
心碎。真正意义上的。
艾琳的父母来了,他们的乐观和稳定给了艾琳重要的精神依靠。
父母完全信任和支持自己的女儿,第一时间与耶鲁法学院教导主任进行电话交涉。
教导主任最终同意艾琳保留学籍,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返校继续学业。
返校的希望点燃了艾琳的生命之火,她配合用药,迅速好转,很快重返校园,和父母一起吃饭散步,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半年来,艾琳住过三家精神病院,不无惊讶地发现,每家医院的治疗方案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家医院热衷于使用束缚带。
艾琳的口袋里发现了打火机,绑起来!
艾琳捡了个戒指大小的金属物,绑起来!
艾琳为了活跃气氛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绑起来!
艾琳在餐桌上拿着塑料叉子冲医护人员逗趣地挥了挥,绑起来!
一有风吹草动,医护人员就如临大敌地跑来了……
第二家医院强行提供“贴身保镖“服务。
艾琳被没收了鞋子,洗澡都有医护人员跟着……
第三家医院只安排用药。
病人到了医院就必须任人宰割吗?
她只是病了,又不是傻了,她的感受无关紧要吗?
她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没有任何话语权吗?
没有一位医生或护士问过她:“艾琳,你需要我们怎么帮你?“
艾琳觉得: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有发言权的人是自己。
艾琳在无数次私自减药或停药之后,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她的灵魂地下室住着一头怪物,这些年不断地冲撞着大门想要逃出来,她曾以知识为锁,成功地困住了怪物,现在她需要再加上一把锁——合适的药物。
“这之后的日子里,让我感到安心的是:我意识到我的生存本能似乎变得越来越强了——当它要发作的时候,我能够延缓它直到我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在街上、在食品店或在银行等待办理业务的队伍中。”
精神疾病让人畏惧的一个原因是:它很难除根,容易复发。
客观而言,很多疾病都无法除根,糖尿病、高血压、哮喘、心脏病等等等等,但都有药物可以控制,让病人过着正常的生活。
精神类疾病也不例外。
艾琳想要证明: 带病生存,也可以有充满挑战而又丰富精彩的人生。
曾经,精神分裂患者在文学作品中被抬到“智者”或“天才”的宝座上(包括当代很火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曾经,精神分裂患者被认为是“邪魔附体”而遭到鞭挞、囚禁或围观;
曾经,精神分裂患者被视为失智与失能的“废人”在精神病院受到全方位的“照顾”,并给家人带来深深的病耻感……
而他们仅仅只是病人而已。
“我没有错,是时代错了,而我的使命是纠错 。”
读博期间,艾琳的论文《精神病院里机械束缚的使用》于1986年发表在《耶鲁法学杂志》上。
几个月后,她收到代表精神病患者利益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电话。
律师说:这篇文章帮他们赢得了一场重大的集体诉讼,挑战中西部地区某个医院关于束缚带的使用。
艾琳深感欣慰。
艾琳与玛莎的演讲,让我想到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艾琳与玛莎也有同样的梦想——
梦想会有那么一天,那些饱受精神折磨的人,能够被社会理解,被社会接纳,被社会公平对待。
勇气是“人类之光”,有它在前方照耀,人类铲除偏见、驱赶蒙昧的步伐,不会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