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总理认怂 非全然跪舔

hgwzx (2025-06-30 17:33:45) 评论 (0)

网上常说,“认怂”就是跪舔。但其实,理性的认怂,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是对现实的掌控力。



比如最近,加拿大原计划在6月30日如期征收数字服务税(DST),商务部长还在上周五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结果,周日,卡尼却突然宣布暂停。这种政策反转,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卡尼当初可是高举“对美强硬”的大旗,喊出“不惜一切代价抗衡特朗普”的口号,靠这种姿态吸引了大批自由派选民,一举逆转保守党的领先优势,让自由党再次成了“政坛网红”。而现在,他却“认怂”了。

为什么?因为理性。他知道,一味硬刚,代价可能非常高。不光会拖垮经济,还可能伤到他背后所代表的庞大利益集团。他看得清,也放得下。真正聪明的人,不是永远强硬到底,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前阵子,香港同行Wayne和我聊起他的一个客户,说那个房东最终还是“认怂”了。

我一听,来了兴趣:“怎么怂的?”

Wayne笑着说,那客户原本挺有骨气的,一口咬定房子绝不能租给某些特定族裔,理由不多,就一个“看不顺眼”。哪怕房子空着,他也不为所动。

可现实却是那么残忍和骨感。房子一空就是半年,每个月贷款就像水龙头开着,眼看账户越来越瘦,他终于坐不住了。

“要不……先租出去吧。”

最后,他还把房子租给了当初坚决拒绝的那类租客。

还有一个多年的好友,曾和我讲过她最心碎的一段往事。她讲的时候语气平静,我听完却沉默了很久。

她和她老公是大学同学,是那种一看就知道“天作之合”的一对。毕业后一同移民美国,工作、买房、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人生就像顺着剧本走,每一页都写得很完美。

直到2001年,911袭击那天。

那天早上,他们在世贸附近上班。飞机撞上大楼,爆炸声像撕裂天空一样响起,整座城市都陷入恐慌。警报声、人群尖叫、滚滚浓烟一起扑来,他们从公司仓皇逃出。

她说,那一刻她边哭边跑,一边回头找老公,一边伸手想抓住他,可转眼他就不见了。

“他没回头,他就跑了。”

她一个人在人潮中跌跌撞撞地奔逃,耳边是大楼倒塌的轰鸣,心里却是一种彻底被丢下的绝望。那一瞬,她以为这个男人永远不值得再信任。

事后无论他怎么解释,她都听不进去。她只记得,在最关键的时候,他选择了自己。最后,他们离婚了。

多年后再聊起这段往事,她语气已经变得柔和:

“也许他不是故意丢下我……可能只是下意识的求生反应吧。”

我问她:“你还恨他吗?”

她摇摇头:“不恨了。现在能理解了。”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联系他?”

她笑了笑,眼神落在杯口泛起的涟漪上:“太晚了。他已经再婚了。

有时候,人是在失去之后,才真正学会理解。

还有“奶茶妹妹”的故事——当年刘强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女方。但她最后选择了留下。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她看清了现实,算清了成本。她或许不是你喜欢的角色,但她活得清醒,也活得现实。

芒格说得好:“只要你够理性,大概率会比90%的人活得幸福。”

别盲目硬撑,也别轻易服软。认怂不一定是跪舔,盲从才最可怕。真正成熟的人,不逞强,而是活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