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老家,最幸福的夏天是坐在堂屋里的小板凳上吹着过堂风,吃着水涝饭(高粱米做的粥,用冷井水捞过两次)、就着酱拌西红柿黄瓜;或者是改善生活,吃水涝面,卤里面用个鸡蛋就是天堂般日子了。
可是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盖房子同时有前后门的估计就我们老家那里的几个县。这个现象,我专门留心观察过,近二十年下来,我去过中国60%以上的县区市。所以,住平房的能够享受过堂风的并不多,住楼房的有前后或左右窗的除外。
美东纽新地区现在每天青天白日,偶尔蓝天上飘着白云。未来七天白天最高温度28~33摄氏度(82~91华氏度),晚上最低温度14~21摄氏度(57~70华氏度)。
晚上20:00~早晨6:00期间,上下楼各有一扇窗打开,靠空气密度差形成对流,让更冷的空气钻进来,较热的空气飘出去。
如此一来,白天只要是把所有的窗帘拉上,楼上房间始终处于20~26摄氏度(68~79华氏度),楼下温度始终处于20~25摄氏度(68~77华氏度),在家里短打扮就不需要开空调,反而晚上睡觉需要盖被子。
如此一来,房间相对湿度始终在50~65%,感觉很舒服。
地下室的温度几乎不随日夜交替而变化,目前的最高值是19摄氏度(66华氏度),这是从初夏一直缓慢升到现在的结果,年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21度(70华氏度)。
美东纽新地区的海拔是0~100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日温差如此大?当然了,在NYC没有这么舒服。
在中国大陆,这么舒服的地方起码海拔要在1400米以上,其纬度并不重要。
我要经常性的告诫那些晚上开窗、白天开窗的人们:你们做反了。
传统习惯思维,没辙的。
其实,纽新地区的日温差大、风速小是其特征,这种情况下若想节能,不妨用一个卡窗式通风扇。晚上采取让冷空气扇进来的模式,当然房屋内还要有一个房间开着窗户,这样才能空气有进有出。
我们家那个卡窗式排风扇,还是1997年买的,随我搬了三回家,偶尔还在用。
如此操作,我们家,如果白天室外温度不超过33度,晚上室外温度不超过23度,就不需要空调,偶尔晚上需要排风扇。
当然了,如果白天最高温度在33度以上,我们家就干脆整天关上门窗,用空调系统,嫌开窗关窗费事。
阴霾天、花粉季,万幸都不是在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