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山东之行只有短短三天时间,只能挑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走走看看,无论如何当然要去孔子的家乡曲阜转转。曲阜距离泰安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沿着平坦的高速公路感觉转眼就到了。
曲阜之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我们先到孔庙,这里还是值得好好转一下的。孔庙是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开始修建,之后不断地扩展,距今已有2500年。现在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泰山的岱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真没想到咱们这次的旅行还顺便完成了一个游览小目标!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这厚厚的宫墙,很独特,也很有视觉震撼力。
从中间穿过,就看到一道道的类似“牌楼”的石坊,上面的题字每个背后都有不少讲究和典故。
金声玉振,取自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孔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古代奏乐以击钟之金声开始,以击磬之玉振告终。集古代圣贤之大成,这是孟子对孔子的赞颂之词。孔庙内最大的建筑也因此命名为大成殿。
穿过这些石坊才算正式进入了孔庙,至圣庙。
庙内建筑巍耸,与帝都的皇家园林媲美,向天下昭示着孔子身前身后曾经的荣耀和威仪。
孔庙里最引人瞩目又独一无二的十三碑亭是专为了保护历代皇帝御制的石碑而建,就是专门为了一块石碑就盖了座小房子,这个以前还真没见过呢!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有御赐石碑,而且这些巨大的石块,最大的63吨,还都是从北京的西山运过来的,看着真是不能不另人惊叹。
周围还有大大小小的诸多碑碣,这些与十三碑亭共同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孔庙碑林。它和岱庙碑林、西安碑林并称为中国最大的三个碑林群,至此,我们又完成了一个游览小目标!
五六十岁的人们,应该还多多少少地记得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尚存一些多多少少的深刻的历史碎片…碎裂的石碑不少,修补的痕迹显而易见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孔子杏坛设教,原址不详。这个后建的杏坛仅为纪念之意,雕梁画栋,周围还特别环之以杏树。杏坛赞的御碑是乾隆的御笔,如此精美的石雕,上面的裂痕清晰可见,这也算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也提醒着大家记住曾经发生的种种…
小桥流水古松柏,大殿石雕盘龙柱。孔庙的设计混搭在北方皇城和江南园林之间。
听说摸了这古树花纹,能被赋予各种吉祥如意,哈哈,咱当然也决不免俗。有的没的,你信他信,都是信念,嘻嘻!
孔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成殿,远看就像皇城一般!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泰山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宫殿,有东方三大殿之美誉,自此我们又完成了一个游览小目标!
中国三教以佛修心,以道修身,以儒治国,把儒学放到了国家的高度。历代帝王对孔子有各种加封,最高的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殿内正中供奉着的就是成为了至圣文宣王的孔子的雕像,高贵如君王,威严如神佛,这也是具像化了被历代帝王神化了的孔子。
大成殿是孔庙内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好巧不巧,我们在附近转悠的时候突然听到鼓乐声起,原来这里每天还定时举办祭祀孔子的仪式,全套的跪拜之礼,颂歌宣文,真是让咱又开眼啦…
孔府,官方名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代子孙家庭生活居住的地方。快速转了一圈这个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地方,没有找到所谓风水宝地的迹象,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北方地主家的大院,呵呵!
孔林是孔子家族的墓地,这个地方不小,园区内林木尤其丰盛繁茂。据介绍说在孔子死后,孔子的弟子曾从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因而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坐着电瓶车在孔林快速环绕浏览了一圈,其间各种林木都是郁郁葱葱,咱也分不出所以然,注意力却被园中独一无二的一种羽色只有黑白的鸟吸引了全部的目光。据介绍孔林中多桧拍松树,因味猛而驱乌鸦,古人坟头墓地多洒硫磺也是为了赶蛇鼠的缘故,故曰“乌鸦不敢落,蛇鼠不敢来。”看来古人选择松柏在墓园并不是随意而为之,暗藏智慧与玄机呀!
特别在孔子和其子其孙的墓前稍停片刻,也听听导游介绍一下2500多年的历史。孔子于公园前479年逝世,这一片孔氏家族墓地从始建,然后不断扩大到近代约有三千多亩。孔子历代子子孙孙,墓葬此处不计其数,古树亦有上万株,保持的一直还可以,1961年还被规划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可惜享此殊荣不久之后就…
曲阜不大,孔庙孔府孔林占了很大一片地方,感觉当地的老百姓也是主要靠着这一专项旅游就业和生活,从这一点来看孔子是不是应该算是惠及了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