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个热门新闻上了国内外热搜,那就是懂车帝对于国内外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进行的辅助驾驶的真实事故场景模拟科普实验。可以说是,大型电动车企业(包括华为这种专门做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的企业)的大型翻车现场。
汽车信息平台懂车帝发起了一场辅助驾驶真实事故场景模拟科普实验,事故场景模拟选择在真实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上进行,总共15个科目,使用国内外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设置了车辆假人的模型,并模拟出真实车流。
上述科普实验视频显示,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场景,仅47%的测试车辆能安全避让;儿童突然冲出过马路场景,58%的测试车辆能有效刹停。专家强调L2级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驾驶人需全程监管、随时接管,仍是安全责任主体。
此次参与测试的具体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小鹏G6、问界M9、智界R7、阿维塔12、理想L6、腾势Z9GT EV、魏牌蓝山、小米SU7、蔚来ES6、零跑C10、极氪001、乐道L60、比亚迪(337.930, -4.79, -1.40%) 秦L DM等近40款车。
从参与车型和测试科目来看,这是目前比较少见的国内大规模辅助驾驶测试,但多个品牌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对于测试的手段和方法也存在不小的争议。
根据网上流传的两张表格,测试结果最好的是特斯拉,在36款车“高速事故场景模拟”综合表现中,15款车为“0通过”。
7月2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转发视频称,特斯拉在无本地训练数据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微博发文说:“这次测试的结果我们和大家一样都是从媒体上看到的,我们不关注排名,因为任何测试、排名都是相对的、短暂的,但对安全的要求却没有上限。同时,也希望大家看到,这次测试的本意并不是排名,而是提醒大家专注路况,安全第一。”
懂车帝向记者表示,懂车帝此次推出的是一档辅助驾驶科普节目,旨在提醒公众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的相关功能和安全边界,提高安全驾驶意识,未做过任何官方排名。
7月25日,智界汽车、AITO汽车、鸿蒙智行分别在官方微博发文称: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
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在7月24日发文表示,懂车帝封闭高速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仍存技术共性瓶颈:高速避险、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等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这折射出两点思考,一方面,随着行业从硬件军备竞赛转向软件,‘技术可靠性’亟须各家厂商重点解决;另一方面,无论辅助驾驶多先进,用户真正需要的都是一辆‘撞了也能保命’的安全车。我想说,中国汽车的技术飞跃,需要行业共建,更需要‘国标护航’。”
邵明峰有两点倡议,一是要将“失效兜底能力” 纳入行业强制标准,如碰撞自动解锁、夜间施工区误判率等;二是要以“最差场景通过率”取代营销话术,倒逼企业筑牢安全底线。岚图愿意践行国家队责任,开放全系车型用于各行业机构实测验证。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表示,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但是我今天想要聊开一点,那就是如果中国电动车企业普遍都有夸大智能辅助驾驶的做法,那我们如果不考虑智能辅助驾驶,是否买中国电动车更加划算,而为什么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可以那样的低价内卷呢,这里就有三个需要分析,包括制造成本,性能分析,盈利能力。
特别提一下,上面懂车帝的测试中没有包括MODEL Y,原因你懂的,因为MODEL Y在美国AUSTIN是指定的自动驾驶的车型,如果配备最新的FSD版本,估计面子上可能不太好看吧。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中国电动车企业(包括外企,比如特斯拉)的可对比下的成本和性能分析,已经他们的盈利能力的分析。
因为中国电动车的厂商多达60多家,车型多达400多种,所以我们只会集中在中端的最流行的车型来进行对比。我们来系统性地比较目前中国市场中能够在性能、智能驾驶硬件(FSD级别)等方面对标特斯拉 Model 3 的主流国产电动车。重点放在 制造成本 + 续航性能 + 智驾硬件(支持L2+/L3)+ 价格策略 等维度。
选定对标车型(2024-2025上市主力版本)
车型 | 版本 | 定位 | 可对标 Model 3 的原因 |
---|---|---|---|
特斯拉 Model 3 后驱标准版 | 606km,FSD硬件4.0预装 | 中型纯电轿车 | 性能标杆,智能化领先,全球标准 |
小鹏 P7i 智驾版 | LFP电池,支持XNGP,支持高阶自动驾驶 | 中型轿跑 | 全栈自研智驾,对标特斯拉FSD |
极氪 007 智驾版 | 支持激光雷达、8295芯片、NZP全国智驾 | 中型豪华轿车 | 智驾、性能与工艺均对标Model 3 |
比亚迪 海豹 2024荣耀智驾版 | 搭载DNP智驾系统(含激光雷达) | 中型轿车 | 比亚迪高端电驱+智驾全面提升 |
阿维塔 12 后驱智驾版 | 华为ADS 2.0(可城区智驾)、8295座舱 | 高端智能轿跑 | 软硬件能力均超越 Model 3 |
深蓝 SL03 智驾版 | 搭载Deepal Pilot,800V平台 | 中型轿车 | 高电压平台+智驾对标 |
项目 | Model 3(国产) | 小鹏P7i | 极氪007 | 比亚迪海豹 | 阿维塔12 | 深蓝SL03 |
---|---|---|---|---|---|---|
驱动形式 | 后驱单电机 | 后驱单电机 | 后驱单电机 | 后驱单电机 | 后驱单电机 | 后驱单电机 |
功率 | 194kW | 203kW | 310kW | 170kW | 230kW | 190kW |
0-100km/h | 6.1s | 5.9s | 5.4s | 7.5s | 6.5s | 6.7s |
续航(CLTC) | 606km | 610km | 688km | 550km | 650km | 620km |
电池 | 60kWh LFP | 86kWh 三元 | 75kWh 三元 | 61kWh LFP | 94kWh 三元 | 58kWh LFP |
智驾硬件 | 纯视觉+FSD HW 4.0 | 双Orin-X +激光雷达 | 激光雷达 + Orin-X + 5R11V | 激光雷达 + 自研芯片 | 华为ADS2.0全套 | 激光雷达+高算力域控 |
智驾能力 | NOA(高速+城区导航测试中) | 高速+城市NGP | NZP全国NOA(城区内测) | 城市NOA测试中 | 城市+高速自动变道/避让 | 城市辅助驾驶测试中 |
OTA频率 | 快、闭源 | 快、自研闭环 | 快、全栈自研 | 中、逐步更新 | 快(华为OTA) | 中偏慢 |
售价(参考) | ¥23.2万 | ¥23.9万 | ¥20.9万起 | ¥18.9万起 | ¥26.8万起 | ¥18.5万起 |
项目 | Model 3 | 小鹏 P7i | 极氪007 | 海豹智驾版 | 阿维塔12 | 深蓝SL03 |
---|---|---|---|---|---|---|
电池 | ¥6.5万 | ¥7.5万 | ¥7.8万 | ¥5.5万 | ¥9.5万 | ¥5.0万 |
电驱系统 | ¥1.5万 | ¥1.4万 | ¥1.6万 | ¥1.3万 | ¥1.8万 | ¥1.2万 |
智驾硬件 | ¥1.5万(HW 4.0) | ¥2.5万(双Orin+激光) | ¥3.0万 | ¥2.0万 | ¥3.5万 | ¥2.0万 |
电子系统+中控 | ¥1.8万 | ¥2.2万(8295) | ¥2.5万(8295+音响) | ¥1.5万 | ¥2.8万 | ¥1.6万 |
车身底盘 | ¥3.5万 | ¥3.2万 | ¥3.8万 | ¥3.0万 | ¥4.0万 | ¥2.8万 |
制造/装配 | ¥1.5万 | ¥1.2万 | ¥1.5万 | ¥1.0万 | ¥1.5万 | ¥1.0万 |
总制造成本估算 | ¥16.3万 | ¥18.0万 | ¥20.2万 | ¥14.3万 | ¥23.1万 | ¥13.6万 |

关键洞察
智驾硬件:谁能对标 FSD?
特斯拉 FSD 功能预置,但“纯视觉”策略未解锁城区功能,需要更多的中国落地训练;
小鹏P7i、极氪007、阿维塔12 均配置 激光雷达+Orin-X(或同级)+高精地图能力,已支持高速+城区 NOA,全国覆盖能力(NZP)甚至领先;
比亚迪虽启动智驾战略,但自研芯片和算法仍在追赶阶段;
华为ADS2.0在城区表现较佳,阿维塔为体验领先车型。
成本结构:谁更精打细算?
极氪、小鹏、阿维塔等虽然功能强,但制造成本也水涨船高;
比亚迪、深蓝凭借自产率高、核心零部件控制力强,性价比更优;
特斯拉在统一标准下成本虽下降,但无法像本土企业那样细化产品线“拉开层次”。
性能实打实:
极氪007动力/操控性能已与Model 3看齐,甚至在空间和电池方面更胜一筹;
小鹏、阿维塔也在驾驶质感、车机体验方面做了大量优化;
Model 3 的一体压铸与软件响应仍是行业标杆,FSD在落地训练后的前景看好
最后我们来看看各家车企的车型的利润率,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把汽车作为一个长期耐用消费品,那车企的利润率其实也是和购车者息息相关的,毕竟我们都不想自己购买的电动车,不到三年就找不到维修体系和车企的支持,尤其是没有那个车型是完美的,没有一定的利润率,可能连汽车的召回维护都不能支持。所以,产品,尤其是耐用品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综合性价比和长期可靠性的选择。
利润率说明(按整车毛利率为主)
项目 | 含义 |
---|---|
毛利率(Gross Margin) | =(销售价格 - 制造成本) ÷ 销售价格;反映每台车的直接利润空间,不含研发/营销/管理成本。 |
净利率 | = 净利润 ÷ 营收;整车企业很少披露单车型净利率,此处主要分析毛利率。 |
注:数据为估算/公开财报信息结合行业分析,已考虑本地化产线、自研比例等因素。 |
车型 | 售价(RMB) | 制造成本估算 | 毛利估算 | 毛利率 | 盈利模式特点 |
---|---|---|---|---|---|
特斯拉 Model 3(国产) | ¥232,000 | ¥163,000 | ¥69,000 | ~30% | 高毛利全球标品,FSD未来增值 |
小鹏 P7i 智驾版 | ¥239,000 | ¥180,000 | ¥59,000 | ~25% | 自研智驾+控制制造成本 |
极氪 007 智驾版 | ¥209,000 | ¥202,000 | ¥7,000 | ~3% | 高配置定价激进、薄利 |
比亚迪 海豹荣耀智驾版 | ¥189,800 | ¥143,000 | ¥46,800 | ~25% | 自研自产,性价比高仍有利润 |
阿维塔 12 智驾版 | ¥268,000 | ¥231,000 | ¥37,000 | ~14% | 华为赋能智驾高成本,高端定价 |
深蓝 SL03 智驾版 | ¥185,000 | ¥136,000 | ¥49,000 | ~26% | 长安体系+电池自控,成本低利润高 |
对比分析
- 特斯拉仍保持较高毛利优势(即便在中国),受益于全球规模+软件预装+品牌溢价;
- 比亚迪、小鹏、深蓝等企业通过自研自产+高性价比控制毛利在25%左右,保持健康扩张;
- 极氪当前处于“低价搏市场”的策略期,毛利极低,靠集团支持维持运作;
-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虽智能化高,但制造成本也居高不下,限制了利润空间。
如果我是收入较低,而且对于国产品牌有非常强大的信心,我会选择BYD或者深蓝,没有选择小鹏是因为它的整体负债太高,对于未来是否可以健康运营没有保证。
如果我是收入较高,而且对于未来的自动驾驶有期待,我会选择特斯拉的MODEL3,因为从整体来看,FSD的训练是不用依靠人工指定太多的规则,而是通过机器学习,越多的训练,理论上就会有越好的效果,而且它的硬件不用大幅度升级,不像其它的车型,没有太多的硬件绑定,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动驾驶的性能。

当然,如果我真的在国内,我大概率会等一等,MODEL YL,六人座新款,那种可以方便的作为全家人出行的选择。
(以上内容总结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