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學寫字

碼農學寫字 名博

在客栈长大的私生子

碼農學寫字 (2025-07-26 09:29:13) 评论 (9)
会唱歌的鱼《The Fish Can Sing》是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尔多·拉克斯内斯(Halldor Laxness)1957年出版的小说。

哈尔多得奖感言先是一番自谦,说自己是来自一个偏远岛屿的可怜流浪汉,如何能被一个以推广文化的世界著名机构选中。

接着他话锋一转:如今我奉命登上讲台。

这本书的第一章是这么开头的:一位智者曾经说过,对孩子来说,在失去母亲后,没有什么比失去父亲,是对孩子更好的事情。

哈尔多的反讽层层叠叠,在书里一不小心就会被他糊弄过去。

阿福

男主的名字叫Álfgrímur,冰岛语 Alf 是精灵,Grímur 是面具,他是戴着面具的精灵,以下简称阿福。

阿福父不详,母亲生下他之后搭船去了美国,把他遗弃在小客栈里,他被客栈的老夫妇收养。

这本书是以阿福为第一人称。

客栈

爷爷奶奶的客栈其实是一个收容所。免费开放给所有需要的人,让他们有个暂时躲避人生风雨的地方。

人来人往,阿福在客栈的人情里长大。

《The Fish Can Sing》纪录的是阿福,客栈,与那些来来去去的,或路过,或暂留,或离开,或永远留下的人们。

爷爷

阿福的爷爷是个渔夫。他卖鱼不依市场供需而定价,而是以一个渔民的基本生活所需而定。因此他的鱼在鱼获量稀少时卖得比别人便宜,在鱼获量丰收时卖得比别人贵。价低时,受到其他鱼夫抱怨;价高时,客源也不曾减少,因为顾客相信他的鱼比别家的鲜美。

我,应该也会成为爷爷的忠实客户。

有一天一个背上驮着一大袋重物的男人来到客栈前院,问阿福:爷爷在不在?

阿福认识男人,他帮爷爷打零工。

爷爷出来后,零工双膝一屈,跪在地上。他说自己昨晚在客栈的院墙下偷了一大袋泥炭(peat),结果一个晚上良心不安睡不着觉。今天特地来还泥炭,并且请求你的原谅,否则我将永远良心不安。

爷爷神色不变,平和地告诉男人先站起来说话,一边掏出一撮鼻烟,问男人要不要也来一点?男人婉拒了。

爷爷没有勉强,只说好,随你吧。接着又说:偷碳这回事,我必须好好想一想;不然你跟我进屋喝杯咖啡,我们慢慢讨论。

他们把那一大袋泥炭留在院子里,一起进了屋。

进屋后爷爷东拉西扯,聊些生活琐事。咖啡喝完后,男人起身谢过爷爷的招待,不安的绞着双手,问爷爷:你没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

爷爷回:没有啊,你好像做了上帝不能原谅的事。

男人叹了一口气,再一次谢谢爷爷的咖啡,并且祝祷上帝永远保佑爷爷。

就在男人快要离开客栈院墙时,爷爷叫住他:你把那一袋泥炭带走吧,只不过是一袋泥炭,我无所谓的。

男人退回来背起院落中的泥炭,退回了院墙外。

天气仍然跟他进来的时候一样好。

哈尔多,平平淡淡地描述了爷爷与男人的聚会,没有评判,没有赞扬。

爷爷的智慧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暖暖的填补人心里的沟壑。

一如哈尔多说故事的方式。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读者们一起见证了一桩似乎平常不过事。

奶奶

阿福是在奶奶跟前长大的,奶奶于阿福是如空气般的存在,时时刻刻供养着他。

但是阿福说,当他想写奶奶的故事时,发现他没有真正看见奶奶的存在,关于奶奶,他知道的太少了。

阿福还说,他写了不少别人的故事,却从来没想过奶奶也有自己的人生故事。

阿福问自己,如此亲近重要的人,我为什么知道的如此之少?

当我读到这一段时,不免怨怪哈尔多,什么千秋笔法!诱引我一层一层的剥洋葱,剥一层想一遍妈妈。

奶奶在阿福的记忆中,一直是个弓着身子,没牙的老太太。经年累月在厨房里忙碌,有时仔细看,能在奶奶脸上的皱纹里,看见残留的油烟。

我想回家看妈妈,看看她皱纹里是不是也藏着当年揉面团时的面粉?

“父亲”未知

加拉尔.霍姆(Garar Hólm) 第一次出现,是墙上的一张照片。阿福对着照片端详了许久,忍不住问奶奶,他是谁?

奶奶回:他是个不幸的漫游者。

阿福问:为什么漫游是不幸的?

奶奶回:有些人是因为失去了农场,失去了家园。有些人是因为做错了事,被送往千山万水之外的监狱。有些人就只是漂泊无根,毫无理由。

霍姆是个世界闻名的歌唱家,更是冰岛的荣耀。他在全世界各地旅行,唱歌给达官贵人听。

哈尔多自称是个可怜的流浪汉(poor wanderer)。他出生于冰岛,17岁离开冰岛之后周游欧洲列国。不知道他是不是把自己投影到 Garar Hólm 身上,旅行,因为无家可归。

阿福与霍姆第一次见面时,他们一起吃了一盘蛋糕,霍姆还给了阿福一个金硬币,因为他觉得,阿福比自己更像霍姆。

阿福与霍姆第二次见面是五年后,少年成长了五年,霍姆老了五年。在少年眼里,霍姆似乎也不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存在了。

阿福与霍姆第三次见面,阿福已经能大胆地观察霍姆。

现实里的哈尔多是冰岛的国宝级文人,小说里的霍姆是冰岛的国宝级艺术家。很难不让读者把他们两个重叠在一起。

如果霍姆是哈尔多的影子,哈尔多对自己的嘲讽可真毫无保留。

他写:霍姆脸上已经失去年轻时的自然光彩,取而代之的是享受盛名后的自信。但那是人前的面具,人后只剩一张疲惫的鬼脸。

这还不够,他继续写:他的表情更像疯人院里的病人,有十九世纪世界名人的疯狂。

阿福

霍姆第一次见到阿福时,问他:亲爱的的小朋友,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

阿福想也没想,回: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想法,我只住在这里。

这不就是禅师的第一重人生境界:看山是山。

渔夫毕竟比禅师更接近生活,阿福(哈尔多)对人生的看法最终回归于身体机能的吃喝拉撒。

客栈里住着一个常客,阿福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大家都叫他负责人(superintendent)。有一天阿福不小心听到了常客与一位访客低声交谈。阿福听出了一点端倪,常客本来应该有个不错的家世地位,访客质问他为什么把那些都扔了?常客的比喻和解说很长,其实,不外就是人无贵贱,职业也没有高低,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幸福。倒是最后的拉丁语结语,有点意思:

人类是在粪便和尿液之间受孕的。

人生,不过就在屎尿间。

阿福 - 霍姆 - 哈尔多

哈尔多写「成年的阿福」回忆「年幼的阿福」。绕了一圈,很难不让人联想,哈尔多写的是小说体自传。

人生,不论是用拉丁文,冰岛文,英文,或者是中文来书写,原来「不过就在屎尿间」。



(图片来源 网路)



哈尔多·拉克斯内斯 (Halldor Laxness) (图片来源 网路)



冰岛首都市政厅, City Hall, Reykjavik, Iceland

故事背景在Reykjavik

(图片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