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历史上的超级大国都不同,从最近的几件大事可以看出。
俄乌战争: 中国开始时明显被俄国摆了一手,普京来参加奥运会时和中国签了个“上不封顶”的同盟条约,转过身就发动了战争。但中国并未就此抛弃俄国,也没有被挟持着和它走到一起,一直坚持不提供致命军事装备,说俄国没有一点怨恨是不可能的,它都被迫求朝鲜这么一个国际渣男了,自然也要背上这口大锅,以后朝鲜和美国干上了,俄国也得承担同盟义务。但俄罗斯也没法和中国翻脸,毕竟中国还是它的主要经济靠山和石油的大买主,如果离开了中国,俄国真的没法活了。
以伊战争: 伊朗和中国签有4000亿美元的协议,中国在那儿拥有重大的利益。但这次美以联合攻击伊朗,中国除了口头谴责,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帮助。虽然伊朗吃了大亏,但以色列也受了很大打击,显然一口气吞不下这个大象。双方都摩拳擦掌,准备再干一场,这时,有消息传出,中国将向伊朗提供防空武器和飞机。以色列必须严肃对待这件事,印巴战争显示,中国装备不再是摆设。但中国却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印巴战争:在短暂的印巴战争中,印度的飞机被巴基斯坦的中式武器击落,巴基斯坦忙不迭地宣称,以示其军事决策层引进中国装备的英明,但中国官方却也是不承认也不否认。
中国的行事方式,是隐士式,不和任何国家缔结有军事义务的盟约,不公开承认或否认提供武器或其它帮助行为。这样既能保证始终以自己的国家利益行事,不受盟约的约束,也能和对手保持一个正常的关系,能够通过外交博弈,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一旦失利,也不丢面子。
最近,中国正式宣布了酝酿已久的西藏雅鲁藏布江上的墨脱水电站的开工。为此事,印度和中国一直在争吵,印度还拉上美国为他说话。但印度自己的行为,使得它的反对变得苍白无力。在短暂的印巴战争后,印度宣布和巴基斯坦的供水条约无效,印度利用上游的优势,控制了印度河的水源,自己开了以水当武器的先例,因此,面对中国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这也是中国隐士方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公开论战大吵,而是利用一个合适的时机,不动声色地把事作了,也不高调让对手丢面子!
但墨脱的水电站,倒不完全是为了控制印度的水源。我们如果看地图,就会发现:雅鲁藏布江在中国境内,那是特别的长,成直线的一长条。但它的水量,其实挺有限的。因为西藏算干旱地区,它水的来源,主要还是靠冰川融雪嘛!所以它在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径流量只有3到400亿立方米。
就算到水电站的“大拐弯”处,因为河把喜马拉雅山脉撕开个口子,降雨量瞬间大增。在离开中国实控区时,也不过只有约781 亿立方米。
但现属于印度的藏南这地方年降水量,那可是极其的巨大呀,所以进去后,它水量大增!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个事实:它和恒河下游汇合时,年径流量虽说有6180亿立方米,但绝大部分水,其实不是我们这里的。
那为啥没那么多水,却能有那么大的发电量呢?主要是落差。这个大拐弯处,可相当不得了:仅仅5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就有2000米的惊人落差!
三峡的水位落差才多少米?100米!只有它的20分之一!雅鲁藏布江的水,虽说比流过长江三峡的水要少,但架不住人家落差大呀!所以这水能资源,就很不得了。
因为有这么大的天然落差,就用不着像三峡那样,建设个超级大坝。墨脱水电站(或更准确地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核心技术特点是:“截弯取直、隧洞引水”。
雅鲁藏布江在墨脱段有一个巨大的“U”形大拐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有巨大的自然落差。墨脱水电站就是充分利用这个天然落差来发电。水电站会修建长距离的引水隧洞,将河流上游的水直接引到下游的电站,利用隧洞两端的巨大水位差产生水头,推动涡轮机发电。这种“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设计,使得墨脱水电站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径流式发电”。这意味着它不像三峡大坝那样需要建设一个巨大的水库来蓄水。虽然可能仍然会有一些小型的引水坝或闸门来引导水流进入隧洞,但这些设施的规模远小于传统的大型蓄水水库大坝,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引水,而不是大规模蓄水和调节水量。
因此,这个水电站不会产生严重的截水效果,再说前述的西藏蓄水量并不大,对下游国家的供水量不会产生很大问题。而这种设计,因为没有巨大的蓄水重量,不会对地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即使发生了地震, 也不会发生严重决堤水漫下游的现象,相对可控。
墨脱水电站建成后,可以产生三倍于三峡水电站的电量,而且都是绿电,其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它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这两个数字:前面一个数字是7000万到8100万千瓦;后面的数字,则是年发电量据说约3000亿度。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1000亿度。所以相当于3个三峡。这个3000亿的数字,还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1.5亿吨石油的能量。恰好,中国现在的油车,每年烧掉的石油,差不多是1.3亿吨,还多出2000万吨,换句话说,这个水电站建成,把中国所有的油车,都换成电动车,还绰绰有余。还有呢?2024年中国进口了5.53亿吨石油,花了3252亿美元。这个水电站建成之后,能减掉27%的石油进口量。
中国大力开发高铁,电动汽车,就是为了省下油,因为中国本身贫油,70%靠进口,一旦打仗,对手只要断了中国的油路,那就只有投降。中国其实也缺粮,但如果有了足够的电,石油和粮食都可以通过电来生产。
电化学合成是一种日益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利用电流来驱动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转化。例如,一些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药物中间体的制备等。只要有氢和二氧化碳,就可以合成任何一种燃料,但电力是必须的。而一些高能耗过程,像从空气中固定氮(哈伯-博施法合成氨,进而生产化肥)这样的过程,虽然不是直接合成有机物,但其运转离不开巨大的电能支持,而化肥是农业生产(粮食)不可或缺的要素。
理论上,电力可以用于驱动微生物发酵罐,通过微生物(如酵母、细菌)将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氮气)转化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复杂有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合成粮食”的未来方向,例如通过“空气制粮”或培养细胞来生产人造肉。
AI也是高度耗能的,美国在建的AI中心,都是依靠天然气产电驱动,这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中国押注绿色能源,应该对环境更有益,也更有可持续性。
另外,这笔1.5万亿的大投资,能带动很多产业,特别是,把西藏这块蛮荒之地带活了。大家都认为西藏是个苦寒之地,但墨脱不是。当地气候十分温暖湿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经过这个水电站的建设,以后当地的基础设施一定大发展,会有机场,高铁,进而变成一个大城市,成为这一带的一个中心!
这里和藏南相连,将来如果有事,它是个非常好的前进基地。如果没事,它也是威慑印度东北七邦的利器。那七邦,可都以黄种人为主,和我们同属藏汉语系。很多人的祖先,是从中国西北甘肃、青海一带出发,沿着横断山区,经过云南、缅甸,再扩散到那七个邦的!2019年,因为对印度政府统治不满意,当地人还搞过“你好,中国;再见,印度”活动,意思是要加入中国。
这次因为修大坝,把当地交通条件,尤其通往墨脱的路,能大大地提升一遍,肯定会让印度人,从此头上高悬着一把剑,坐立不安的!那可不光是藏南的事!还可能是七个邦的事!
到这里,就可以来个总结了:这个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意义实在太大了,绝对是那种史诗级的大事。
雅鲁藏布江的史诗级事件
朱头山 (2025-07-23 07:52:52) 评论 (4)中国和历史上的超级大国都不同,从最近的几件大事可以看出。
俄乌战争: 中国开始时明显被俄国摆了一手,普京来参加奥运会时和中国签了个“上不封顶”的同盟条约,转过身就发动了战争。但中国并未就此抛弃俄国,也没有被挟持着和它走到一起,一直坚持不提供致命军事装备,说俄国没有一点怨恨是不可能的,它都被迫求朝鲜这么一个国际渣男了,自然也要背上这口大锅,以后朝鲜和美国干上了,俄国也得承担同盟义务。但俄罗斯也没法和中国翻脸,毕竟中国还是它的主要经济靠山和石油的大买主,如果离开了中国,俄国真的没法活了。
以伊战争: 伊朗和中国签有4000亿美元的协议,中国在那儿拥有重大的利益。但这次美以联合攻击伊朗,中国除了口头谴责,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帮助。虽然伊朗吃了大亏,但以色列也受了很大打击,显然一口气吞不下这个大象。双方都摩拳擦掌,准备再干一场,这时,有消息传出,中国将向伊朗提供防空武器和飞机。以色列必须严肃对待这件事,印巴战争显示,中国装备不再是摆设。但中国却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印巴战争:在短暂的印巴战争中,印度的飞机被巴基斯坦的中式武器击落,巴基斯坦忙不迭地宣称,以示其军事决策层引进中国装备的英明,但中国官方却也是不承认也不否认。
中国的行事方式,是隐士式,不和任何国家缔结有军事义务的盟约,不公开承认或否认提供武器或其它帮助行为。这样既能保证始终以自己的国家利益行事,不受盟约的约束,也能和对手保持一个正常的关系,能够通过外交博弈,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一旦失利,也不丢面子。
最近,中国正式宣布了酝酿已久的西藏雅鲁藏布江上的墨脱水电站的开工。为此事,印度和中国一直在争吵,印度还拉上美国为他说话。但印度自己的行为,使得它的反对变得苍白无力。在短暂的印巴战争后,印度宣布和巴基斯坦的供水条约无效,印度利用上游的优势,控制了印度河的水源,自己开了以水当武器的先例,因此,面对中国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这也是中国隐士方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公开论战大吵,而是利用一个合适的时机,不动声色地把事作了,也不高调让对手丢面子!
但墨脱的水电站,倒不完全是为了控制印度的水源。我们如果看地图,就会发现:雅鲁藏布江在中国境内,那是特别的长,成直线的一长条。但它的水量,其实挺有限的。因为西藏算干旱地区,它水的来源,主要还是靠冰川融雪嘛!所以它在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径流量只有3到400亿立方米。
就算到水电站的“大拐弯”处,因为河把喜马拉雅山脉撕开个口子,降雨量瞬间大增。在离开中国实控区时,也不过只有约781 亿立方米。
但现属于印度的藏南这地方年降水量,那可是极其的巨大呀,所以进去后,它水量大增!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个事实:它和恒河下游汇合时,年径流量虽说有6180亿立方米,但绝大部分水,其实不是我们这里的。
那为啥没那么多水,却能有那么大的发电量呢?主要是落差。这个大拐弯处,可相当不得了:仅仅5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就有2000米的惊人落差!
三峡的水位落差才多少米?100米!只有它的20分之一!雅鲁藏布江的水,虽说比流过长江三峡的水要少,但架不住人家落差大呀!所以这水能资源,就很不得了。
因为有这么大的天然落差,就用不着像三峡那样,建设个超级大坝。墨脱水电站(或更准确地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核心技术特点是:“截弯取直、隧洞引水”。
雅鲁藏布江在墨脱段有一个巨大的“U”形大拐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有巨大的自然落差。墨脱水电站就是充分利用这个天然落差来发电。水电站会修建长距离的引水隧洞,将河流上游的水直接引到下游的电站,利用隧洞两端的巨大水位差产生水头,推动涡轮机发电。这种“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设计,使得墨脱水电站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径流式发电”。这意味着它不像三峡大坝那样需要建设一个巨大的水库来蓄水。虽然可能仍然会有一些小型的引水坝或闸门来引导水流进入隧洞,但这些设施的规模远小于传统的大型蓄水水库大坝,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引水,而不是大规模蓄水和调节水量。
因此,这个水电站不会产生严重的截水效果,再说前述的西藏蓄水量并不大,对下游国家的供水量不会产生很大问题。而这种设计,因为没有巨大的蓄水重量,不会对地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即使发生了地震, 也不会发生严重决堤水漫下游的现象,相对可控。
墨脱水电站建成后,可以产生三倍于三峡水电站的电量,而且都是绿电,其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它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这两个数字:前面一个数字是7000万到8100万千瓦;后面的数字,则是年发电量据说约3000亿度。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1000亿度。所以相当于3个三峡。这个3000亿的数字,还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1.5亿吨石油的能量。恰好,中国现在的油车,每年烧掉的石油,差不多是1.3亿吨,还多出2000万吨,换句话说,这个水电站建成,把中国所有的油车,都换成电动车,还绰绰有余。还有呢?2024年中国进口了5.53亿吨石油,花了3252亿美元。这个水电站建成之后,能减掉27%的石油进口量。
中国大力开发高铁,电动汽车,就是为了省下油,因为中国本身贫油,70%靠进口,一旦打仗,对手只要断了中国的油路,那就只有投降。中国其实也缺粮,但如果有了足够的电,石油和粮食都可以通过电来生产。
电化学合成是一种日益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利用电流来驱动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转化。例如,一些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药物中间体的制备等。只要有氢和二氧化碳,就可以合成任何一种燃料,但电力是必须的。而一些高能耗过程,像从空气中固定氮(哈伯-博施法合成氨,进而生产化肥)这样的过程,虽然不是直接合成有机物,但其运转离不开巨大的电能支持,而化肥是农业生产(粮食)不可或缺的要素。
理论上,电力可以用于驱动微生物发酵罐,通过微生物(如酵母、细菌)将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氮气)转化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复杂有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合成粮食”的未来方向,例如通过“空气制粮”或培养细胞来生产人造肉。
AI也是高度耗能的,美国在建的AI中心,都是依靠天然气产电驱动,这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中国押注绿色能源,应该对环境更有益,也更有可持续性。
另外,这笔1.5万亿的大投资,能带动很多产业,特别是,把西藏这块蛮荒之地带活了。大家都认为西藏是个苦寒之地,但墨脱不是。当地气候十分温暖湿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经过这个水电站的建设,以后当地的基础设施一定大发展,会有机场,高铁,进而变成一个大城市,成为这一带的一个中心!
这里和藏南相连,将来如果有事,它是个非常好的前进基地。如果没事,它也是威慑印度东北七邦的利器。那七邦,可都以黄种人为主,和我们同属藏汉语系。很多人的祖先,是从中国西北甘肃、青海一带出发,沿着横断山区,经过云南、缅甸,再扩散到那七个邦的!2019年,因为对印度政府统治不满意,当地人还搞过“你好,中国;再见,印度”活动,意思是要加入中国。
这次因为修大坝,把当地交通条件,尤其通往墨脱的路,能大大地提升一遍,肯定会让印度人,从此头上高悬着一把剑,坐立不安的!那可不光是藏南的事!还可能是七个邦的事!
到这里,就可以来个总结了:这个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意义实在太大了,绝对是那种史诗级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