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广州, 有一天我没有和我姐姐和外甥女出行, 却独自回到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西关。 那天我约了嫂子, 她刚好从香港回到广州, 也约了堂哥在陶陶居饮茶
这陶陶居是广州最早的茶楼之一, 茶楼的名字是康有为题的, 这茶楼是光绪六年开业的
在清末民初时, 陶陶居是这样的
陶陶居的大厅, 那是周日十点左右、 年轻人都在上班了, 去饮茶的都是退休工人, 和不用上班的主妇们
虾子云吞面, 这是西关著名小食, 小时候的味道
大虾肠粉, 这个比我们这边的做得好, 发菜鱼丸也很好吃
这芋头糕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 在我们这边的茶楼吃不到的
还叫了一条清蒸鱼
炒牛河, 这牛河可是陶陶居的名菜, 民国的时候, 陶陶居特意每天请人用车去沙河把山水运回陶陶居做沙河粉(这是河粉名字的由来), 运沙河水做河粉是他们当时宣传的手法。 不过过了这么多年, 他们的牛河还是不错的
还叫了这个甜点, 这种在我们这边也能吃到的
和嫂子, 堂哥合影
堂哥帮我拍了一张留念
走出陶陶居就是第十浦了, 这条路是我小时候常去的。 我妈妈常带我去莲香买莲蓉酥, 皮蛋酥。 也常去金星看电影。 这路上的茶楼饭店电影院冰室等好多都是民国时期就开业的。 广州变了很多, 我们的祖居都被拆了建商业楼宇了, 但这条第十浦路却还是我小时候的样子
从第十浦再走几分钟来到永庆坊, 这是最近这几年新装修过的。 在这些民国的老建筑中, 还有一座小塔, 这大概是清朝时建的。习总也来过永庆坊, 他也很喜欢这个地方, 由于这样, 西关的街道还得到市委的拨款, 用来装饰街道的外观, 连我姐的房子所在的街道都从水泥地面换成了麻石地面。 不过我姐早就把她的房子出租了。
那天回西关最大的收获是拍了一组古装艺术。 好多谢小赛的推荐, 这些照片全都是在永庆坊的实景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