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与不材之间(二):用学习和交往天赋,活成想要的样子
许许闻道 记录友钱人生
有些人靠拼搏出圈,有些人靠存在感赢得关注。我不是那种热衷于抢话筒的人,但朋友一直不少。
我像一个信息雷达,对外界保持敏感。频繁输出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视频、文章
比如最近我超喜欢的一个脱口秀——万达贪官模仿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2Svw_z3J4,看了N遍,每次都笑S……
我也喜欢给朋友介绍朋友,大部分都在线上,偶尔会线下。比如长周末,我搞了个“低成本社交”聚会,振臂一呼,来的人超过10位,都是我熟悉,谈得来的朋友,也愿意迁就我这种“随意型组织者”。
不知不觉,我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学习天赋:不卷,但一直在探索
我学故我在。
天生好奇,看到什么有意思的都想了解一下。
像蜻蜓点水,到处探索,也不强求自己“学以致用”。积累了很多有的没的跨界知识。
我也喜欢分享,信息一旦分享出去,就像撒了种子,很容易跟不同圈子的朋友产生连接。你来我往,彼此都更靠近了一点。
交往天赋:有门槛,但关系长久
我的“交往天赋”是盖洛普定义的 Relator(深度关系者)。
Relator 是那种:不喜欢热热闹闹的大型社交,但一旦认定你是“对的人”,就会慢慢深入、建立稳定的连结。
我对朋友的门槛不低:
- 不会随便迎合,也不会为了“人脉”去勉强相处;
- 但一旦建立起关系,通常都能走得很长;
- 共事过的朋友,即使一年只见那么一次面,默契常在。
但在商业世界,人际关系是另一种画风。我还在调适。。。未来或许会写出商业版的材与不才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