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牛津,今天的目标是剑桥。
故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今我们不待扬鞭自奋蹄,一日看俩世界名校。
——无他,没那么多时间啊。
而且,去剑桥之前,先要到温莎城堡。
——可惜不能在里面住一晚上。
还是时间原因,就在外面瞅瞅得了。
于是紧赶慢赶,去吹女王吹过的风。
毕竟是女王最大,规模明显比诸侯国大的多,做工也明显讲究了很多。
这样的规模,称之为城堡就比较合适了。
战争目的和防御功能就更明显了。
而且,看得出来,比日本那种孤城式样的天守阁,建造思路和水平要高很多。
至少,藏人和储存粮食要多的多。
你说这规模,里面坚守个半年,一点儿都不奇怪。
中国过去攻城,缺乏工具的时候,一守就是论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一路看下来,我一只忍不住偷偷嘀咕:住这样石头房子里,真的舒服吗?
虽然说国内的木头建筑,在强度和高度上,没办法跟石头建筑比,但是舒服啊。
但是转念一想,我们现代人住的钢筋混凝土房子,其实不就是石头的变种嘛。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其实也没进步多少。
手握权柄,号令天下。
那种可以掌控一切的感觉,应该是感觉不错的。
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舍得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呢?
宁愿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也要抢着当皇帝,而且明明知道自己的家族和后人十有八九会被诛杀殆尽挫骨扬灰,依然前仆后继。
但是看看英国的皇室,现在还是活的好好的。
就知道并不是没有路可选。
老百姓不但不恨他们,而且还很尊重他们的身份和权力。
为什么人家的关系就可以处理的那么好,不是生死存亡你死我活,而是和平共处其乐融融?
不得不说,英国的政治智慧,还是要比我们强了很多。
我们这个民族,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找到权和权,权和钱,上层与下层等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合理相处模式呢。
当年南京城也号称石头城,除了俗称之外,未必没有坚如磐石的用意在。
可惜的是,虎踞龙盘并没有帮上什么忙,最后的结局,朱氏子孙据说两百万被诛杀殆尽。
我们能从英国的历史,英国人对权力与政治中学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