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海航一次暖心的客服,改变了我原来一直从旅行社订票的习惯。
2019年回国,便到海南航空公司网上订票,算是一种信任和喜欢吧。不过航空公司网站订票有一个缺陷,许多官网只显示一定时间内的票价,超过日期就没有显示了。那次计划回去三个月,又提前订票,网站上看不到价格信息,好在多伦多有他们的服务点,通过电话订了机票。
之后便是不通航的三年。
期间,由于海航集团激进扩张失败,公司破产,高层入刑,海航被重组。多年回国首选海航,唏嘘一下,希望将来还有机会乘坐海航的北京线。
2023年初,很少直达国内航班,海航北京线早已停飞,只能飞香港再换高铁,便在香港国泰官网订票。后来计划十月份回多伦多,还是只能走香港;看回程机票时,心绞痛又犯了,机票还是贵,单程直飞两千加币,和来时一样。这样下去很快就得饿肚子。
穷则思变,于是找到了国内网上订票平台A程。
多年前已经知道这个订票平台,也上去看过机票。国际机票似乎没有太大价格优势,加上需要国内银行卡付账,又加上有一阵国内网上咋骗横行,便打消了念头。
时至今日,平台已经非常专业,各种线路、组合,价格有竞争力,支付安全有保障且非常方便,微信支付宝都可以。
直飞太贵,便在中转一站里选,选择非常多,可以中转韩国、日本、台湾、美国几个大城市、欧洲几个城市,甚至还有中东国家,最后选了中转韩国首尔,一千六百加币,行程多六小时,节省四百加币。
有看官会说,为了四百加币多辛苦六小时,不值当;我说,官人眼里的蚊子腿,在我这就是鸡腿。再说了,坐着就把钱挣了,是打小就有的梦想。(小时候梦想的工作是在电影院里放电影)。
这一坐,一发不可收拾,后面两年都是大韩航空的顾客了(票价是主要原因)。
选大韩还有几个小原因:飞机不论新旧,座椅前后的距离似乎要长一点;餐食里的韩国餐有特点,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一碗热气腾腾的味增汤,一碗清清爽爽的各式蔬菜,对南方人来说,这种搭配大大加分;厕所非常干净。
之后两次回国,虽然都是大韩航空,但买票的途径多了一个,购票平台B程。
之所以都没说全名,一是怕有打广告嫌疑,二是下面要说AB程的优劣,怕个人柮见不一定准确,坏了人家的名声。
A程各方面都不错,转机时的各种细节很详细,让人没有后顾之忧;B程也可以,但还是有差距,比如转机时是否需要清关等重要信息不全,胜在有时候价格比较好。
拿我的行程为例,多伦多飞香港双程首尔中转,大都在人民币一万左右(合两千加币,接近2023年的单程直飞),但B程能便宜三五百。
去年有老乡计划回国,来家里吃饭时说到机票,推荐了这两个平台,老乡便在手机上尝试购票,果然比他们原来上的网站要便宜(之前用国外购票平台,外汇转换后),B程比A程又便宜六百。第二天便把机票订了。
以下是自己回国订票的一点体会:
1.如果不是利用假期带小孩回国,尽量不要旺季出行。五月底到九月初是最旺季节,另一个是圣诞节前到春节。一是机票贵,比平时贵出一半以上,万一改期差价能吓人一跳;二是这两个时间段,国内的气候都不好,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南方北方大多如此。
2.如果定好回去的时间,提前两三个月订票,价格比较好;如果不在意回去的时间,可以等航空公司优惠;疫情前时常有,疫情后不多见;去年十二月,几家国内航空公司突然增加国际航班,有一段时间很优惠,有朋友赶紧买票回国。后来买票的人不多(航班增加突然,许多家庭没来得及计划),航空公司又减少航班,票价又回去了。
3.直飞可多看官网;转机多看上面的两个购票平台(特别适合国内有人民币,还打算换汇带出国的),选择多,价格有竞争力;可以和你习惯购票的网站比较,多一个选择;另外,平台可以购票的日期比官网长很多,方便购买或比较价格。
4.尽量购买联程票。万一有延误时,航空公司负责帮你改签,还有食宿;非联程票视为两段独立行程,需自行处理中转流程,通常需提取行李并重新办理值机(联程机票偶尔也有,国内一些城市是双机场,一定要看清楚)。有朋友分开买,第一段延误,后一段飞机已经飞走,特价票不能改签且没人管食宿,最后只能在机场高价买票。
5.联程票不能跳过前面行程,否则后面的行程会作废。这个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提个醒。
6.自己原因需要改签时,看看航空公司之前有没有调整过时间,或许可以免费改签。
7.A程有海外平台,有国内外航线,支持外币购票。
前几天查秋天回国的机票,价格下降了一些,一万人民币可以买到直飞国内的航班。如果不出意外,下次会选择直达国内,告别大韩和香港;毕竟飞了三年,年纪大了,骨质也疏松了,坐久了屁股疼。
多次往返,对香港高铁站和机场间的通勤已经了如指掌,一段步行长廊里香港的夜景。
至于平时工作忙,不太回国及到亚洲旅游的朋友,转机依旧是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选择日本、韩国、台湾,利用转机玩上五六天,即省钱又开心,性价比太高了。
另外,说一个小概率事件,给飞机转高铁的朋友提个醒:一次,买了早上第一班高铁中转的票(直达高铁是中午),中转时间在中午,间隔三十分钟;订好后突然发现个问题,第二趟间隔变成了一天加三十分钟(应该是订票程序的BUG,两地时差是十二小时),客服用了多种办法也没能当场解决,最后帮我退票;后来去到另外一个程购买。虽然少见,但还是发生了;大家订完票,多看一眼,以免措手不及。
文中一定会有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敬请文友指出,也给其他朋友多一些参考。
补丁:前段时间,中加总理通话,务实是主基调,希望不久会有好消息。
回国杂谈----签证和机票(二)
布鲁司 (2025-07-14 06:58:07) 评论 (0)上篇说到海航一次暖心的客服,改变了我原来一直从旅行社订票的习惯。
2019年回国,便到海南航空公司网上订票,算是一种信任和喜欢吧。不过航空公司网站订票有一个缺陷,许多官网只显示一定时间内的票价,超过日期就没有显示了。那次计划回去三个月,又提前订票,网站上看不到价格信息,好在多伦多有他们的服务点,通过电话订了机票。
之后便是不通航的三年。
期间,由于海航集团激进扩张失败,公司破产,高层入刑,海航被重组。多年回国首选海航,唏嘘一下,希望将来还有机会乘坐海航的北京线。
2023年初,很少直达国内航班,海航北京线早已停飞,只能飞香港再换高铁,便在香港国泰官网订票。后来计划十月份回多伦多,还是只能走香港;看回程机票时,心绞痛又犯了,机票还是贵,单程直飞两千加币,和来时一样。这样下去很快就得饿肚子。
穷则思变,于是找到了国内网上订票平台A程。
多年前已经知道这个订票平台,也上去看过机票。国际机票似乎没有太大价格优势,加上需要国内银行卡付账,又加上有一阵国内网上咋骗横行,便打消了念头。
时至今日,平台已经非常专业,各种线路、组合,价格有竞争力,支付安全有保障且非常方便,微信支付宝都可以。
直飞太贵,便在中转一站里选,选择非常多,可以中转韩国、日本、台湾、美国几个大城市、欧洲几个城市,甚至还有中东国家,最后选了中转韩国首尔,一千六百加币,行程多六小时,节省四百加币。
有看官会说,为了四百加币多辛苦六小时,不值当;我说,官人眼里的蚊子腿,在我这就是鸡腿。再说了,坐着就把钱挣了,是打小就有的梦想。(小时候梦想的工作是在电影院里放电影)。
这一坐,一发不可收拾,后面两年都是大韩航空的顾客了(票价是主要原因)。
选大韩还有几个小原因:飞机不论新旧,座椅前后的距离似乎要长一点;餐食里的韩国餐有特点,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一碗热气腾腾的味增汤,一碗清清爽爽的各式蔬菜,对南方人来说,这种搭配大大加分;厕所非常干净。
之后两次回国,虽然都是大韩航空,但买票的途径多了一个,购票平台B程。
之所以都没说全名,一是怕有打广告嫌疑,二是下面要说AB程的优劣,怕个人柮见不一定准确,坏了人家的名声。
A程各方面都不错,转机时的各种细节很详细,让人没有后顾之忧;B程也可以,但还是有差距,比如转机时是否需要清关等重要信息不全,胜在有时候价格比较好。
拿我的行程为例,多伦多飞香港双程首尔中转,大都在人民币一万左右(合两千加币,接近2023年的单程直飞),但B程能便宜三五百。
去年有老乡计划回国,来家里吃饭时说到机票,推荐了这两个平台,老乡便在手机上尝试购票,果然比他们原来上的网站要便宜(之前用国外购票平台,外汇转换后),B程比A程又便宜六百。第二天便把机票订了。
以下是自己回国订票的一点体会:
1.如果不是利用假期带小孩回国,尽量不要旺季出行。五月底到九月初是最旺季节,另一个是圣诞节前到春节。一是机票贵,比平时贵出一半以上,万一改期差价能吓人一跳;二是这两个时间段,国内的气候都不好,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南方北方大多如此。
2.如果定好回去的时间,提前两三个月订票,价格比较好;如果不在意回去的时间,可以等航空公司优惠;疫情前时常有,疫情后不多见;去年十二月,几家国内航空公司突然增加国际航班,有一段时间很优惠,有朋友赶紧买票回国。后来买票的人不多(航班增加突然,许多家庭没来得及计划),航空公司又减少航班,票价又回去了。
3.直飞可多看官网;转机多看上面的两个购票平台(特别适合国内有人民币,还打算换汇带出国的),选择多,价格有竞争力;可以和你习惯购票的网站比较,多一个选择;另外,平台可以购票的日期比官网长很多,方便购买或比较价格。
4.尽量购买联程票。万一有延误时,航空公司负责帮你改签,还有食宿;非联程票视为两段独立行程,需自行处理中转流程,通常需提取行李并重新办理值机(联程机票偶尔也有,国内一些城市是双机场,一定要看清楚)。有朋友分开买,第一段延误,后一段飞机已经飞走,特价票不能改签且没人管食宿,最后只能在机场高价买票。
5.联程票不能跳过前面行程,否则后面的行程会作废。这个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提个醒。
6.自己原因需要改签时,看看航空公司之前有没有调整过时间,或许可以免费改签。
7.A程有海外平台,有国内外航线,支持外币购票。
前几天查秋天回国的机票,价格下降了一些,一万人民币可以买到直飞国内的航班。如果不出意外,下次会选择直达国内,告别大韩和香港;毕竟飞了三年,年纪大了,骨质也疏松了,坐久了屁股疼。
多次往返,对香港高铁站和机场间的通勤已经了如指掌,一段步行长廊里香港的夜景。
至于平时工作忙,不太回国及到亚洲旅游的朋友,转机依旧是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选择日本、韩国、台湾,利用转机玩上五六天,即省钱又开心,性价比太高了。
另外,说一个小概率事件,给飞机转高铁的朋友提个醒:一次,买了早上第一班高铁中转的票(直达高铁是中午),中转时间在中午,间隔三十分钟;订好后突然发现个问题,第二趟间隔变成了一天加三十分钟(应该是订票程序的BUG,两地时差是十二小时),客服用了多种办法也没能当场解决,最后帮我退票;后来去到另外一个程购买。虽然少见,但还是发生了;大家订完票,多看一眼,以免措手不及。
文中一定会有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敬请文友指出,也给其他朋友多一些参考。
补丁:前段时间,中加总理通话,务实是主基调,希望不久会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