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谜团 (回首往事5)

阁老 (2007-01-21 10:52:55) 评论 (13)

        父亲的叙述把我带回到风雨如磐的岁月。 1946 年我出生在江苏海门一个半农半商人家。父亲江山,母亲尚珍,我随父姓取名江南。大姑江芳,小姑江兰,叔叔江海。

        养父尚明是我亲生母亲尚珍的弟弟,养母江兰是我亲生父亲江山的小妹妹,所以养父既是我的亲舅舅也是我的亲姑父,而养母既是我的亲姑姑又是我的亲舅母。

        江山 1938 年投身革命,在江苏海门、启东地区从事地下活动,和时在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尚明成为亲密战友。不久江山和尚明的姐姐尚珍结为夫妇,稍后尚明和江山的妹妹江兰结为夫妇。

       抗战胜利后,江山在海门县委,叔叔江海参军随四野入关。 1947 年 3 月,江山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同月被杀害于海门县三阳镇。临刑前留绝笔两句: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遗书妹妹、妹夫,托付他们把我收养带大。时年父亲年仅 28 岁,我只有 11 个月。父亲牺牲后,国民党继续追杀我们母子,母亲被迫带着大女儿逃亡上海,我被姑姑抱到启东抚养。此后不久,从东北再传噩耗,叔叔江海在辽沈战役中牺牲于锦州。至此,一家三代仅留下我一根独苗。

        从此我就在既是姑姑也是养母的呵护下长大,为了不使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伤痛,他们对外一直把我称为亲生儿子。

        父亲的叙述使我恍然大悟,原来乡下的“大姑”是我的亲生母亲,表姐是我的亲姐姐,而在我们家的表姐才是我真正的大姑的女儿。

        我一下子明白乡下的“大姑”为什么那么看着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我,原来我是她的亲生儿子!

        我一下子明白母亲为什么不让我去爷爷奶奶家,为什么不让我接近“大姑”,因为她把我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

       我一下子明白大姑为什么对我那么亲,因为我是她的亲外甥!

       我也一下子明白为什么我在乡下有那么多疼爱我的干妈和“姑姑”!

        一边是亲骨肉,一边是骨肉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我的泪水顿时刷刷地流淌下来。

        “孩子,现在你都知道了。之所以告诉你,是因为你渐渐大了,懂事了。你该好好想想,怎样走好后面的路。”父亲摸摸我的脑袋,把我送出了房门。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失眠了,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着。我思念着乡下的亲生母亲,泪水打湿了枕头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于长在红旗下的一代青少年来说是个火红的年代。“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好儿女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学校的主题词。电影《自有后来人》、《党的女儿》、《红色娘子军》、《上甘岭》、《英雄儿女》;吴运铎的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王愿坚的小说《后代》;话剧《年轻的一代》、《以革命的名义》,是青少年最好的读物和教材。置身于这样一个风云激荡、激情燃烧的时代,谁都不会置身度外,谁都会自觉地接受红色洗礼,荡涤蒙在思想上的尘埃。

        父亲的叙述无疑在我背后击一猛掌,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下决心改弦易辙。我开始好好读书。我发现自己不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低,而且显示出了学习语言的天赋。各门功课很快“脱贫”,尤其是俄语跃居年级第一,令曾经说我是“虫”的林老师刮目相看,从此成了忘年交,这种友谊一直保持到她故世。每次我回到崇明,总要去看望她,自然总会提起那件往事。我从心底里感谢她,如果不是那次“冲突”,我可能真的是条糊涂虫,永远不会破茧而出,羽化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