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天天打卡上班
你会发现世界是个局,什么都有既定轨道。
我全奖出国留学,工作十年。
一路走来,按照“标准人生剧本”行进:
名校,好工作,好技术,兼职管理。
看起来顺理成章,也似乎在“正确的轨道”上。
但那几年,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
自己被系统化了。
被 KPI 驱动,被标签定义,被“稳定”困住。
每天都在循环:会议、汇报、编程、daily stand up、release,再循环。
每天疲于奔命,
有点像最近流行的那首“没出息的歌”。
忙完工作,忙娃,
连滚带爬地把生活维持在轨道上。
那时候我常常笑自己,
感觉就像个 NIPC(游戏里虚构的角色,不是真实的人),
在别人的剧本里一遍遍打怪、升级,却忘了为什么开始的。“没出息”。
二、辞职,离开职场的金锁链
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
如果这一切都停下来,我还剩下什么?
于是,我辞职,离开了职场的金锁链。
我开始创业。
前几个公司都失败了。
那段时间,我经历了焦虑、迷茫,也无数次怀疑自己。
但我从没后悔。
因为那是我第一次,
真正靠自己去理解“自由”这件事。
后来,我卖掉了第一个成功的公司。
但我知道,那不是终点。
我在第二个公司继续拼,
目标是做到更高的营收更多的用户。
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而是因为:
我想亲手改写这场游戏的规则。
三、从创业到投资:另一种学习
我正式开始炒股是一年前。
那时从子女论坛偶然点进投坛财富坛,
突然发现一个新世界。
我心想:为什么要依赖那些职业投资经理?
是因为富人蠢人多吗?
他们满口专业术语,却回报平平,甚至胡言乱语。
于是我决定:
不如自己动手,
自己学,自己投。
投坛财富坛只是我学习投资的一站,但不是终点。
我也可以很坦然地告诉那些怀疑我的人:
是的,我有时确实亏过“米”。
不过呢,哈哈,
因为我的资金规模很大,
一点波动就超过“米”了,赚米的时候更多。
这就是游戏的一部分,我乐在其中。
对我来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管理一个公司和投资一个公司,有很多相通之处。
炒股成了我创业过程中的调味剂,也让我乐在其中。
很多我买的股票,都是我在工作或创业中打过交道的公司。
我研究它们的护城河、技术优势、市场前景,
这些分析反过来也启发了我的创业思维。
我甚至因此参加过英伟达在 San Jose 的年会、
亚马逊在拉斯维加斯的年会,
以及其他多家科技公司的会议。
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商业世界的逻辑:
资本、技术、创新与执行,本质上是一盘棋。
四、被误解,也被理解
事实上,我的财富早就自由。
我以前就在论坛说过:
即使股市腰斩,我依然是财富自由。
很多网友以为我在吹牛,
但他们不知道,
我在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已经打了很多折,
尽量低调,用他们能理解的角度去表达。
我已经比任何时候都谦虚,也比任何时候都低调。
我不需要证明什么,只想走自己选择的路。
而现在,我也离开了投坛财富坛。
不是因为愤怒,
而是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无止尽的争论和消耗中。
我自己还在管理团队,做研发,
几乎 24x7 都在忙公司,
哪有时间和人争辩。
他们只是让我更清楚地认清了人性。
其实我以前就在贴文中说过,
我又不是美元,凭什么让所有人都喜欢我?
只是极端的网友一而再地让我认识到人性的复杂。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让我感到温暖,
让我看到人性中真诚、善良和共鸣的那一面。
我上一篇告别投坛财富坛的贴文,
有九十多个留言,真是令人感动。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没白写,
至少还有人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真心。
五、真正的自由
没有眼界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我所看到的风景。
那就让他们留在原地吧,
我只管继续走自己的路。
一路走来,我逐渐明白:
自由,不是不上班;
财富,不只是数字多寡;
真正的自由,是你有能力
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现在的我,
不只是辞职、创业、投资。
我更重要的目标是:
跳出这个局。
跳出被定义的轨道,
跳出稳定的幻觉,
跳出别人设定的“成功模板”。
我想活得清醒,
也想活得自由。
我想成为下棋的人,
而不是一个局中的棋子。
感谢热心的网友,也发表一篇心得 : 跳出天天打卡上班的局,做下棋的人
BrightLine (2025-10-15 21:10:39) 评论 (8)一、如果天天打卡上班
你会发现世界是个局,什么都有既定轨道。
我全奖出国留学,工作十年。
一路走来,按照“标准人生剧本”行进:
名校,好工作,好技术,兼职管理。
看起来顺理成章,也似乎在“正确的轨道”上。
但那几年,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
自己被系统化了。
被 KPI 驱动,被标签定义,被“稳定”困住。
每天都在循环:会议、汇报、编程、daily stand up、release,再循环。
每天疲于奔命,
有点像最近流行的那首“没出息的歌”。
忙完工作,忙娃,
连滚带爬地把生活维持在轨道上。
那时候我常常笑自己,
感觉就像个 NIPC(游戏里虚构的角色,不是真实的人),
在别人的剧本里一遍遍打怪、升级,却忘了为什么开始的。“没出息”。
二、辞职,离开职场的金锁链
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
如果这一切都停下来,我还剩下什么?
于是,我辞职,离开了职场的金锁链。
我开始创业。
前几个公司都失败了。
那段时间,我经历了焦虑、迷茫,也无数次怀疑自己。
但我从没后悔。
因为那是我第一次,
真正靠自己去理解“自由”这件事。
后来,我卖掉了第一个成功的公司。
但我知道,那不是终点。
我在第二个公司继续拼,
目标是做到更高的营收更多的用户。
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而是因为:
我想亲手改写这场游戏的规则。
三、从创业到投资:另一种学习
我正式开始炒股是一年前。
那时从子女论坛偶然点进投坛财富坛,
突然发现一个新世界。
我心想:为什么要依赖那些职业投资经理?
是因为富人蠢人多吗?
他们满口专业术语,却回报平平,甚至胡言乱语。
于是我决定:
不如自己动手,
自己学,自己投。
投坛财富坛只是我学习投资的一站,但不是终点。
我也可以很坦然地告诉那些怀疑我的人:
是的,我有时确实亏过“米”。
不过呢,哈哈,
因为我的资金规模很大,
一点波动就超过“米”了,赚米的时候更多。
这就是游戏的一部分,我乐在其中。
对我来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管理一个公司和投资一个公司,有很多相通之处。
炒股成了我创业过程中的调味剂,也让我乐在其中。
很多我买的股票,都是我在工作或创业中打过交道的公司。
我研究它们的护城河、技术优势、市场前景,
这些分析反过来也启发了我的创业思维。
我甚至因此参加过英伟达在 San Jose 的年会、
亚马逊在拉斯维加斯的年会,
以及其他多家科技公司的会议。
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商业世界的逻辑:
资本、技术、创新与执行,本质上是一盘棋。
四、被误解,也被理解
事实上,我的财富早就自由。
我以前就在论坛说过:
即使股市腰斩,我依然是财富自由。
很多网友以为我在吹牛,
但他们不知道,
我在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已经打了很多折,
尽量低调,用他们能理解的角度去表达。
我已经比任何时候都谦虚,也比任何时候都低调。
我不需要证明什么,只想走自己选择的路。
而现在,我也离开了投坛财富坛。
不是因为愤怒,
而是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无止尽的争论和消耗中。
我自己还在管理团队,做研发,
几乎 24x7 都在忙公司,
哪有时间和人争辩。
他们只是让我更清楚地认清了人性。
其实我以前就在贴文中说过,
我又不是美元,凭什么让所有人都喜欢我?
只是极端的网友一而再地让我认识到人性的复杂。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让我感到温暖,
让我看到人性中真诚、善良和共鸣的那一面。
我上一篇告别投坛财富坛的贴文,
有九十多个留言,真是令人感动。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没白写,
至少还有人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真心。
五、真正的自由
没有眼界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我所看到的风景。
那就让他们留在原地吧,
我只管继续走自己的路。
一路走来,我逐渐明白:
自由,不是不上班;
财富,不只是数字多寡;
真正的自由,是你有能力
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现在的我,
不只是辞职、创业、投资。
我更重要的目标是:
跳出这个局。
跳出被定义的轨道,
跳出稳定的幻觉,
跳出别人设定的“成功模板”。
我想活得清醒,
也想活得自由。
我想成为下棋的人,
而不是一个局中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