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0年的时候,有个叫阿若(Kenneth Arrow)的数学家兼政治理论家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在经过大量数据的多层次多回合推演测试后,人们发现,所有民主投票的形式,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两种结局: 要么是混乱要么是独裁。在经历了七十多年的进化演变之后,尽管不乏一代又一代政治家们的不懈努力,现实中的西方世界(目前看主要是美国)最终还是没有摆脱阿若定理的诅咒,眼见着已经一步一步地迎来了民主的塌陷。
民主的塌陷,这话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要是在十年前说出来,还可能会被旁人嘲笑。但实际上,现代政治文明体系中的那些基础构件,很多都是彼此矛盾互为悖论的。这就使得二战之后的西方社会在对自身政治体系进行调整进化的过程中,越走到后面就越是面临难以避让的诸多陷阱。
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民主体制下,决策总是难以达成一致。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谓的民众选择“多峰值偏好”。一般来说,大众更偏好自己喜爱的极致而不是对他人有所补偿的中值。这就使得民主社会体制下的决策总是绕圈子,总有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混乱。终结这种混乱的一个办法就是说服大众去找到适当的中值偏好(这就是中华文明所倡导的中庸智慧所在),而不是极值选项。但这样的做法有违反了选择自由,严格地说就不是民主了。你看,这就是掩藏在民主体系下的一个基础悖论,它让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无从下手。
另外一个民主体系下让人头疼的陷阱,就是所谓的权力(或机会)平等vs结果平等的问题。现代民主体系下,有一个基础公理,我觉得称之为前提假设可能更为贴切,那就是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这个理念赋予了人们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因此也赋予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生产方式的自由,而恰恰是这种权力和自由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经济结果的不平等。而且,资本主义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法则之一,奖勤罚懒原则其实正是扩大结果不平等的催化剂。所以,平等的经济权力导致结果的不平等是必然的,它们之间相互悖论相互矛盾。不过,分配结果的不平等是有其固有成本的,那就是社会矛盾会日趋沉重,走到尽头时就是社会动荡甚至爆发革命。有明显证据显示,收入更为平等的国家(以北欧国家为范例),他们的人民有更高的生活期待,更少的毒品滥用,更少的辍学率监狱收容率和凶杀率。可硬要使经济结果平等,就需迫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受益者放弃他应有的利益所得,这反过来是破坏了经济自由的权力,这样的悖论活脱脱就是在资本主义的心脏蛰伏着一个无解的困惑。
这样看来,为了防止政治体制的塌陷,就要保持一种经济机会和其结果之间的平衡,即在不放弃经济权力自由的前提下,使经济结果的不平等性降低,这对于资本主义民主体制来说是一种挑战。二战后的前五十年,欧美这样的资本主义主流社会把这件事情管控得不错,到了里根和撒切尔时代,事情起了变化,他们开始为富人减税了,而且这样的策略居然得到了很多不是巨富阶层的平民大众的支持拥护。驱使当时保守主义政治家去打破这种平衡的理论其实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那就是平等的经济结果意味着社会的滞怠,这会造成社会生态固化;而不平等的结果,则意味着新的经济势力的登台,它会反过来追求合乎自己经济规模的政治权力。于是,平等悖论的另一个层面就会展现出来了,即平等的结果会破坏平等的权力,它们除了相互矛盾之外还会相互破坏。
除了前面说的大众偏执陷阱,平等陷阱之外,民主社会还会面临其他一些令人棘手的难题,比如施恩陷阱(Solidarity trap),选举短视陷阱,安全陷阱等等。理想状态下的民主被人描绘得那么的美好,可逼近她的道路上却朦朦胧胧布满了坑。既然民主有这么多麻烦,那么留给人类的还有其他的选项吗?专制应该不能摆到台面上来探讨吧?起码在我的价值评判体系里,钳制思想的一言堂专制绝对不应该是选项。尽管专制体系下的决策往往比民主众议来得痛快,但方向错误时造就的灾难是无法挽救的。而且,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共产主义专制下的结果平等,并没有给社会民众带来真正的权力或机会平等。此外,专制体系中的另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问题是,暴政的风险。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曾经说过,没有暴政的风险就无法避免无政府主义(we can’t avoid anarchy without risking tyranny)。我应该算是曾经历过文革经历过六四的过来人,有一定的阅历且思维沉稳,在充满未知的二十一世纪去品味霍布斯的这句名言,终于体会出一层以前未曾意识到的感觉。呵呵,世事无常啊。当社会太无序太混乱时,人们呼唤强人政治。当强人政治导致必然的暴政统治时,人们又向往无政府主义,一个完美的闭合循环悖论。其实没有暴政的专制也不是不可接受,关键是谁来监管监管大众的人,如果在这个专制到无政府主义的闭环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有效的反馈回路,专制也就不成其为专制了。
没有办法,这事就是这么让人迷茫。这世界上什么都是两分着,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究其原因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本身就有缺陷,就不完美。而这些不完美很多时候恰恰是让我们的世界得以运作成为一体的粘合剂。而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偏执,要学会包容学会中庸。
民主的陷阱
越吃越蒙山人 (2025-10-11 14:08:22) 评论 (6)早在1950年的时候,有个叫阿若(Kenneth Arrow)的数学家兼政治理论家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在经过大量数据的多层次多回合推演测试后,人们发现,所有民主投票的形式,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两种结局: 要么是混乱要么是独裁。在经历了七十多年的进化演变之后,尽管不乏一代又一代政治家们的不懈努力,现实中的西方世界(目前看主要是美国)最终还是没有摆脱阿若定理的诅咒,眼见着已经一步一步地迎来了民主的塌陷。
民主的塌陷,这话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要是在十年前说出来,还可能会被旁人嘲笑。但实际上,现代政治文明体系中的那些基础构件,很多都是彼此矛盾互为悖论的。这就使得二战之后的西方社会在对自身政治体系进行调整进化的过程中,越走到后面就越是面临难以避让的诸多陷阱。
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民主体制下,决策总是难以达成一致。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谓的民众选择“多峰值偏好”。一般来说,大众更偏好自己喜爱的极致而不是对他人有所补偿的中值。这就使得民主社会体制下的决策总是绕圈子,总有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混乱。终结这种混乱的一个办法就是说服大众去找到适当的中值偏好(这就是中华文明所倡导的中庸智慧所在),而不是极值选项。但这样的做法有违反了选择自由,严格地说就不是民主了。你看,这就是掩藏在民主体系下的一个基础悖论,它让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无从下手。
另外一个民主体系下让人头疼的陷阱,就是所谓的权力(或机会)平等vs结果平等的问题。现代民主体系下,有一个基础公理,我觉得称之为前提假设可能更为贴切,那就是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这个理念赋予了人们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因此也赋予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生产方式的自由,而恰恰是这种权力和自由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经济结果的不平等。而且,资本主义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法则之一,奖勤罚懒原则其实正是扩大结果不平等的催化剂。所以,平等的经济权力导致结果的不平等是必然的,它们之间相互悖论相互矛盾。不过,分配结果的不平等是有其固有成本的,那就是社会矛盾会日趋沉重,走到尽头时就是社会动荡甚至爆发革命。有明显证据显示,收入更为平等的国家(以北欧国家为范例),他们的人民有更高的生活期待,更少的毒品滥用,更少的辍学率监狱收容率和凶杀率。可硬要使经济结果平等,就需迫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受益者放弃他应有的利益所得,这反过来是破坏了经济自由的权力,这样的悖论活脱脱就是在资本主义的心脏蛰伏着一个无解的困惑。
这样看来,为了防止政治体制的塌陷,就要保持一种经济机会和其结果之间的平衡,即在不放弃经济权力自由的前提下,使经济结果的不平等性降低,这对于资本主义民主体制来说是一种挑战。二战后的前五十年,欧美这样的资本主义主流社会把这件事情管控得不错,到了里根和撒切尔时代,事情起了变化,他们开始为富人减税了,而且这样的策略居然得到了很多不是巨富阶层的平民大众的支持拥护。驱使当时保守主义政治家去打破这种平衡的理论其实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那就是平等的经济结果意味着社会的滞怠,这会造成社会生态固化;而不平等的结果,则意味着新的经济势力的登台,它会反过来追求合乎自己经济规模的政治权力。于是,平等悖论的另一个层面就会展现出来了,即平等的结果会破坏平等的权力,它们除了相互矛盾之外还会相互破坏。
除了前面说的大众偏执陷阱,平等陷阱之外,民主社会还会面临其他一些令人棘手的难题,比如施恩陷阱(Solidarity trap),选举短视陷阱,安全陷阱等等。理想状态下的民主被人描绘得那么的美好,可逼近她的道路上却朦朦胧胧布满了坑。既然民主有这么多麻烦,那么留给人类的还有其他的选项吗?专制应该不能摆到台面上来探讨吧?起码在我的价值评判体系里,钳制思想的一言堂专制绝对不应该是选项。尽管专制体系下的决策往往比民主众议来得痛快,但方向错误时造就的灾难是无法挽救的。而且,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共产主义专制下的结果平等,并没有给社会民众带来真正的权力或机会平等。此外,专制体系中的另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问题是,暴政的风险。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曾经说过,没有暴政的风险就无法避免无政府主义(we can’t avoid anarchy without risking tyranny)。我应该算是曾经历过文革经历过六四的过来人,有一定的阅历且思维沉稳,在充满未知的二十一世纪去品味霍布斯的这句名言,终于体会出一层以前未曾意识到的感觉。呵呵,世事无常啊。当社会太无序太混乱时,人们呼唤强人政治。当强人政治导致必然的暴政统治时,人们又向往无政府主义,一个完美的闭合循环悖论。其实没有暴政的专制也不是不可接受,关键是谁来监管监管大众的人,如果在这个专制到无政府主义的闭环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有效的反馈回路,专制也就不成其为专制了。
没有办法,这事就是这么让人迷茫。这世界上什么都是两分着,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究其原因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本身就有缺陷,就不完美。而这些不完美很多时候恰恰是让我们的世界得以运作成为一体的粘合剂。而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偏执,要学会包容学会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