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公平,友谊和努力的谎言

世事沧桑 (2025-10-14 07:47:10) 评论 (0)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被灌输很多童话般的观念,成长和变老的过程,就是把这些谎言一点点戳破。

第一,平等和公平。这个世界永远都会不厌其烦地编造关于平等的谎言,让小孩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去奋斗和争取,然后人变得很严肃,充满热情和动力。但到了一定年纪就知道,世界没有什么平等,都是各种权力游戏,各种资源的操纵,利益的获取。

即使奋斗,也不是在一代之内能完成。很多人突然觉得世界不公平,是因为一开始就误信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奋斗,然后成功,下一代人又从头开始,但事实上资源是积累的,除非发生巨大的社会动荡,否则所有人都是在既有的社会基础上奋斗,或者即使不用奋斗也能坐享其成。

公平吗?不公平。有办法吗?没有。

国家也一样。美国人就比中国人聪明?中国人里聪明的人太多了,美国的傻逼也太多了,但是国家的资源和实力不一样。一个中国年轻人再聪明,遇到大环境不好,一点用也没有,美国年轻人再傻逼再烂,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没有那么尖锐,只要经济比较健康,并不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这和个体聪明不聪明,没有半点关系。

藤校的招生也是无解,因为是稀缺资源,和名牌包一样,但又和只看钱的名牌包不同,因为它要装公平。如果都看成绩,那就学生结构单一,都是学霸;都看背景,自然全都是富豪,大亨,政客的孩子;要找点穷人来装点多元化,又难免大家去冒充贫困地区穷学生;不靠分数要靠讲心灵鸡汤励志故事,自然有大把痛彻心扉的故事编出来。

年轻人躺平的一个原因就是看透公平虚假,努力无用,从认知来说,这是一个绝大的进步。

第二,友谊。友谊也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价值观。普通小孩之间不必说了,大人物比如马大胡子和恩大胡子那今天看来怪怪的友谊也被大肆渲染,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同性友谊被吹到天上去。但是今天的人们越来越看淡友谊,特别是到了中年之后,多少人还有推心置腹的朋友,有“刎颈之交”?经历和视角在改变,价值观在不停调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一个人呆着,一个人出去吃饭,一个人应付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你所认为的好朋友也有他的好朋友,你的肺腑之言转眼就成为他人的饭后谈资,你用心维系关系其实是在消耗自己。

我用国内办的手机天天看算法推荐的微信公号,发现这类话题特别多,压倒多数的人觉得愿意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愿和他人有太多纠缠。

第三,努力。要说跟小孩说努力没有用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必须适当维系一种似有似无的希望(看看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但是我们很清楚,努力所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一个人的天分占成功的很大部分,一些外在因素占一部分,刚才讲到的大环境,乃至背景,运气(川普家的小拜伦“努力”了多少?),都起到一定作用。

所以,有人问我,从专业角度发现朋友发来的视频里朋友孩子的某些技巧有不足,可以提高,要说出来吗?我说,不要。

努力的意义或许仅仅在于,如果你这么努力也不过如此,再不努力那还不更惨?但要真相信努力能改变多少,也是太单纯。

所以,我觉得国内年轻人低欲望,躺平,其实是看得更透,比我们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