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有个东西买错了,必须要退换一下,所以我穿了件厚实的外套,通常,退还东西要排队,那队经常排到超市门口,秋风起了,站门口会很冷。
果然,我做了个正确的决定,那队果然排在外面,还很长,我正在得意自己的英明决定的时候,看到我的前方,有一对母女带着一个小婴儿,那个婴儿大概七八个月大,很是神气可爱。
小婴儿穿了件短袖T恤,腿上是短裤,那秋风一阵阵刮过来,他一点儿不觉得冷,憨笑着,很有喜感。
我正在慨叹小孩子身上有三把火的时候,他的母亲大概自己觉得冷了,就从包里拿出一件厚实的外套给他穿,谁知道孩子非常反对,他拼命反抗,只要把衣服套头上,他就大声哭闹,他的母亲和外婆(吧),非常努力地哄他,尝试了三四次,小婴儿就是坚决不从。
此时,风依然刮着,我都缩起了脑袋,真是冷啊,秋风扫落叶啊。

小婴儿的妈妈和婆婆先是站成一排挡着风,可是风哪里能挡住啊,这个时候,孩子妈妈忽然拿起小外套挡在小婴儿前面,然后如同逗猫猫拿样,挡一下,拿下来一下,露出孩子的头,然后喊一下小婴儿的名字,然后再不断重复这个动作,孩子咯咯笑着,特别开心,孩子的母亲仍在继续着,直到队伍完全进入了室内,还拐了一个小弯,也就是不再正对着门口了,小孩子的妈妈才停了下来。
接着,她们办好了她们的事情,孩子妈妈去拿东西,孩子奶奶拿起购物车里新买的面包片,给了那个孩子,那个小婴儿就坐在购物车的前面,无忧无虑地啃了起来。
我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
这是多么完美而深情的爱啊,这个小婴儿好幸福啊。
这个母亲给他的,是纯粹的爱,而不是责任,她是一种本能上对自己孩子的挚爱,才会有这样爱的举动和爱的智慧。
我忽然想,假如这个孩子交托给她们的朋友代管一下,遇到同样的情况,对方出于责任会怎么做。
如果对方很善良,很有责任感,肯定也会努力给孩子穿上衣服,但是如果孩子顽皮就是不从,可能会有两个结局,一是努力了几次,孩子哭闹,对方也就算了,反正不是自己的错,还有一个做法就是粗暴地把衣服给孩子套上,让他哭去,不冻着就行了,心里想着,反正我是为孩子好,无愧于责任,但是孩子一定会伤心地以为,对方不爱自己,甚至落下心理阴影。
而前面那个母亲的那种爱的本能,一般不会发作。
假如碰到不负责任的就惨了,对方可能不会管,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孩子不讨喜,不识好歹,以后最好不要再管这样的孩子了。
这个就是爱与责任的差距在哪里。
然而,假如一个孩子遇到了一个善良的照看者,即使他们做不到前面那个母亲那么好,依然是非常非常值得感恩的,因为,善良不容易,为了责任善待一个人,哪怕是孩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辛苦的,因为,那份爱的本能促使她(他)去做好每件事情,他们做好了这些事情,自己才觉得快乐,所以,这个时候,爱是付出,也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只有这样去爱,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而当一个人为了责任去爱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疲惫,甚至抱怨,患得患失,所以,我忽然意识到,如果要让别人为了责任来爱你,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永远,不要让谁为了责任来善待自己,除非对方出于内心的爱,那么,一切就会显得自然而然,舒服惬意,一旦有了责任这个东西的束缚,爱就会变质,变成另外一种感觉,渐渐的,爱,还能变成恨和厌恶。
那又何必呢。
人一辈子,只有婴幼儿时期,童年少年时期,还有晚年时不得不需要一些责任感式的关爱,其他年龄,最好自己爱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不能依靠任何人,只要依靠了,就会变成其他人心底的麻烦,即使对你好点儿,也不是那么情愿,还不如不要这样用责任催生出来的爱。
像前面那个小婴儿母亲的那种爱,如果存在,赶也赶不走,如果不存在,求也求不来。
被这样的爱包围着,是很有幸福感的,反之,幸福感又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