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flying

Oasisflying 名博

万润南,一个陌生又不陌生的名字

Oasisflying (2025-10-16 04:55:04) 评论 (0)

昨晚很早睡去,半夜醒来。习惯性看几行字,有同学提及,万润南曾经文学城留字,任性的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再睡过去,已是二个多小时之后了。

最早听说这个名字,已不记得在何时何地了。或许是在华夏论坛。知道他是民运人物,但我对民运话题不是很有兴趣。六四时我也在大学读书,也是学生干部,学校也有同学参与游行和绝食,但那个时候,我正轰轰烈烈恋爱呢,所幸躲过一劫?可见,任何时候,我都是把小家放在大家之上的,难怪特蕾莎那句,如果你要改变这个世界,先回家好好爱你的家人,特别打动我的心意。

同期,我还拜读过,胡发云关于肖远、王军涛的文字。胡发云我拜读过他的如焉,对他的文字有好感。而肖远的故事,更是打动我。王军涛,或许是个人物,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亲近感。但今天凌晨拜读万润南的文字,很打动我,好几个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的鼻腔发热。我分明可以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信任文字,我也信任我的感受力。

我无数次说过,我是信任我的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想当年,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我本无意去了解。但机缘巧合如果看到,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我自己的判断。如同那年二月,听到看到泽林斯基对俄国士兵的一段视频,我实在是被他打动,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真实,真情,有力量。说实话,目前认知里,还没有哪一位历史人物,能有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高。华盛顿和林肯是一定的,但毕竟和我隔得遥远,远不如泽林斯基给我的震撼和感动,来得更直面更真实。

说万润南,我认同他对自己的定义,这是一位有良知、有自我、也有反思的当代名人。他说,他也想念家乡的父母,但如果让他公开声明悔意或是内疚,恕不能从。我非常能理解。记得当年我最亲密的朋友,法轮功骨干,进了监狱,被判三年。我北京回来第一时间去深圳看他,当时情景历历在目。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走进监狱这个地方。看管他的监狱长,就是我们研究生时候,对面校园的研究生。当时,对方让我劝我的密友,只要写一封悔过信,他就可以回家了。我的密友拒绝。我怎么能不懂他啊!同样在同一所监狱,我们同班同学,那位外办官员的妻子,也是我们的校友,曾经那么拳拳坚定,入狱后,立马撰文一篇,很快就出去了。在学校时,我们就不近,之后也再无联系。

想说,congruent,是个很有价值的词。身心合一的人,在他心智成熟的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应该是由内而外统一的。这也是万润南的文字,给我的感受。

他有段反思的文字很有意思,说,那些民运人士,不少内心都住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在我心目中,肯定是权谋玩到极致的,身心严重不合一的一个孤家寡人。我的确是不理解,为何当年这么多人能够跟随他。是因为他的豪气和雄略么?跟随一个看不清真面目的人,这不是拿自己的一生在开玩笑么?

万润南敢于在文学城留字,真名实姓,我非常欣赏和点赞他,我也坚信,他的身心是相对健康的。我特意去查了他的死因,心脏病。估计和他早年饮酒史有关。但痴迷酒精和烟草,我们叫 substance abuse,说到底,还是有精神状况有关。身心健康的人,多半不会 substance abuse的。或许还是民运,令他有了不良健康史,也是遗憾。

万润南又是幸福的,他在法国的流亡生活,妻子后代似乎都在身边?看他文学城的文字,写写后院的西红柿,还有前后院的紫花葱绿的。他的生活是平实和丰富多彩的,而不似有些名人的“高大上”,远远近近都看不到一丝生活的气息,放佛都是不食人间烟火,不会打嗝放屁的。我对那样的人群都是远离的,还是那句话,看不清真实的模样。或是,满篇满文都是博大深远的话题,仿佛全世界命运都关他事。

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认知我是认同的。自己家里都是一地鸡毛,然后满世界去拯救他人,我如何可以信任这样的同学,还跟着他干革命?那只能说明我脑子不好使。

不知万润南,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于我来看,遗憾虽然有,估计内心还是富足的,而这已是足够。真心期盼文学城长存,这样,如他的文字就常在。

很是遗憾,和这样的灵魂,近在咫尺,而又失之交臂。也是,我都忙着关心自家事去了。2023 年,他写下了最后的文字,而我常驻文学城是今年的事情。但没有关系,文字是有生命力的,即日起,我有空就去拜读拜读,留个言什么的。他若在天有灵,该是有会意,道不孤,必有邻。

看他人故事,习惯性会反思自己。我和万润南有相似之处,就是,坚持良知,坚持真实,也有一腔热血。我和万润南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我从来对宏大的主题,没有太多的兴趣。抑或是我的能力不够?或是没有遇到他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我始终愿意,细微处见真谛,比如,我不会去从个什么政,但我愿意关注儿童,我坚信并认同,如果所有的孩子,能都远离暴力方式长大,若干年后,这个世界不仅不会再有什么战争,监狱里也不再有什么犯人。同理,我也认同特蕾莎所言,如果每一个人,都愿意回归家庭,多多陪伴家人和孩子,这是改变世界最好的方式。

不过,这些只是我的反思,我不会 copy或说教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们可以自我去探寻,属于他们的生命感知。比如,我的大儿,希望赚此生赚不完的钱;我的小儿,对成功有着渴望,而这些都和我的养育,当真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他们的身上,也的确有我的影子,那就是,从来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活出自我。即,如果万润南是我的孩子,他因追求自我,而失去和我的告别机会,我一定是理解他的。

如纪伯伦言,我的孩子并不是我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的儿女。我可以给予他们我的爱,但不能给予我的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是的,我给予了他们生命,但他们的灵魂属于他们自己。

谨以此文,告别万润南先生。亲爱的万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