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四禍,躲过是福

春回人间 (2025-10-27 05:01:05) 评论 (8)
       人有四祸,
       躲过是福
 
鬼谷子说:人有四祸,躲过是福。
鬼谷子是历史上最厉害的人。他的徒弟有孙膑、庞涓、张仪、苏秦、白起、王剪。其中任何一个徒弟都比诸葛亮厉害。鬼谷子曾说:人有四祸,躲过便是福。他是纵横家的鼻祖,更是千古谋略笫一人。他告诫世人,要躲避四种灾祸:
 
第一祸:怀璧之祸,即不能露福。春秋左传桓公十年中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就是说,贫苦百姓本来没罪,但当你拥有一块好的玉璧让人知道了,那就是罪。图财害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江湖上人常说:富不睡大宅,穷不出远门,人穷不露贫,人富不炫富,钱财不外露,言多必有失。有钱一定要低调,得罪朋友是小事,丢了性命是大事。那些炫富的,可能会被偷,被坑,甚至被灭门。
 
例如史记中记载的邓通,他被文帝赐于了铸币权,他可以随便铸钱,富可敌国,到处显摆。
文帝死后,景帝即位,对邓通进行了清算,抄了邓通的家,邓通成了穷光蛋。该典故洐生出成语“不名一钱”,形容极度贫困,最后饿死于街头。
当然,这里的财,不限于钱财的财,也含才能的才。怀才不遇固然志难伸展,淹没人才,但锋芒毕露也常遭人忌妒。
 
三国时的文学家李康运命论里有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过于显露自已的财富/才能,必然会招来别人的嫉妒。
 
第二祸:挡道之祸。不要挡别人的财路和官路。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性都是贪得无厌趋利避害的。你要是挡了别人升官发财的道,对方就会想尽办法除掉你。就像商鞅变法,他挡的是秦国老氏族的那些功名利禄,结果被五马分尸。
 
又如,吴起在楚国时,他规定:三代以上的贵族,取消爵位封禄,停止国家的供养,裁撤官员,极大地消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等楚悼王刚一去世,吴起就被堵在门口万箭穿心而亡。
 
当然,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吴起这样的人物功不可。领人钦佩。但若不是推动社会的进步,那就别挡别人的路。
 
礼记中说: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即走路时不能走在路的中间,要走路的一边,以免挡住别人的路。站立时,要站在门的一侧,不要站在门的中间,以免影响别人的出入。
 
弘一法师有一句非常有智慧的名言: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已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走得更远。
 
第三祸:关系之祸。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去站队。鬼谷子五合中云: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物。意思是,合乎了一方的利益,必定要背叛另一方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对立的两个君主,必然要违背某一方的意愿,伤害某一方的利益。从谋略的角度说明了难以同时兼顾两方。若想同时讨好两方,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要轻易地站队。鬼谷子说:你跟谁走得近,对方风光时,你未必能沾光。对方倒霉时,你却可能被连累。比如庞涓跟孙膑是兄弟之交,庞涓当了官,孙膑去投奔他,不但没有沾上光,反而被庞涓所害。以孙膑的才智,要不是信任庞涓,他们走得那么近,庞涓怎么能害得了孙膑?再说杨修,他深得曹操的欢心,你以为杨修是卖弄小聪明被曹操杀害的吗?非也,曹操本来就知道杨修是什么德行的人,小聪明曹操完全能忍受,只是在魏国世子之争中,杨修选择了支持曹值,而曹操最终立曹丕为世子,不除掉杨修,曹操岂能罢休。
 
因此,不要轻易地选边站对。过早地轻易选边站队而懊悔终生的例子太多了。保持中立才是护身符。
 
第四祸:言谈之祸。祸从口出。嘴贱招横祸。南宋的朱熹说: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刻薄,必为人忌。意思是,人的罪过没有比言语不慎更大的了。言语刻薄必然会遭人忌恨。例如李刚,还有胡说八道让自已告别央视的毕姥爷,等等。
 
总之,人这一辈子都在与人打交道,懂得人性,才会事半功倍,如果对于人性盲然不知,那么,人这一生就会一路风雨飘摇,坎坎坷坷,怪不得别人。佛教经典《大般涅盘经》说:“天不度无根之草,佛不度无缘之人”,也就是说,天不度人,人自度。要主动地避开这四祸,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