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因为国内的一些私事去请一位懂AI 的朋友帮忙, 完事之后,聊起了股市, 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别的他不懂,但在AI 系列,炒股就炒英伟达!
我说这恐怕有点危险吧:别看英伟达这两天股市不错、不妨短炒, 但英伟达毕竟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不可能不对 英伟达的股市产生影响,只在早晚之间, 除非中国市场重新向英伟达开放。
AI 朋友不以为然, 给我讲了一番他的理论, 他知道我对于AI 完全外行, 所以用语通俗易懂, 到最后我也好像真的明白了什么似的! 但毕竟隔行如隔山, 不明究竟,就写在这里请各位个中高手 参详。
下面是这位AI 朋友的高论:
英伟达股市行情好, 并非炒作的假象,而是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的。
黄仁勋这位商业奇才确实了的, 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把英伟达当成一家只卖芯片的厂子,而是将它做成了把芯片、软件、开发者和数据中心整个捆绑成一套的“护城河业务”, 这种生意模式是别家公司很难模仿的。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现在支撑英伟达赚钱的,早就不是卖显卡、卖电脑芯片这些小生意了,“数据中心”才是英伟达的大生意, 而英伟达在这块大生意上吃得非常稳。。
所谓数据中心,可以理解成“AI的大脑仓库”——全球的人工智能训练、自动驾驶、聊天机器人、搜索引擎,全都离不开这些地方在默默计算。而英伟达正是给这些“大脑”提供算力芯片的公司。到2025年中,英伟达靠这块业务赚了411亿美元,占它总收入的近九成,比去年还多赚了一半。更夸张的是,它的客户几乎都是全球最有钱、最大的企业——那些《财富》500强公司。
换句话说,英伟达现在吃的是“科技巨头的饭”,不靠卖显卡给普通人赚钱,而是靠掌握了全球AI行业的麻筋儿。
只要人工智能的浪潮不退,只要各国还在拼命扩建服务器、抢算力,英伟达就能一直坐在金山上,因为英伟达的芯片(GPU)用的是一种叫“Blackwell”的架构,算力强得吓人——打个比方:同样耗一度电,它能干的活儿是别人家几倍。这就像你家有个电饭煲,一边省电,一边能煮出十倍的饭,所以英伟达就能稳稳地收取“算力之王”的过路费。
因此,失去中国市场虽然对英伟达确实是负面事件,但实际上 对它的核心生意影响并不大。因为投资者早就算好了这笔账:就算没有中国,只要AI的热度不降,它一样能风光无限。
除此之外, 英伟达为自己搭建的“生态圈”也十分牢固, 这个生态圈就是它的编程系统( CUDA),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00万人都在用,这些人都是为它这套系统写程序的工程师,你可以把这理解成“英伟达的语言”。一旦全世界的工程师都学会说这种“英伟达语”,则其他公司芯片就算更好一点,竞争力也会大减。因为这个系统已经成了一个黏得死死的软件世界,很难被取代。
为何现在微软苹果的增长都明显落后于英伟达?就是因为 微软、苹果赚钱靠的只是软件/设备的大盘子,而黄仁勋则把英伟达打造成了“AI时代的发动机”——既有硬件护城河、又有软件和开发者生态,还有高速的营收增长,这三条合在一起,就是他比别人更“拿得住牌”的关键。投资者盯的就是这一点:别人老了,英伟达还年轻,还在长肌肉。这也是现在英伟达的赢利会高得离谱的原因, 在制造业里,很多公司能赚20%就没事偷着乐了。而英伟达卖100块钱的芯片,成本只要二十多块,剩下七十多块都是利润,这水平与印钞票差不多。
一句话, 只要我们还处在资本市场信AI的时代, 英伟达股市就孬不了,因为英伟达就是这个时代AI的神庙。除非哪一天AI泡沫破了, 英伟达的神像才会倒。
所以,AI 商界, 炒股就炒英伟达。
视频:宁都会议上的周公和胖帅:周恩来吊足毛胃口//陈胖帅不念“救命”情—— 解析周恩来的不归之路19
一位AI 朋友向我科普英伟达及其行情
江天云月 (2025-10-27 11:19:13) 评论 (0)这个周末因为国内的一些私事去请一位懂AI 的朋友帮忙, 完事之后,聊起了股市, 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别的他不懂,但在AI 系列,炒股就炒英伟达!
我说这恐怕有点危险吧:别看英伟达这两天股市不错、不妨短炒, 但英伟达毕竟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不可能不对 英伟达的股市产生影响,只在早晚之间, 除非中国市场重新向英伟达开放。
AI 朋友不以为然, 给我讲了一番他的理论, 他知道我对于AI 完全外行, 所以用语通俗易懂, 到最后我也好像真的明白了什么似的! 但毕竟隔行如隔山, 不明究竟,就写在这里请各位个中高手 参详。
下面是这位AI 朋友的高论:
英伟达股市行情好, 并非炒作的假象,而是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的。
黄仁勋这位商业奇才确实了的, 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把英伟达当成一家只卖芯片的厂子,而是将它做成了把芯片、软件、开发者和数据中心整个捆绑成一套的“护城河业务”, 这种生意模式是别家公司很难模仿的。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现在支撑英伟达赚钱的,早就不是卖显卡、卖电脑芯片这些小生意了,“数据中心”才是英伟达的大生意, 而英伟达在这块大生意上吃得非常稳。。
所谓数据中心,可以理解成“AI的大脑仓库”——全球的人工智能训练、自动驾驶、聊天机器人、搜索引擎,全都离不开这些地方在默默计算。而英伟达正是给这些“大脑”提供算力芯片的公司。到2025年中,英伟达靠这块业务赚了411亿美元,占它总收入的近九成,比去年还多赚了一半。更夸张的是,它的客户几乎都是全球最有钱、最大的企业——那些《财富》500强公司。
换句话说,英伟达现在吃的是“科技巨头的饭”,不靠卖显卡给普通人赚钱,而是靠掌握了全球AI行业的麻筋儿。
只要人工智能的浪潮不退,只要各国还在拼命扩建服务器、抢算力,英伟达就能一直坐在金山上,因为英伟达的芯片(GPU)用的是一种叫“Blackwell”的架构,算力强得吓人——打个比方:同样耗一度电,它能干的活儿是别人家几倍。这就像你家有个电饭煲,一边省电,一边能煮出十倍的饭,所以英伟达就能稳稳地收取“算力之王”的过路费。
因此,失去中国市场虽然对英伟达确实是负面事件,但实际上 对它的核心生意影响并不大。因为投资者早就算好了这笔账:就算没有中国,只要AI的热度不降,它一样能风光无限。
除此之外, 英伟达为自己搭建的“生态圈”也十分牢固, 这个生态圈就是它的编程系统( CUDA),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00万人都在用,这些人都是为它这套系统写程序的工程师,你可以把这理解成“英伟达的语言”。一旦全世界的工程师都学会说这种“英伟达语”,则其他公司芯片就算更好一点,竞争力也会大减。因为这个系统已经成了一个黏得死死的软件世界,很难被取代。
为何现在微软苹果的增长都明显落后于英伟达?就是因为 微软、苹果赚钱靠的只是软件/设备的大盘子,而黄仁勋则把英伟达打造成了“AI时代的发动机”——既有硬件护城河、又有软件和开发者生态,还有高速的营收增长,这三条合在一起,就是他比别人更“拿得住牌”的关键。投资者盯的就是这一点:别人老了,英伟达还年轻,还在长肌肉。这也是现在英伟达的赢利会高得离谱的原因, 在制造业里,很多公司能赚20%就没事偷着乐了。而英伟达卖100块钱的芯片,成本只要二十多块,剩下七十多块都是利润,这水平与印钞票差不多。
一句话, 只要我们还处在资本市场信AI的时代, 英伟达股市就孬不了,因为英伟达就是这个时代AI的神庙。除非哪一天AI泡沫破了, 英伟达的神像才会倒。
所以,AI 商界, 炒股就炒英伟达。
视频:宁都会议上的周公和胖帅:周恩来吊足毛胃口//陈胖帅不念“救命”情—— 解析周恩来的不归之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