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真有18亿遗产?

GoBucks! (2025-10-22 06:50:46) 评论 (7)
网上流传老杨留下了18亿人民币的遗产,翁女士一分钱都不要。据报道,这个18亿遗产并没有得到官方验证,所以极有可能是不真实的。老杨一辈子在搞科研,只有退休金,学术讲座费和版权费,他没有商业活动,这18亿从哪里来的?

早期留美的中国留学生基本没有什么财产,不少人都说他们是带着50美元来美的,其实这里面水分很大,我自己就不是,是靠借钱来的。不管怎样,现今社会,没钱寸步难行,懂得理财是必须的,除了孩子的教育,还有自己退休养老的费用,这些都离不开钱。如果你想支持心爱的科教文项目,没钱是很难的,当然你自己可以去做义工。

书生在中国历史上似乎跟财产无关,要不是穷酸,或者是两袖清风,对钱财看得很轻,生怕跟铜臭有牵连。我的看法是,当年能读书的家境往往不错,不需要担心生活所需,对钱财毫无概念,反正父母有的是钱,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对老杨的生活知道的不多,从没听说过他经商投资的报道。唯一比较特殊的经历是一位曾经在Stony Brook读过书的朋友,他说他见过老杨,开的是丰田的科罗拉。我当时有点吃惊,老杨可是第一位中国人得诺贝尔奖的,开这阳春车不丢面子?可见老杨还是非常实际的,只要有能跑得动的车即可,这是老一代留学生的特征,知道钱来得不易。

老杨在50年代跟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的奖金不到两万美元。如果老杨有投资眼光,把钱投入刚刚成立的标普500指数,啥事不做,那么68年后的今天按照7%的回报率也不到一百万美元,离18亿人民币还早着呢。如果他每个月定投一千美元,那么68年后也不到两千万美元。现在诺贝尔奖金也严重缩水,按另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说法,在北京还买不到一套房子,估计现在可以了。

我佩服支持老杨把钱捐给教育事业。我百年之后,如果还有钱剩下的话,将会留给子孙后代的教育,不会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其余的将会捐给医学研究,尤其是子女读过的学校。我自己的母校因为橄榄球全美第一,有的是钱,就算了。早年的老留学生都知道如何省钱投资。我个人就因为用简单的529投资获利差不多足够支付子女的学杂费,甚至包括医学院的一切开支。现在股市高涨,如果近退休的话,最好不要全部购买股票,留一部分现金,以防万一。我支持80%的股票,20%的现金分配。股市高的时候,可以减少股票,增加现金,反过来也一样,这样股市高低都不会错过,也不需要担心过多。年轻的时候不必这样做,退休金可以全部投入购票,自己需要留够应急的钱。

我认为我们还是需要跟犹太人学习如何理财。人家爱因斯坦死后每年还能用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为遗嘱指定的耶路撒冷大学赚钱(根据Forbes在2008年的估计,一千八百万美元),支持教育。老杨在世界上名气远没有爱因斯坦那么响亮,但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的,这就是生意。如果清华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么肯定会有很大的固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