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吆
Pearland1 (2025-10-15 14:48:10) 评论 (0)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时代把青年人比喻成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而且还把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也都扣在他们头上。 在那个年代里做年轻人比早上的太阳要累多了,因为那时还沒有“买房,租房”这些词汇,比较幸运的年轻人,是一家三口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面,一个房间被定义为客厅卧室和厨房,条件好的话,可以在门外狭窄的走廊里做饭。早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摸索着在煤球炉上做早餐,然后麻利地将孩子卡进自行车的儿童坐椅上,再把饭盒背在身上,便迎着朝阳一路狂奔,开始一天的征程。那时骑自行车还很安全,不要求戴头盔. 因为在马路上根本见不到私家汽车,听说只有高官人家才可能有车,而高官人家总是离我们很遥远。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幼儿园接孩子,再骑车原路返回,这时,天边掛着是比早霞还艳丽的夕阳。
在等待红绿灯的路口,打开当时唯一的电子设备,一个手掌大小的收音机,那时总是会有一个磁性十足的男低音在唱:”最美不过夕阳红”。 那支歌和唱歌的人都完胜如今各种的当红炸子鸡歌星和他们的歌曲。这支歌重复地轰炸着各种的音频及电视频道,比前几年的冠状病毒还要流行,这支歌流行到一定程度,搞得朝阳与月亮都对夕阳礼让三分。歌声中,夕阳下,大海边,一群身穿白色宽松练功服的老年男女,或舞剑或打拳,微风轻拂着柔软的衣衫和头发,他们则面带一无掛虑的笑容,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就在这歌声浸润中,我们不再重视充满希望的晨光,也顾不得享受硕果累累的中午,而是慌不择路地奔向黄昏,因为那里没有孩子的尿布奶瓶,没有办公室的你争我抢,只是一粒失去热度的悠闲的夕阳。
日月如梭,织出额头的绉纹,光阴似箭,像神人莫西的叹息去而不返。
前几天,在下班的路上,从汽车的后视镜里忽然发现了几根白发,就默然想起了半个世纪前那个赞美夕阳的歌曲,心想:明天一定要上网订购两套宽松的练功服,再把几句歌词也印在衣服的后背上:“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想到这里就停了,怕有醉驾的嫌疑。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网购的练功服尚未送到,我先生就自己不会穿衣服了:他被脑中风暴揍了一顿,就毫无招架之力地躺在病床上,任凭护士把各种不相干的管子插在身上。 最不讲理的是脑外科医生还敲开了他的头壳,取走了手掌大小的一片脑盖骨,说是脑子膨胀到了颅内不能容忍的地步,必须在头上开个天窗让脑子岀来遛弯,否则它一怒之下恣意下行压迫脑髓,那就要死给你看。我虽不完全赞同医生的做法,但此时再说什么都与事无补,所以,只能关注那片头骨。医生说放在冰柜里了。我问,如果不把头骨放在营养液里喂着,它不会因干燥而收缩吗?医生说,很早之前,是把取下的头骨缝进病人自己的肚皮下面养着,但是,后来发现有些病人的头骨都被啃得边缘不齐,体积缩小,原来是病人身体缺钙,把自己的头盖骨当做钙片偷吃了。唉,本属同一体,相煎何太急。
在德州,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中心的二十三层楼病房的一角,夕阳透过落地窗悄悄地窥视着一个有夕阳情节的病人,真是无颜以对,只能红着脸怯怯地挥一挥衣袖,不敢留下一片云彩。
华灯齐放后,窗外的景色如深色的梦,病房在云里,满城皆星星。原以为夜晚的病房里会寂静无声,岂不知这里却如初春的森林和午夜的草丛,虫鸟叫声此起彼伏远近呼应。询问了一下,原来是因为护士要同时照顾几个病人,所以要靠这些奇炒的声音来了解其他病人的情况,比如,布谷鸟啼是血压高,画眉鸟叫是心跳快,蛐蛐低吟是平安无事。而鸭子狂喊响亮剌耳,那是告诉护士,有病人从床上摔下来了,因为病床上有杆秤,当它感觉床上没有重量时就急出鸭子声,提醒护士病人逃跑了。
说到病人逃跑,还真有此事。在走廊拐角处,一个病房门口有两个持枪警察把守着,很是夸张。就问护士,难道他们怕危重病人溜岀去吗。答道,不是怕病人出去,而是怕外人进来害他. 唉,这要犯病人如果知道这一晚上的医药和保护费是总统级待遇的话,他一定会揭被而起弃命而逃。是的,前总统布什家族的专用病房就在这楼上。
突然,我先生的床边发出画眉鸟声,我赶紧过来握着他的手,在他手心里有节奏地敲着,像是老电影中特务发电报一般。 敲了一会,他也用手指回电:我在哪里?我轻声告诉他,你在桨声灯影中秦怀河上的一只小船上,歌女们已经唱罢摇着桃花扇远去了,只剩蛐蛐还在唱,你且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在高楼上看日出观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