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 名博

第一个回国的老海归

帕格尼尼 (2025-10-02 07:40:55) 评论 (0)

在老海归的史料中,大部分人的回国日期不十分精准,只有回国的年份,很难判断谁先谁后回国。另外,“回国”的意思可以是启程回国,也可以是回到中国。当年从欧美回到中国,在路上往往要走三四个星期,“1月启程回国”可能到2月才到中国。语言上也有模糊性,比如“1950年3月放弃了博士学位回国”,到底是3月放弃了博士学位,还是3月回到中国,并不十分清楚。再比如“1950年3月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是3月回国呢,还是3月任副教授,也是模棱两可。

谁是第一个回国的老海归呢?首先要确认,这里所谓的老海归是回到“共和国”的中国留学生。换句话说,1949年10月1日以后回到中国。然后确定“回国”的定义是回到中国,并不是启程回国。梁思礼和十几名留学生10月1号那天正在海上颠簸,从收音机里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们不能算已经回国了。朱夏夫妇1949年8月离开瑞士,几经周折,于10月抵达北京,他们可以算解放后回国。

根据记载,陶国泰可能是第一个回国的老海归,因为他“于1949年10月1日回到北京”。不过这里有个行程问题,当年回国是要途经香港,从香港到北京要走几天。所以严格讲陶国泰是9月底先到香港,然后进入“民国”,几天后才于10月1日到北京。

如果把到香港也算作回国,就有黄宏嘉,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晚,冒着被国民党军舰袭击的危险,在香港乘坐货船,穿过台湾海峡,驶往天津。”不过按照历史事实,1949年10月1日到香港并不能算回国,黄宏嘉应该是几天后抵达天津。

王仁东的回国时间有这样的记载:“王仁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如果王仁东10月2日抵达香港,当天过海关进入大陆,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王仁东是第一个回国的老海归。不然的话,和陶国泰、黄宏嘉一样有路程上的时间差。

据不完全统计,有30多老海归是“1949年10月回国”,大部分都没有具体日期。刚解放那几年,老海归回国一般都是结伴同行,这30多人中,可能有人是跟陶国泰、黄宏嘉、王仁东一起回国。这就更难说,谁是第一个回国的老海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