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退休了, 养父母也远难于养娃
退休了, 养父母也远难于养娃
今年在文城看到不少赡养老人的文章。 赡养父母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孩子很困难。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很多游子心里的痛。 虽然可以在物质上给老人以帮助,但老人大多并不想要钱,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身边的孩子”。
文城里的游子们, 想各种办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可能,孝敬自己的父母。 有的在父母老年时暂停工作、或请长假回国内和父母生活, 陪伴他们走好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我记得的有海风姐;一讲的太太;最近网友徐徐道来是提前退休了,回中国去陪伴90岁的老母亲。 更多的人是时常飞回去看望父母。 还有的把父母接过来。
不少人把国内的父母送到养老院。 前些天看到网友布鲁司的博文。 他详细写到了送老人到养老院的心路历程。 文中说, “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子女不孝,其实不然,但凡真正服侍过老人,都知道那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身体上不断消耗,精神上也会逐渐透支,长期积累下来会让人身心疲惫。”。
他提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就是精神上的逐渐透支。 这是因为不论是否意识到,老人的未来是灰暗的终结。而这给予子女心理上的折磨甚至胜于体力上的压力。
我在美国念研究生院的时候,开始修课时系里给出每学期满额18-19 个学分的学费,而专业课用不了那么多,曾经选修过心理学的课。记得老师有一次讲到人生的支撑时,问给你们一串葡萄, 你从好葡萄粒开始吃起, 还是从不太好的吃起。我当时脱口而出,从不太好的吃起。 因为我生活中就是这样的。 也有同学说,从最好的吃起。
老师说,先从坏葡萄吃起的人是乐观主义者,反之可能是悲观主义者。他接着说,先吃一串葡萄中不太好的葡萄的人,知道之后每一颗葡萄都会比现在这颗好,未来是有希望的。 而悲观的人,知道每下一颗葡萄都会比现在的差,未来是最坏的那颗葡萄。 我当时想, 这就是国人所说的“生活有盼头”吧。生活在于希望!
老师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比拟人对生活的态度。 吃葡萄下意识中也反映一定的人生观。当然,老师只是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希望对人活着多么重要。 我们照顾老人时,尽管不愿意想,心里是知道他们只会越来越衰老,越来越多病痛的。
抚养孩子的过程也艰辛,需要付出。 但我们知道孩子会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懂事省心。 未来的希望是明媚动人的; 这和赡养老人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养孩子是乐观的未来,是生活的希望; 而赡养的父母注定会一天天老去, 终会有离别的一天。 心理上的感觉决然不同,消耗是十分巨大和沉重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面临选择。 对于远在异国的游子而言,“赡养父母”这四个字,分量格外沉重。距离让一切都变得艰难。 年轻的时候要工作,要养孩子,即使以后退休,想要回去陪伴老人,心理也要做好准备,要够强大。 因为父母已经不是年富力强,年老的他们只会越来越衰弱下去。而我们往往是无能为力。
我去年回家就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虽然平时也通视频,但疫情四年后再真正生活在一起,就发现一起散步他们走得慢了,爬楼梯怵头了。以前每次回国,老妈都张罗着带我逛街、去公园、走亲戚,全家一起出去吃饭,现在他们的兴趣不那么浓烈了。 更喜欢在家里享受温馨平静的生活,并且更“粘”着我了。 我和爸妈,在生活中的角色似乎开始转变了。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赡养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才是孝心最质朴的表达。然而,当万里海洋横亘在中间,这些看似寻常的举动,却成为奢望。父母和子女在大洋的两边,思念与愧疚日夜交织。
愿我们都能在奔波与孝道之间找到平衡,让父母在晚年,少一点孤单,多一些安心。
麦琪儿 发表评论于
京妞说得没错,“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赡养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才是孝心最质朴的表达。然而,当万里海洋横亘在中间,这些看似寻常的举动,却成为奢望。父母和子女在大洋的两边,思念与愧疚日夜交织。” 等到自己年逾七十,回中国探望父母每次都是挑战。如果有条件,父母去养老院也是一个好选择。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现在国内观念变化很快,送老人去游乐园完全可以被接受。我父母最后那些年,如果不去护理院,那家里肯定是不得安宁的,因为靠保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京妞这篇写得好,非常有同感!难啊,父母的养老问题是个大问题呢,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等到要面对的时候再去面对。京妞十月快乐!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很多游子心里的痛。
==============
这话儿没错,但是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太多说这些冠冕堂皇话的不孝之人,有的人有很崇高的社会地位,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却根本不把父母当回事,父母健康时,把父母当成免费的佣人园丁,父母病倒了,让其他兄弟姐妹来做服侍工作。。。。。。,没办法
彩烟游士 发表评论于
奔波与孝道之间的平衡点不容易找呢!父母健在的时候,多一份孝心,心理就安慰了。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这个话题是时候要讲讲了,幸福的孩子,都有这一关,这是人间最基本的修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今天公司同部门的印度经理42岁突然脑出血走了。几年前把母亲从印度移民过来。母亲患癌。”, 愿逝者安息, 他母亲得到救治。 确实, 人生常常不容易, 有时太不容易了。 保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道来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徐徐道来' 的评论 : 理解的。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当时看你的文章, 非常感动。 老人家高龄还很健康;为你高兴; 你能放弃工作,令我敬佩。 @道来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徐徐道来' 的评论 : 谢谢你。 本来想写出ID, 想了半天还是先不要。 发了私信询问。
徐徐道来 发表评论于
本想说"大家都不容易"。发了才看到少了"不"。天意。 大家都 take easy 吧。顺其心与自然。不必强为。
徐徐道来 发表评论于
看到你在文章用了我与母亲的照片和例子。大家都容易。尽人事听天命。
今天公司同部门的印度经理42岁突然脑出血走了。几年前把母亲从印度移民过来。母亲患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前面一张是网友的。 转发。 感谢原作者。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后两张是我自己的。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篇都是文学城原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