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蒙山人

越吃越蒙山人 名博

扯谎和扯蛋

越吃越蒙山人 (2025-10-01 15:25:24) 评论 (0)

美式英文中有一个词叫“con man“,是骗子的意思。这个词的来源是”confidence man“,乍一看上去很有点高大上的感觉。因为它的本意可以是特自信的人,或者是被信任的人。

这故事发生在将近两百年前的纽约,那时有一个叫威廉汤姆逊的人,每天穿戴得非常体面,行为举止文质彬彬一尽高雅绅士的样子行走在大街上。 他不断地和过路人和蔼亲切地打招呼,圆滑乖巧地和人交谈博得好感。就在交谈的双方呈现出情投意合的融洽气氛是,汤姆逊会冷不丁地问对方,你对我有信任吗?如果真有的话,你会把你的表摘下来让我替你保存到明天这个时候吗?对于这样突如其来的文化,自持体面的人大多都会中招。他们会不失风度地把表解下来递给这位没人知道其底细的陌生人。然后呢,当然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社会,这样赤裸裸的骗术可能持续不了多久。但凡这世界哪个角落发生了点怪事,一有个风吹草动,小红书上早就闹嚷嚷地传遍天下了。现代社会信息传输手段发达,这对人类来说是文明进步的象征,人人都变成大聪明了嘛,那还不是好事?不过还是那句话,万事无绝对,信息社会最令人头疼的就是乱七八糟的消息满天飞,让你无从了解到底什么是真相。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除了alternative fact之外,按理说真相只有一个,可每个人都长着一张嘴,它们大小不一;每个嘴巴上头还都顶着一个脑门,它们宽窄不同,于是当众说纷纭对一件事情发起议论描述时,说错的可能性肯定是大大超过说对的可能性的。

不过你要是对那些说错的情况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荒谬后面通常是有两种操作,一种是扯蛋,另一种则是扯谎。好玩的是,尽管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但这两种操作都好像和屁股有点关系。打算扯蛋的人,其实动作一定是拉抻一下屁股,他主要图的是一个痛快,一种不过脑子的痛快。而扯谎的人则不同,他是根据屁股所坐的位置来说事情。按照一个哲学家的说法,一个人不可能扯谎除非他事先知道什么是真相。以这样的定义反推过去,那扯蛋的人基本上就是脑子里少根弦,糊里糊涂地找不到真相或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是真相,对他们来说,在公开场合过一下瞎哔哔的瘾就行。而扯谎者都是有自己的图谋的,很多时候,扯谎者就是要挑起那些扯蛋者的蜂拥而动,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根据这样的分门归类,我们不难发现,别看这城里咋咋唬唬你来我往的挺热闹,其实大多是一帮闲着没事的人在这整天扯蛋,garbage进bull shit 出。

不过,心怀叵测成心撒谎的人,也不都是道德低下的小人,历史上有些被后人膜拜推崇的贤达圣杰,也曾是胡说八道的高手。在美国独立战争快要结束的1782年4月,有篇署名为新英格兰民兵Sammuel  Getrish上尉的报道发表在《Boston Independant Chronide》。这人说,有八个寄往加拿大的包裹在此地被截获了,里面的东西令人毛骨悚然。有差不多取自上千人的头皮,是一个叫“Seneca人”的组织三年间从美国人身上收集的。这是作为礼物要送给英王乔治的,希望以此能唤起他的精神。这些人皮包括359张取自美国农民的,他们是在自己的土地或家里备诛杀。报道特别注明有8张人皮是活着的时候被烧死的人身上的。43张是美国士兵的,88张是女人的,193张来自男孩子,211张女孩的还有29张婴儿的,是从母亲肚子里开膛得到的。当时美国与英国为敌,这样的报道让美国人群情激愤。后来发现,这报纸的印刷方式不是英美的,而是法国当时流行的一种铁板印刷。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当时住在法国巴黎郊区的富兰克林的杰作,是美法在Yorktown战役胜利6个月后丑化英国的欺骗宣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那可是位美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不算是国父也得属于开国元老一级的吧。至少在后人眼里一直是高贵圣洁的智者,是屈指可数的能印在美钞上的传世偶像。他的智慧和才能除了使他能在政治科学外交文学等诸多领域名冠天下之外,也让他能随心所欲地在自己掌控的新闻领域发表了不少匪夷所思的欺人之谈。呵呵,可为了正义的爱国事业,不择手段往往是必须的,这种事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全都一样。

有种说法是,托马斯杰克逊曾对人解释说,不让富兰克林起草《独立宣言》是怕他忍不住要在那样庄重的文本中参杂不严肃的笑料文字。不过,如果当时真的是由富兰克林执笔,写出一版不那么严谨正经的宪法,倒没准会给两百多年后的美国带来更多的变通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