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十一)

橡溪 (2025-09-26 08:18:54) 评论 (1)

  犹太准军事组织伊尔贡另一位领导人、创始人之一斯特恩,则强烈反对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准军事组织伊尔贡缓和对英国的抵抗力量。他从英国人监狱出来后,于1940年7月17日组建了一个伊尔贡之外激进的分裂组织,最初名为“以色列国家军事组织”(与“以色列土地上的国家军事组织”相对),后来更名为莱希(Lehi),是“以色列自由战士”(Lohamei Herut Israel)的缩写,亦称“斯特恩帮”(Stern Gang)。

  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精神领袖贾鲍京斯基1940年8月4日在纽约去世后,伊尔贡与新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莱希建立了联系。伊尔贡与莱希的主要区别在于,莱希意图在巴勒斯坦与英国作战,而不顾英国与德国的战争。

  阿夫拉罕·斯特恩(Avraham Shtern),出生于俄属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弟弟逃离德国,投奔在俄罗斯姨妈。与母亲失散后,13岁的他靠在西伯利亚挑水维持生计。最终,他住在圣彼得堡的一位叔叔家,然后步行回波兰。1925年,18岁的斯特恩独自移民到英国巴勒斯坦托管地,在耶路撒冷斯科普斯山的希伯来大学学习,成为该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获得了奖学金,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攻读博士学位。1929年巴勒斯坦骚乱期间,犹太社区遭到当地阿拉伯人的袭击,斯特恩加入了哈加纳组织,在耶路撒冷老城一座犹太教堂的屋顶上担任警卫。

  斯特恩的指挥官兼好友亚伯拉罕·特霍米(Avraham Tehomi)退出了哈加纳组织,因为该组织受当地劳工运动和工会管辖。特霍米希望建立一支独立的军队,并采取更积极主动、更少防御的军事立场,于是创建了伊尔贡。特霍米专程前往佛罗伦萨召回斯特恩,以便任命他为他在伊尔贡的副手。斯特恩创作的歌曲《无名战士》先被伊尔贡采用,后来被莱希组织采用为地下圣歌。斯特恩在20世纪30年代的剩余时间里一直在往返于东欧,在波兰组织革命小组,并推动犹太人无视英国的限制非法移民巴勒斯坦。斯特恩制定了一项计划,训练四万名年轻犹太人,让他们乘船前往巴勒斯坦,从英国殖民当局手中接管这个国家。他成功地说服了波兰政府参与其中。波兰人开始训练伊尔贡成员,但随后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了训练,移民路线也被切断。斯特恩当时在巴勒斯坦,并在战争爆发的当晚被捕。他与伊尔贡最高指挥部全体成员一起被关押在耶路撒冷中央监狱和萨拉凡德拘留营。

                      斯特恩,1942年

  斯特恩被捕期间,与伊尔贡的其他领导成员就战争期间的行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获释后脱离伊尔贡,自立莱希组织,与采纳了哈加纳的政策支持英国对抗纳粹的伊尔贡,分道扬镳。

  斯特恩领导的莱希地下准军事组织,拒绝与英国合作,并声称只有持续与英国抗争,才能最终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并解决犹太人流散问题。

  莱希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一、出版报纸并进行秘密广播,为城市游击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二、通过捐款或抢劫英国银行为地下组织筹集资金;

三、与外国势力展开谈判,以拯救欧洲的犹太人并在巴勒斯坦反英斗争中发展盟友;

四、对英国进行真正的军事行动。

  莱希的激进立场,不受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及其准军事组织哈加纳与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准军事组织伊尔贡官方建制派领导人的欢迎。

  莱希积极秘密出版报纸、设立电台广播,传播面向公众的教育文章、意识形态和技术文章,以及武器和军事战术信息。最初,所有出版物都用打字机制作,但该组织后来获得了印刷机,使他们的报纸、小册子和海报产量成倍增加。莱希迫切需要武器。斯特恩在二战前从波兰当局购买了一些武器,二战爆发后,渠道受阻,不得不靠袭击英国军事基地、营地和警察局,盗取武器。

  莱希的很多成员都曾受过专业训练。一些人曾在位于法西斯意大利奇维塔韦基亚的军校入读,另一些人在1938年到1939年间从波兰军队的教官那里接受军事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使用爆炸物。莱希战士视恐怖主义为一门科学,精通破坏由水泥、铁、木头、砖块和沙土建成的建筑物的数学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莱希技术部门的成员成功地建立了地下武器作坊,在那里制造手榴弹、地雷、雷管、炸药和其他武器。

  莱希地下组织的这些活动急需资金。巴勒斯坦地区主流犹太组织建制派领导人对莱希并不欢迎,犹太社区筹集捐款进展甚微。穷学生出身的犹太青年,只能凭着狂热犹太复国主义理想信念,采用暴力手段,勒索犹太富商,武装抢劫银行,不时与维护治安的英国警察街头枪战。

  莱希1942年1月9日在特拉维夫发动的一起银行抢劫,曾导致犹太人路人被害。莱希又设法暗杀罗德的英国秘密警察头目,导致三名警员被杀,包括两名犹太人和一名英国人。莱希地下组织成员热衷于城市游击战,不时暗杀英国托管地巴勒斯坦的官员、刑侦局侦探和犹太“通敌者”,对英国士兵和警官突袭扫射。据历史学界统计,莱希需为42起暗杀事件负责,这一数字比伊尔贡和哈加纳制造的暗杀的数目的总和还多。在莱希制造的政治性谋杀中,多达一半受害者为犹太人。这势必激起英国和犹太当权者的强烈回应,使两者合作应对此组织。

  莱希的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给英国军警和犹太居民带来了伤亡。英国政府不得不加大对莱希的镇压力度,广泛张贴布告通缉莱希组织成员,对通常被指控持有或使用武器莱希武装成员,严厉捕杀、监禁。



    英国委托管治的巴勒斯坦警方张贴布告,通缉制造爆炸恐怖事件的以斯特恩为首的莱希组织领导人

  莱希领导人还试图勾结法西斯轴心国意大利和德国,做他们的内应,推翻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以换取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支持,协助将其境内的犹太人派遣到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以色列国。

  1940年中期,斯特恩确信意大利人对于在巴勒斯坦成立犹太人的法西斯国家有兴趣。他通过中间人摩西·罗特施泰因(Moshe Rotstein)与意大利当局展开协商,并起草被称为“耶路撒冷协议”的文件。为换取意大利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主权的认可与其复国行动的支援,斯特恩保证锡安主义将接受法西斯意大利的保护,海法则是其基地,而耶路撒冷老城区除犹太区外都将由梵蒂冈统治。根据海勒的记载,斯特恩的提议将“使‘以色列王国’成为轴心国势力的卫星国”。

  但是,“中间人”罗特施泰因实际上是伊尔贡的间谍,此时正与英国人合作,在伊尔贡驻海法情报头目的指挥下进行诱捕行动。随后罗特施泰因的身份被揭发,莱希判处他死刑,将之暗杀。

  1940年末,莱希认定德意志新秩序和犹太复国事业两者存在共同利益,向纳粹德国提议在二战期间缔结联盟。莱希提议帮助将欧洲犹太人迁移至巴勒斯坦,以换取德国援助将英国势力驱逐出巴勒斯坦托管地。莱希代表纳夫塔利·卢本希克来(Naftali Lubenchik)到贝鲁特会见德方官员维尔纳·奥托·冯·亨蒂(Werner Otto von Hentig),后者也与哈瓦拉协议相关,这份协议提出自1939年起将犹太人及其资产转移到巴勒斯坦。卢本希克对冯·亨蒂称莱希并未展现其全部势力,并称他们有能力组织一系列全方面的反英行动。

  莱希组织通过以下条件提供合作。莱希将会在中东和东欧有其组织的地方支援破坏与刺探行动。德国将会认可建立在巴勒斯坦(即以色列之地)的独立犹太国家,所有自愿或被政府强制离开欧洲的犹太人将获准不限人数地进入巴勒斯坦。

  斯特恩也提议从欧洲占领区招募40,000名左右犹太人在德国支持下进军巴勒斯坦以驱逐英国势力。1941年1月11日,德国驻土耳其海军武官拉尔夫·冯·德·马尔维茨(Ralf Von der Marwitz)中将提交报告(“安卡拉文件”)传达莱希的提议,在这份提案中,该组织将“在战争中积极参与德国一方”,以换取德国对“建立一个历史性的犹太国家”的支持,这个犹太国将“建基于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之上,通过一份条约依附于德意志帝国”。

  莱希一向将犹太人描述为优等民族,将阿拉伯人描述为奴隶民族,主张将所有阿拉伯人驱逐出巴勒斯坦和外约旦,甚至将他们肉体消灭。

  马尔维茨将这份提议定为机密,上交给德国驻土耳其大使,1941年1月21日这份提议被送往柏林,再无下文。

  1941年末,莱希再次试图联络纳粹,此次更不成功。莱希主要领导人、密使耶林-莫尔(Yellin-Mor)在能执行其使命前便于叙利亚被联军逮捕。

  此时纳粹德国正在启动将欧洲犹太人系统化种族灭绝的“最终解决方案”,怎么可能会理睬被他们视为劣等种族的名不见经传巴勒斯坦犹太组织领导人!

  

    1941年1月11日的德文附函,附有莱希提出的与纳粹德国结盟的提议的说明

  莱希组织与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纳粹德国企图结盟外,还与德国傀儡维希法国政权的安全部黎巴嫩事务局有联络,并从中获得援助。

  英国当局视莱希为危险恐怖组织、同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勾结的内奸,决定特别指派军情五处殖民地分部保安科人员,专程赴巴勒斯坦追捕其领导人,将之彻底铲除,格杀勿论。

  1942年2月12日,斯特恩在他藏身的特拉维夫公寓里被英国刑事调查局 (CID) 的武装警官抓获。戴上手铐,刚系好鞋带的他,突然跳向对面的窗户,当他半个身子伸出窗外,三名警官担心他即将引爆爆炸装置,就像他之前威胁说如果被抓就会这么做一样,于是将之乱枪击毙。

  斯特恩被捕杀后,莱希的其他主要成员亦相继被捕或被杀,莱希的力量大大削弱,濒临彻底瓦解。这时,一些囚犯设法越狱,重新集结部队。残余战士继续进行斯特恩的战争,新的指挥结构在伊扎克·沙米尔(itzhak Shamir)、内森·耶林-莫尔(Natan Yellin-Mor)和以色列·埃尔达德(Israel Eldad)的领导下建立。恐怖主义继续是该组织的运作方式,他们相信,如果他们给英国人造成足够多的痛苦,他们就会意识到留在巴勒斯坦的代价太高了。

  莱希继任领导人伊扎克·沙米尔,出生于俄属波兰,青年时期加入犹太复国主义修正了派“贝塔尔”组织,后用一张伪造的地下身份证进入英国委托管治的巴勒斯坦,加入伊尔贡。伊尔贡分裂后,他斯特恩加入莱希,担任领导成员。

  1941年,沙米尔被英国当局抓获监禁。1942年斯特恩被英军杀害几个月后,沙米尔和埃利亚胡·吉拉迪(Eliyahu Giladi)躲在马兹拉拘留营仓库的一堆床垫下,并于夜间越过营地的铁丝网,在另外两位逃犯拿单·耶林-莫尔和伊以色列·埃尔达德的协助下越狱。

  归队后的沙米尔主持重建莱希基层组织,训练其成员,逐渐使组织恢复生气。从1943春天开始,吉拉迪与沙米尔在自我意识和观点上发生了激烈冲突,他曾多次用左轮手枪威胁包括沙米尔在内的战友。1943年8月7日,沙米尔指使两名莱希成员茨弗尼·肖姆隆和耶拉赫米尔·阿哈龙松,将召来开会的吉拉迪射杀。吉拉迪被杀后,莱希领导层由伊扎克·沙米尔、内森·耶林-莫尔和以色列·埃尔达德三人组成。莱希也拒绝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及其相关组织的权威,此组织从成立起到解散前完全独立行动。



    巴勒斯坦警察队通缉令,悬赏莱希领导人雅科夫·莱夫斯坦、伊扎克·沙米尔和拿单·耶林-莫尔(左起)

  伊尔贡分裂出莱希后,大批成员离队,在组织和士气上都造成了严重打击。英国人利用这一弱点,趁机收集情报,逮捕伊尔贡活动分子。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也趁机试图收编,其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强硬要求伊尔贡接受犹太机构的指挥,并入其准军事组织哈加纳。

  1943年末,伊尔贡新领导人梅纳赫姆·贝京,愿意与哈加纳合作。哈加纳和伊尔贡联合发起倡议,成立一个不属于任何政党的单一战斗组织,名为战斗民族(Fighting Nation)。

  新组织的第一个计划是绑架英国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哈罗德·麦克迈克尔爵士(Sir Harold MacMichael),并将他带到塞浦路斯。然而,与努力与英国当局合作的哈加纳,泄露了这项计划,导致行动尚未实施就遭到流产。

  伊尔贡在与哈加纳合作组织战斗民族行动失败后,转与从它分裂出去的莱希合作,提议联合发动攻击英国军警的武装叛乱。伊尔贡新领导人贝京认为,拯救欧洲犹太人的唯一方法是将其政策从停火转向积极的暴力行动,迫使英国尽快离开巴勒斯坦,并开放移民政策。他制定了一项旨在向英国人施压的新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地下行动,这些行动将羞辱英国人,并导致他们采取镇压措施来回应。而这些镇压行动会激怒更多的犹太人,疏远英国的盟友,并在英国公众中引起争议。贝京认为,叛乱将使巴勒斯坦会被世界关注,而英国在继续镇压和撤军之间面临选择时,最终会选择撤军。为了不损害针对纳粹德国的战事,贝京决定推迟攻击英国的军事目标,直到德国被击败。

  1944年2月1日,伊尔贡在全国各地张贴海报,宣布与委托管治巴勒斯坦地区的英国政府宣战,发起巴勒斯坦托管地犹太人叛乱(Jewish insurgency in Mandatory Palestine)。

  海报开头写道,所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都支持盟军,超过25,000名犹太人已加入英国军队,却没有收到英国政府的任何回报。欧洲犹太人被困,正在遭受毁灭,而英国方面却不允许任何救援行动。尽管阿拉伯人背叛了犹太人,犹太人仍效忠于委托管治的英国当局;尽管大批犹太人加入英国军队;尽管巴勒斯坦托管地土地上停火平静;尽管欧洲犹太人遭受了大屠杀,严厉限制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1939年白皮书》,仍然有效。事实简单而可怕。在过去四年的战争中,我们失去了数百万最优秀的人民;还有数百万人面临灭绝的危险。巴勒斯坦托管地的土地被封锁和隔离,因为英国统治着它,他们践行着《白皮书》,并致力于摧毁我们人民最后的希望。

  伊尔贡宣布反抗英国统治,宣称“犹太人民与英国政府之间不再有任何停战协议,而英国政府将我们的兄弟交给了希特勒”。伊尔贡宣布,就其本身而言,停火已经结束,他们现在正与英国交战。它要求将统治权移交给一个犹太政府,并实施十项政策。其中包括大规模撤离欧洲的犹太人,与任何承认犹太国家主权的国家(包括英国)签署条约,赋予在巴勒斯坦托管地即将建立的以色列国居民社会正义,以及赋予阿拉伯人民完全平等的权利。

  伊尔贡发布的宣战宣言的结尾是:“以色列的上帝,万军之神,将与我们同在。没有退路。不自由,毋宁死……战斗的青年们不会在牺牲和苦难、鲜血和折磨面前退缩。只要我们昔日的辉煌不再重现,只要我们国家得不到祖国、自由、荣誉、面包、正义和法律的保障,他们就不会投降!”

  伊尔贡对大英帝国的叛乱宣战,义正词严,气势汹汹,其实在开战的起步实力相当薄弱。起义开始时,其规模只有约1000人,其中包括约200名战士。他们拥有约4挺冲锋枪、40支步枪、60支手枪、150枚手榴弹和2000公斤炸药,资金约为800英镑。

  伊尔贡联手莱希,对委托管治巴勒斯坦地区的英国政权机构,发起了一系列恐怖主义暴力袭击。英国则通过搜查和拆除路障来应对袭击,这在巴勒斯坦已成为惯例。

  1944年2月12日,伊尔贡用炸弹袭击了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和海法的移民办公室。两天后,两名英国警员在试图逮捕他们时,被莱希成员开枪打死。2月27日,伊尔贡用炸弹袭击了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和海法的税务办公室。3月13日,一名犹太警察在拉马特甘被莱希杀害。六天后,一名莱希成员被警察枪杀。作为报复,一支莱希小队被派出去杀害该警察。3月23日,莱希成员在雅法开枪打死两名,打伤三名英国警察。同一天,伊尔贡袭击了耶路撒冷、雅法和海法的刑事调查局。在这次袭击中,六名英国警察和两名伊尔贡成员被杀,海法和雅法的刑事调查局被成功炸毁。4月1日,另一名犹太警察在莱希枪击事件中被杀,一名英国警察受伤。5月17日,伊尔贡袭击并成功占领拉姆安拉的中央广播电台,但由于无线电员无法操作设备,从该电台传输伊尔贡广播的计划失败。

  1944年8月8日,莱希伏击了英国高级专员麦迈克的汽车,企图刺杀他。车内两人受伤,但麦迈克没有受伤。英国当局随后因暗杀企图对附近的扫罗山犹太定居点处以500英镑的集体罚款。8月23日,伊尔贡对位于雅法、阿布卡比尔和内夫沙阿南的刑事调查局的军营进行袭击,缴获了14支步枪。9月5日,英国陆军在巴勒斯坦被称为叛乱分子温床的佩塔提克瓦发起了首次搜查行动。英国人在行动中逮捕了46人,但没有抓到贝京,此时的贝京已经逃到了特拉维夫。

  1930年,英国出于公共安全原因禁止在西墙吹响羊角号,以避免阿拉伯人的暴力行为。为了回应这一禁令,伊尔贡制定了一项旨在迫使英国让步的行动。伊尔贡公开威胁称,如果警察在9月27日赎罪日试图阻止吹号角,他们将会采取暴力反应。事实上,伊尔贡人无意在西墙的一大群犹太人中间开枪,而是计划针对特加特堡垒(Tegart fort)进行一系列袭击。如果英国人在伊尔贡威胁面前没有阻止吹响号角,那么这些袭击与西墙的暴力威胁无关,如果他们反抗伊尔贡并试图阻止号角的吹响,那么对堡垒的袭击就会是伊尔贡的回应。 9月27日,英国当局允许在西墙吹响号角。这对伊尔贡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理胜利,他们成功地逼迫英国政府做出对犹太人事务的重大让步,从而损害了他们在巴勒斯坦和英国本土的信誉。同一天晚上,伊尔贡袭击了特加特堡垒,同时对海法、拜特代坚和盖勒吉利耶的英国军事基地进行袭击。一名伊尔贡成员在海法的袭击中受伤,另有四人在盖勒吉利耶的袭击中受伤。

  委托管治巴勒斯坦地区的英国当局,对当地犹太人恐怖组织伊尔贡和莱希,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逮捕、流放、处决。1944年10月19日,英国把251名伊尔贡和莱希被捕成员,用13 架飞机,经过11次转运,被送往非洲的拘留营。

  英国当局同时发布公告,历数犹太恐怖分子的罪状,警告巴勒斯坦犹太人社区,不得与他们合作:

  1944年10月12日

  巴勒斯坦公报第1364号

  官方公报

  以政府行政官和中东部队总司令的名义发布

  重要通知

  巴勒斯坦政府行政官和中东部队总司令已就该地区的局势进行了磋商。因此,他们希望向公众,特别是犹太公众郑重宣告以下声明:

  五年来,凭借国王陛下部队和盟军的努力和牺牲,巴勒斯坦几乎免于遭受战争的恐怖,而战争的恐怖在其他地方造成了难以言喻的苦难。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巴勒斯坦就成为犹太恐怖分子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力犯罪的发生地,他们蓄意通过武力促成有利于实现政治目标的事态发展。

  安全部门的官兵在履行保卫生命和财产的职责时遭到冷血杀害和枪击;无辜的路人被杀害。价值数万英镑的政府大楼被炸药和火灾摧毁。有人试图伏击暗杀国王陛下的代表,但幸运的是,这次行动没有成功。

  这些事件正值同盟国与纳粹德国之间关键斗争最激烈的阶段——纳粹德国是犹太人悠久历史上最残酷、最无情、最无情的迫害者。巴勒斯坦的罪犯及其积极和消极的同情者,正在直接阻碍英国的战争努力,而英国的战争努力在反对希特勒的斗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正在协助敌人。

  这些事实不会被整个文明世界的舆论忽视。

  在困难的情况下,军队和警察正在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防止这些罪行,侦查犯罪者及其同伙,并将他们绳之以法。政府和军队将继续利用所有可用的民事和军事资源采取这些措施。

  巴勒斯坦政府行政官肖先生和中东部队总司令伯纳德·佩吉特将军呼吁整个犹太社区竭尽全力协助维护法律和秩序部队在他们中间根除这一邪恶之事。在讲台和媒体上口头谴责这些暴行可能会产生效果,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与维护法律和秩序部队的实际合作,特别是提供信息以逮捕刺客及其同伙。

  因此,行政官阁下和总司令现在呼吁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他们的领导人和代表机构认识到并履行他们的责任,不要让伊舒夫的良好声誉受到损害,因为这些行为只会给整个犹太民族带来耻辱和耻辱。

                      巴勒斯坦政府行政官和中东部队总司令颁布《巴勒斯坦公报第1364号》

  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进入决定胜负的关键时期,英国盟军同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的纳粹德国在北非、欧洲鏖战犹酣,犹太复国主义的准军事组织却不断骚扰英国中东巴勒斯坦和平后方,背后插刀,进行亲者痛仇者快系列恐怖暴力袭击。巴勒斯坦并非英国殖民地,英国政府不过是依国际协议委托管治,指令英国军警遵照法规,维护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保障当地阿拉伯穆斯林和犹太人和平相处,不允许被驱赶出欧洲的犹太人独自吞并巴勒斯坦,鸠占雀巢,侵占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土著阿拉伯穆斯林家园而已。犹太复国主义的准军事组织对正在同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法西斯殊死搏斗的英国武装力量的恐怖主义攻击,毫无正义性可言。

  1944年11月6日,莱希决定对英国限制犹太移民——尤其在大屠杀高峰时期——“被迫反击”,其领导人沙米尔指派两名成员埃利亚胡·哈基姆(Eliahu Hakim)和埃利亚胡·贝特-祖里(Eliyahu Bet-Zuri),前往开罗刺杀英国上议院领袖、殖民地大臣、中东事务大臣莫因勋爵(Lord Moyne)。两人在莫因位于扎马利克高档住宅区沙里亚·加巴利亚街4号的家门外伏击了他的车辆。哈基姆打开车门,连开三枪,杀死了莫因。当司机试图阻止时,贝特-祖里开枪打死了他。当他们试图骑自行车逃跑时,一名骑摩托车的埃及警察发现了他们,开枪打伤了贝特-祖里。

            英国丘吉尔联合政府国务大臣R G Casey(右)与中东事务大臣莫因勋爵(左)在开罗

  刺杀事件发生后,莱希宣布:“我们控告莫因勋爵及其所代表的政府,他们杀害了我们成千上万的同胞;我们控告他夺取我们的国家,掠夺我们的财产。我们被迫伸张正义,奋起战斗。”莱希领导人沙米尔宣称,莫因男爵是因为他对中东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以及声称阿拉伯人在种族上比犹太人更高级的反犹演说而被暗杀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其派驻开罗的莫因勋爵,有长期的私人和政治友谊。莫因被刺杀后,丘吉尔在下议院表示:“如果我们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梦想最终化为刺客手枪的硝烟,我们为犹太复国主义的未来所做的努力最终只会催生出一批堪比纳粹德国的新流氓,那么像我这样的许多人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如此长期、如此一贯坚持的立场。如果犹太复国主义的未来还有一丝和平与成功的希望,这些邪恶的活动就必须停止,那些应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必须被连根拔起!”

  刺客贝特-祖里和哈基姆最初使用了假名,但他们的真实身份很快被发现。他们被埃及军事法庭被判处死刑。他们企望宽恕的请求被驳回,于1945年3月23日被绞死。

  1975年,贝特-祖里和哈基姆的尸体被运回以色列,并获得国葬待遇。1982年,以色列当局发行一套主题为“为以色列独立事业牺牲的烈士”的纪念邮票,上面有20位被称为“绞架烈士(Olei Hagardom)”的人士,贝特-祖里和哈基姆赫然在列。

                    以色列街头矗立的“绞架烈士”纪念碑

  刺杀莫因勋爵的主谋,被英国当局列为巴勒斯坦的首要恐怖分子的通缉犯沙米尔,后来成为以色列建国后的第20、22、23、24届总理。

                      以色列佩塔提克瓦的莱希(以色列自由战士)纪念碑

  刺杀莫因勋爵引发英国政府震怒,除了英国军警大大加强对巴勒斯坦犹太恐怖组织的镇压力度外,严厉警告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责令他们必须限时清除犹太人内部的这些危险恐怖分子。

  刺杀莫因勋爵事件,不仅震动英国,在美国犹太社区亦引起强烈反响。美国犹太人大会(American Jewish Congress)、美国犹太委员会(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美国犹太教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for Judaism)、犹太人联合救济委员会”(Jewish Joint Distribution Committee)等主流犹太组织,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刺杀行为,称其为“恐怖主义”与“野蛮行为”,认为这是“极少数极端分子”的行动,不代表绝大多数犹太人的意志,警告此举会严重损害犹太人在战后谈判中争取巴勒斯坦犹太国家地位的努力。

  美国舆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报纸在报道中,突出英国高官遇刺的震撼,指出此恐怖主义刺杀事件,会大大动摇人们对犹太复国主义的锡安运动的信任。美国犹太社区担心,此恶性事件会被反犹势力利用,指责“犹太人以恐怖手段谋取建国”,破坏美国与英国在战时和战后中东政策上的合作。

  美国犹太主流社会表达了强硬对“恐怖行动”的谴责立场,责成英国委托管治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事务局及其准军事组织哈加纳,必须与恐怖主义组织伊尔贡、莱希切割。

  此时欧洲大陆的犹太金融势力,已被纳粹德国彻底摧毁,仅剩英伦三岛苟延残喘。远离战火的美洲大陆上美国犹太财团,是支撑巴勒斯坦犹太社区的最重要金钱来源。

  伊尔贡这次发起巴勒斯坦托管地犹太人叛乱,在犹太事务局内部与犹太定居点伊舒夫社区引起了越来越大的恐慌。他们认为这次叛乱是对自己作为巴勒斯坦犹太人合法民主领导层的权威挑战,也是对巴勒斯坦犹太人未来的一场赌博,对之严厉谴责,认为这是危险的挑衅。1944年4月2日,犹太事务局批准了一项反制计划,该计划将努力制止“勒索和恐怖”,加强反异端宣传,并试图孤立伊尔贡和莱希。在实践中,犹太事务局加大了宣传力度,向那些被勒索的犹太人提供了援助。同时,犹太事务局与英国当局分享了情报,4月6日,警方根据犹太机构提供的情报包围了亚夫内勒的一个安全屋,并用机关枪扫射,造成一名莱希成员死亡,其余两人开枪自杀。

  莫因勋爵被莱希组织暗杀事件,引发了整个犹太定居社区伊舒夫内部对英国政权对地下组织暴力行为反应的担忧。犹太事务局一方面严厉谴责这起暗杀事件,一方面决定启动一个“狩猎季” 行动(The Saison),镇压伊尔贡和莱希组织发起的叛乱,其准军事组织哈加纳为170名成员开设了一个培训课程,专门研究如何对付伊尔贡和莱希。

  1944年11月,哈加纳绑架了一批伊尔贡成员,将之交出给英国人。哈加纳和犹太事务局还向英国当局提供了大量关于伊尔贡的情报,英国当局逮捕了许多人,并发现了伊尔贡的藏身处和武器藏匿处。超过1000名伊尔贡和莱希组织成员在“狩猎季节”期间被哈加纳移交给英国人,被关押在英国的集中营中。哈加纳在其建立的乡村公社基布兹设立了秘密监狱,关押和审问其逮捕的伊尔贡成员。哈加纳还对被囚禁的伊尔贡成员实施酷刑以获取信息,有效地暂停了伊尔贡的活动。

  虽然伊尔贡内部很想要进行报复行动,但贝京下令要克制,他坚持认为犹太事务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意识到“狩猎季节”行动违背了犹太人的利益。最终,伊尔贡没有立刻采取报复行动,而是选择等待时机再次行动。也正因为英国政府的抓捕,这使得他们采取行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招募了很多新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加纳内部对“狩猎季节”的热情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从开始离开“狩猎季节”行动。1945年3月,哈加纳领导人召开会议,决定停止“狩猎季节”行动。随着行动的结束,伊尔贡在五月恢复了对英国人的攻击,并成功地进行了大范围的电力破坏,炸毁了数百根电线杆。然而,轰炸石油管道的企图被哈加纳阻止,他们用迫击炮轰炸英国政府的计划也失败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以纳粹德国投降告终,哈加纳于1945年6月结束了犹太人自相火并的“狩猎季节”。

  英国政府颁布《1939年白皮书》后,严格限制犹太人移民英国委托管治理的巴勒斯坦地区,从1940年到1944年仅允许75,000名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包括每年 10,000人的配额和同期25,000人的补充配额以涵盖难民紧急情况。在英国政府的严厉管制下,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5年战争结束,仅有约40,000至45,000名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其中约30,000至32,000为合法移民,10,000至15,000为通过“阿利亚贝特”运动偷渡入境的非法移民。“阿利亚贝特”偷渡非法移民主要发生在《1939年白皮书》颁布执行后的二战初期,1941年纳粹德国决定就地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后,犹太人被囚禁在集中营,绝少有机会逃出,穿越海陆战场来到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1945年)移民英国委托管治理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口

  罗马尼亚黑海沿岸的康斯坦察港,是犹太人离开欧洲前往巴勒斯坦的主要登船点。成千上万迫不及待渴望逃离德国的犹太人,不顾英国的移民限制,乘船从康斯坦察经土耳其前往巴勒斯坦。1941年12月,767名犹太人在康斯坦察登上了一艘名为“斯特鲁马”(Struma)号的轮船。他们计划前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申请前往巴勒斯坦的签证,然后乘船前往巴勒斯坦。“斯特鲁马”号轮船安全隐患重重,人满为患,卫生设施也不足。尽管引擎出现故障,轮船还是于1941年12月16日抵达伊斯坦布尔。在那里,乘客们被告知他们将无法获得进入巴勒斯坦的签证,而且不允许进入土耳其。该船在伊斯坦布尔港口被隔离了两个多月。土耳其当局未经英国同意,拒绝乘客登陆由陆路前往巴勒斯坦的要求。1942年2月23日,土耳其警方将该船拖至海中,扬长而去。第二天,该船据推测被一艘苏联潜艇误射的鱼雷击中沉没,仅有一名乘客大卫·斯托利亚尔幸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约有九百五十至一千万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剩三百至三百五十万犹太人,被纳粹德国及其帮凶屠杀了六百万,占犹太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一百五十万为犹太儿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犹太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人口

  波兰战前有三百三十万犹太人,战后仅剩不足三十万;苏联战前有三百万犹太人,战后仅剩两百万;罗马尼亚战前有七十五万犹太人,战后仅剩四十万;匈牙利战前有八十三万犹太人,战后仅剩二十六万;德国/奥地利战前有二十四万犹太人,战后仅剩一万五千;法国战前有三十万犹太人,战后仅剩十八万;荷兰战前有十四万犹太人,战后仅剩三万;希腊战前有七万五千犹太人,战后仅剩一万;其他欧洲地区,战前有百万犹太人,战后仅剩几十万。

  幸存的犹太人许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最大的幸存社区在苏联(包括东部的撤离者)、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部分地区,以及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小部分残余。

  死里逃生的这些犹太人,被纳粹德国铁血屠杀碾压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相信欧洲基督教世界容得下他们,唯一生存希望是逃向亚洲一隅的中东阿拉伯穆斯林所在的巴勒斯坦。

  二战其间经过与托管巴勒斯坦的大英帝国军警武装冲突磨练的犹太复国主义准军事组织哈加纳、伊尔贡、莱希,羽翼渐丰,不惜采取更大规模“阿利亚贝特”运动,偷渡欧洲死里逃生的犹太难民,非法移居巴勒斯坦;对英国当局的继续阻止,则不惜采取更激烈的恐怖主义手段,武装暴动,将委托管治理的英国军队赶出巴勒斯坦,索性建立独立的以色列国!

    2025年9月2日,作于芝加哥西郊

    (图片来自网络。参照相关论著、报道、维基百科、犹太人大屠杀百科全书等资料。博文非论文,篇幅限制,不一一注出。)

    长文分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