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回国后,小姑子来蓉见她哥,我们谈到城市夜景,小姑子对成都天府广场的夜景不以为然,“比西安差多了”!我家领导早在十多年前就去过了西安,我还从未去过,于是决定补补课,去一趟西安。说走就走,赶在“五一”假期之前。如今从成都去西安太方便了,高铁快车只需3个半小时,这边地铁无缝连接高铁,那边高铁无缝连接地铁。
过了秦岭后,温润的空气明显变得干燥起来,葱翠的绿色让位于土黄,艳阳高照,气温也比成都热些。到了西安一个更显著的印象是:西安人普通话讲得好标准啊,路旁的大爷、街道的协警和酒店的工作人员,个个字正腔圆。在四川听惯了令人发笑的“川普”(四川普通话),顿时觉得古皇城的人就是有范儿。
从地铁上到大街去,经过大幅壁画,唐装美人如云。

我娘家和婆家的小辈们都异口同声地叮嘱我们,一定要去“大唐不夜城”扫扫土气,我侄女发给我了这个,说是不夜城最火爆的表演,我一看就心动了,太好玩了。

https://imgur.com/a/n9wMc3w
酒店订在大唐芙蓉园大门对面,这方的建筑确实有气派,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过街得走半天,还缺点烟火气,到处找水果店找不到。不过到周边景区和玩点都在步行距离之内,周边有大雁塔&大慈恩寺、音乐喷泉、大唐不夜城和大唐芙蓉园。后两个是我家领导上次来还不存在和刚开业的。当时领导去了兵马俑、骊山、华清池、秦陵和华山,没有去这些西安城内的玩点。但是同辈人则摇头,说不夜城“太挤了,去就是看人头”,同时指明西安城墙值得一游。
街上全是穿汉服和唐装的人,年轻姑娘居多,也有少数小哥扮成书生、官员和差衙的。我们酒店周围有很多汉服体验店,绫罗绸缎薄裙轻纱挂了满屋子,化妆间里坐满了顾客,任由化妆师往脸上涂脂抹粉。体验店包化妆和道具,还提供摄影服务。

上大街走几步就是“长安大唐十二时辰”沉浸式游戏馆,大量游客盛装进场,连站在门口的保安也装扮成了古时的门卫,管事的更是装成古时的官老爷。官老爷给我们解释玩法:就是一场观众参与互动的大型演出,观众最好装扮成古代人进去,跟着起哄。见我拿着相机,官老爷说里面拍照太爽了,场景都是现成的,灯光也讲究,但这地方不在我们计划之内。

暮色时分,我们到了大雁塔

大慈恩寺的大门已经关闭了,广场上人流如潮,听说北广场上演音乐喷泉,但是晚了一步,喷泉表演已经结束,正在散场,下一场9点。大慈恩寺北墙边有美女在那里留影,大雁塔高耸在墙内,成了绝佳的背景。

大唐不夜城的霓虹闪烁,像在召唤我们。走过大慈恩寺前玄奘塑像,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芸芸众生。不夜城就在大雁塔的西侧,一条长长的步行街,树上张灯结彩,街中央是各种盛唐主题雕塑和水池,几步一个舞台,夜晚来临时华灯通明。大街两旁都是饮食摊:烤肠、烤玉米、文创雪糕等各种陕西小吃和特产。
表演的时间已经开始了,但是在现场没有任何标识节目的牌子和时刻表,看app上的节目表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对演出地点两眼一抹黑。“开元广场”在哪儿呢?“地屏广场”在哪儿呢?“唐礼坊”又在哪儿?
东张西望,见一堆人围着一个高台,心想这地儿可能有表演吧,但也不一定,人围一会就散了。这地方人气爆棚,人气爆棚啊,到处都是人,摩肩擦踵,挤来挤去,舞台瞬间就被围的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我看那阵势,赶场子的演员来了都可能挤不进去。被家里小辈们津津乐道的各种表演,比如传奇不倒翁、骑车小哥、古诗词朗诵,小型演唱会、假面唐舞等我们一概没看到。
我们走完了整个步行街,只看到一个表演:一个美女登上高台,两个小哥在下面表演造型,围观者太多,都把手机高高举起,从人缝中瞅见美女几次,下面的小哥压根看不到。还不如从人家高举的自拍杆手机上看得清楚。

大慈恩寺南广场出现了很多环境人像摄影人,有专业拉生意的,也有业余的发烧友。我就混在发烧友中间,蹭拍起来,还好模特们也不反对,欢声笑语不断。有的发烧友甚至还跟模特们提要求,比专业摄影师还专业。

西面的红墙边更是站了一溜拉生意的摄影师,他们在墙下置放幻灯机,投射到红墙上的图案成了充满诗意的背景。古装小姐姐们络绎不绝前来留影,真是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夜幕下灯火阑珊,西安变成了不夜城,眼见满街唐装美女缓缓而行,恍惚之间,仿佛穿越回到了盛唐时期的长安。突然想到一句唐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越拍越起劲,这儿多好玩呀,早就忘了9点北广场的音乐喷泉了。
早饭时跟女服务员报房号,她一看说这俩英文名的是你们吗?我们说是,然后跟她一通扯。今天来吃早餐的全是东南亚人,不懂中文,不知道咖啡在哪里?饮料有什么选择?粥桶里装的是什么?服务员请求我们用中英文对标把这些东西的名字写下来,她好让前台人员用电脑打印出来,作成标识牌。服务态度还是很积极的。
大唐芙蓉园的大门,沐浴着朝阳

上午玩了西安老城,下午我们去对门的“大唐芙蓉园”玩,这里收门票,人流少多了。“芙蓉园”仿照唐代皇家园林打造,园区开阔,有一个大湖“芙蓉湖”。看了5场小型表演,内容都是表现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的景象,有嫔妃簇拥帝王在歌台舞榭逸乐的场景、也有与观众互动的五狮共舞。
这个段子讲的是臧王松赞干布的使者来长安给文成公主提亲,要在一众美女中找出公主来。我站在最前排,使者问我,我想公主肯定不是站在最前排的嘛,也不是最边上的,就指着中间的。结果公主就是被簇拥的那个。

这个节目是西域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长安做贸易的故事,名字叫“逛曲江胡店”。他们真的逛店哎,演员们跳着跳着就从舞台上走下来,在园子里的商店挨个逛,看货,议价,挑挑拣拣,我们观众跟在后面看热闹。

在主楼紫云楼下的广场,上演的是武则天女官上官婉儿迎宾,场面盛大,威风八面。皇家讲究这种视觉震撼效果,不然徒有盛唐之名。我们站在城楼上,居高临下观摩,顿时感觉像个皇亲国戚了。

晚上去了城门楼子。我们乘地铁在南捎门站下车,走去永宁门。进入永宁门时,首先进入的是月城区域,然后穿过闸楼,最后才进入主城门楼,登上城墙。正门下面的瓮城广场被围起来了,晚上有付费演出,大型实景歌舞:“梦回长安”,现在正开始清场,把没票的闲人赶走。
我们走上城墙就惊呼:“这么宽啊”!走了几步,又惊呼一次:“这么新啊”!城墙上路面宽大整齐,走起来很惬意。城墙完完整整,四四方方,我一个毫无方向感的人,马上就弄清了东南西北。
城墙上的游人众多,虽然天色已晚,还是熙熙攘攘,我们这个时候上城墙就是冲着看日落来的,城门楼上落日圆,好有意境。夕阳在云中躲躲闪闪,终究还是露了头。


蓝调时刻的城楼

过一会亮灯了,彩灯勾勒出城楼飞檐的剪影,五彩六色很漂亮。



城墙上的各个城楼都是商铺,走道两侧也有摊贩,小贩们统一着装成汉服,卖的东西都是些精致的纪念品,还有从台湾和韩国进口的。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了。原来只是土城,到十六世纪末才开始包上青砖,成为砖城。建国以来,屡次险遭拆毁,但屡次侥幸躲过。古城墙没被毁掉算是万幸,70年代正要拆墙时,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外国政要都来西安参观,政府开始对其它古迹也重视起来。四四方方完整的古城墙不仅全国独一份,世界也少有,自然要重点保护和复原。以前老百姓要盖猪圈,垒鸡窝,垫灶台,都到城墙去拿砖块,政府重修城墙后,百姓又把砖头还回来了,西安百姓还是有觉悟的。
我们登上永宁门的城门楼平台,从高处朝北望去,钟楼清晰可见,中轴线上的南大街车灯流壮丽无比。钟楼灯火辉煌,在滚滚不息的车流环绕下,如众星捧月般伫立在那里,一站就是上千年。

回过头来看箭楼和月城楼,夜晚灯光亮起,金黄暖光与蓝调夜空形成强烈反差。



但是城门楼前面被实景舞台的灯具道具严重遮挡,演出一开始,城门楼和瓮城楼的灯光骤然熄灭,下面剧场的天幕上映出“梦回长安”的字样,商业用途占领了古城门最好的地段。在城门楼子上任何地方,包括楼梯都别想瞅见演出,到处都被封得严严实实。倒不是想蹭看演出,而是觉得拍夜景碍事。听我抱怨领导催促说:“差不多得了,赶快找个地方去吃饭”。
意犹未尽,我一步三回头,在城墙脚下又抓拍到两张,长安在我镜头中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