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他抱怨自己没被当战犯起诉(图)
他抱怨自己没被当战犯起诉(图)
2025-09-18 07:42:42
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大多数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并于1941年9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蔓延至亚洲。然而,有些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开始于1931年,当时一位日本军官石原莞尔(Kanji Ishiwara)在918事件中策划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满洲)。我最近看的纪录片《石原莞尔:战争的始作俑者》(“Kanji Ishiwara: The Man Who Triggered the War”)就揭示了这个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真相。
今天是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 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盛京事变、满洲事变等)是由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沈阳柳条湖一带蓄意制造的军事冲突。日军以炸毁南满铁路为借口,嫁祸中国军队,随后悍然发动对中国东北的全面进攻。
1946年5月,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庭,对28名日本高级军事与政府官员进行审判。这些被告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反人类罪等严重罪行,此次审判史称“东京审判”。
被起诉的甲级战犯包括战争期间担任日本首相的东条英机(Hideki Tojo)、曾指挥南京大屠杀的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Iwane Matsui)、以及被称为“中国通”的前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Doihara Kenji)等重要人物。
在日本二战时期,有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石原莞尔。他不仅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更是伪满洲国的核心构建者之一。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位深度介入侵华战争早期的重要人物,却并未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起诉。他本人对此也深感疑惑,曾坦言:“我要说的话堆积如山……‘满洲事变’的策划者就是我石原!但为什么我不是战犯!这一点也不符合逻辑!”
石原莞尔 1889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县一个武士家庭,父亲是当地警察署的署长,他自幼接受儒学与军国教育,深受“忠君爱国”思想影响。
学校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05年,他进入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学习并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1907年他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第六名的成绩毕业;1915年,他进入日本“将军的摇篮”陆军大学。这所学校招生极其严苛,平均每年仅仅有54人左右毕业,而他在陆军大学毕业是第二名。
但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不是学霸而是一个异类。他不爱听老师讲课,喜欢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到处闲聊,甚至开设赌局坐庄。他的性格惹来了一些麻烦,据称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成绩是第三名,但因为他和教官的关系不好而扣了品行分,变成了第六名。
1918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两年,他被派往汉口的华中派遣队司令部,上司就是后来一同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板垣征四郎。不久,并被派往德国研究军事战略与欧洲战史。在欧洲的军事学习生涯让他认识到,未来战争将不再是局部冲突,而是全方位、全社会总动员的现代战争。他成为二战前日本陆军中最具战略头脑、思想最为复杂的一位日军将领。
他开始思考所谓“东亚应如何在未来的世界秩序中生存”的理论,这为其后来构建“世界最终战争论”埋下了伏笔。在他的“世界最终战争论”中,他相信世界将不可避免地爆发一场终极性的大战,这场战争将在“正义的东方”(日本)与“物质腐化的西方列强”(美国)之间展开。为了战胜西方列强,日本必须团结亚洲、摆脱西方殖民压迫,实现所谓“东亚共荣”。
1928年,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奉系军阀张作霖,随即被解职,临行前推荐了石原莞尔到满洲关东军任作战主任参谋(中佐)。不久,板垣征四郎也被调到关东军任关东军高级参谋。
石原莞尔在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行动,是他策划并主导的1931年的918事变。其实,当时的日本政府和日本军方高层并没有侵占中国东北的命令。
但石原莞尔深信:“满洲是日本未来大战的后方基地。” 他认为,面积是日本国土3倍的满洲是一块沃土,为了获得缓冲地带,提高日本的生产力,他主张日本必须尽快完成对满洲的控制,为日后与苏联、美国进行“世界最终战争”做准备。
当年张学良他手下有四十万东北军,装备也较为精良。而日本关东军仅有一万余人。但石原莞尔却说:“对付张学良没什么难度,战争一旦开始,两天不到就能占领奉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秘密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并制造中国军队破坏铁路的证据。日本关东军以此为借口,在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等人的劝说下,当年担任关东军司令仅1个月的本庄繁中将命令关东军攻击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因此爆发。
事变发生当夜,张学良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张学良曾经事后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
张学良: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与蒋介石无关
原本被石原莞尔自夸为“两日攻占”的奉天,其实用了十几个小时就沦陷了。 关东军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地区。
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两人的行动未经东京批准,却迅速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成为“国家执政”。当时的犬养毅首相当政的日本政府却未承认满洲国。
伪“满洲国”成立一个月后,石原莞尔顶着“凯旋将军”的美誉回国。他不仅晋升为陆军大佐,还得到裕仁天皇的接见,并被授予“金鸡勋章”。一时间,这位“满洲英雄”红遍日本列岛。
九一八事变爆发期间,日本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国会和犬养毅首相等温和派不是被刺就是下台,以后的文职内阁政府失去权力,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从此走上日本军国主义的不归之路。
1935年8月至1937年9月,石原莞尔在日军参谋本部任职,历任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
他在中日全面开战前就预言:“如果进入战争状态就一定是长期持久战,幻想惩罚中国,数月间蒋政权就会崩溃,所以只需要短期决战是极大的错误。……中国有自古以来的高度文明,而物质生活又极为原始,各个地方有高度的自给自足的可能,这些都成为打持久战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果开战,有可能逼迫中国进行决战,但是会不会变成持久战则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意图。”
1937年3月,石原莞尔晋升为陆军少将。
77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石原莞尔以日军陆军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的名义,对日本的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发布命令:“为防止事件的扩大,应避免进一步使用兵力。” 他极力反对对华全面作战,主张速战速和,而受到日本高级官员的排挤。
他提出了辞职的请求。辞职请求没有得到同意,而是被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在满洲,石原莞尔又遇见了那个被他蔑视为“上等兵”的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持续受到打压。
1939年8月,石原莞尔晋升中将,并调任京都的陆军第十六师团的师团长。
1941年,东条英机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陆军大臣兼军需大臣兼参谋总长并晋升大将,并担任执政党大政翼赞会第2任总裁,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1941年12月8日,东条英机内阁对英美不宣而战,发动太平洋战争。
石原莞尔战略头脑清晰,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他坚决反对中日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更反对日本对美开战。他主张日本应集中精力巩固满洲,避免陷入战争泥潭,并对当时军部的盲目扩张提出强烈批评。他强烈反对对美国开战,他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战略冒险,最终将导致日本走向失败。他愤怒地称太平洋战争为“亡国之战”,成为极少数在当时仍坚持“战略克制”的军官。
他在日本军部内部被视为“异类”,甚至被孤立、排挤,在战争爆发前被调离一线,远离权力中心。1941年3月,石原莞尔被免除师团长职务。被挤出军界的石原莞尔在大学里教授《国防论》。最终东条英机直接让大学辞退他,回老家闲居。
战后盟军重点追责的是日本在战争中掌握实权、推动战争决策的人,而石原莞尔在中后期几乎不具备这些条件。 “九一八事变”是他主要被质疑的历史事件,但战后对甲级战犯的认定主要集中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至1945年这一阶段。因为被许多人认为是“有远见却无实权”的异端军人,美国占领军当局并未将石原莞尔列入甲级战犯的行列。与他对立的东条英机和他在918事件的同谋板垣征四郎则都于1948年被处以绞刑。
他于1949年8月15日,也就是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因膀胱癌病逝,终年60岁,不知是时间的巧合还是天意?
石原莞尔是一个充满矛盾色彩的历史人物。他在日本军事扩张的时代洪流中,展现出复杂而鲜明的思想与行动轨迹:既是侵略战争的策划者,又是战争结果的反思者;既主导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动,也试图以“王道乐土”的理念掩饰其扩张本质。他既是加害者,也是体制的牺牲者;既是侵略者,又怀有某种理想主义情怀。正是这种矛盾与张力,使他在昭和军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占据了一个不可忽视、也难以简单定性的特殊位置。
USS Missouri--二战正式结束的见证
纪念抗战,国歌作者的悲剧。。。
canhe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22:17:07
今天是九一八,不到菲儿家,我都忘了今天是九一八,不忘国耻日了。来听菲儿讲九一八事变的日本鬼子石原莞尔的故事了,菲儿很理性地剖析了石原莞尔既是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又是全面侵华的反对者,发人深省。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是计谋还是失算?十万兵难道真的打不过一万日军?后人很难评说。九一八,就记得一首很动听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东北籍士兵和流亡学生怀念沦陷的故乡思乡之歌。谢谢菲儿分享抗战历史人物知识,学习了。问好菲儿,菲儿写博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21:24:58
赞学霸菲儿的博学多识,学渣俺完全不知道石原莞尔,尽管他之后没有深入卷入战争,但正如侃侃说的,潘多拉魔盒被他打开了,也应该算战犯吧?连他自己都对没有成为战犯感觉不可思议。不过他倒是坦诚,不逃避,求起诉,这在历史上少见。
sce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20:08:06
有说法说这货其实陆大毕业是第一名的,但由于桀骜不驯被降成第二。实话实说,这货和三本五十六是倭国军政界中少有的头脑清醒有大局观的人,三本带队去偷袭之前就知道倭国药丸。石原反对扩大战争规模,主张专心经营满蒙,可能还是想和德国合作,东西夹击。但倭人运气还是差了点,要是找到了油,南下也就没那么迫切了。关东军三羽乌除了他,板垣和土肥圆都判了死刑,他却没事,可能和他后来反对战事扩大并走下坡路有关。其实当年土肥圆被定罪里面也包括绑架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没准他觉得自己在918中的作用被轻视了,所以没被起诉,非常不满。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8:38:40
40万打不过10万,打与不打也没什么区别,实力落后与迟误的判断误国误民。历史的教训!谢谢菲儿讲这个故事,跟你读历史。
疫苗与健康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8:24:47
记得读过东条英机的故事,那位还真是没有什么战略头脑唉!据称石原莞尔认为,东条英机唯一的本事就是站得比较直,适合守岗哨,当个上等兵。 因此有个绰号——“东条上等兵”。
阿留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7:04:18
年轻时对张学良不抵抗十分愤恨,现在回头看,如果把我们放到他当时的位置,从一个地方军阀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十有八九会做同样的选择,甚至还不如他。民族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
恩朵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7:03:02
无论怎样,最终是逆天的行为,所以他们没有成功
不存在如果这样,如果那样…
阿留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7:00:15
问候网友。我以前也对此很困惑,后来读了此事前后的历史,多了一些了解。少帅东北易帜后,曾经意气风发,要从俄国人手里收回中东铁路,当时老蒋也口头表示支持;结果待到出兵时是没给一兵一卒,而东北军对抗苏联遭到惨败。这时候张少帅终于对自己的队伍有了点数。两年后的918,他权衡利弊的结果是毫无胜算,不如保全实力以图再起。此举其实也合老蒋心意,而且曾有孙文与日本人的密约,以东北权益换取日本对他推翻满清的支持,盖因这块土地原本就不是汉人传统的领地。蒋知道跟日本一战或不可免,但能拖一天是一天,积贫积弱需要时间。。。可以说,后人不好武断地说他们卖国,只能说他们的选择,也包含着那个时代的无奈。。。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5:16:57
赞菲儿好文!以前对石原莞尔这个人不甚了解,谢谢菲儿的详细介绍!我至今都弄不明白,张学良为什么选择不抵抗?抵抗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这是军人的天职,好男儿就应该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张学良当时的借口是"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他难道不明白,退缩不抵抗只会招来更进一步的侵略。张学良作为将帅无疑是九一八事变的最大罪人。跟着菲儿回顾这段沉痛的历史,毋忘九一八。
恩朵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6:17:55
赶上了菲儿儿的第一轮的回复
回头再看内容
陶次瓦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5:40:23
好文!这才是丰满的历史人物传记,谢了!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5:16:57
赞菲儿好文!以前对石原莞尔这个人不甚了解,谢谢菲儿的详细介绍!我至今都弄不明白,张学良为什么选择不抵抗?抵抗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这是军人的天职,好男儿就应该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张学良当时的借口是"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他难道不明白,退缩不抵抗只会招来更进一步的侵略。张学良作为将帅无疑是九一八事变的最大罪人。跟着菲儿回顾这段沉痛的历史,毋忘九一八。
阿留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4:55:57
菲尔好文!其实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父亲,和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都是好友,所以他的名字里各用了两人一个字“征”“尔”,不知道如果他在活到现在,会不会惹出“辱华”的争议。 石原是个有头脑的军人,曾斥责东条为上等兵的智商;但是,也正是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最后完全失去控制,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哪。
伽子罗衿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3:32:38
和博主真有一份共鸣。因为九一八前两天还和朋友说起这个人物。他指挥一伙军头背着日本文官政府干出了九一八那一票后,便极力反对以后的以他为榜样学着干同样的勾当,为此还建立了个理论,大意是“军国图谋要有战略支撑点。”在这个意义上,他反对全面侵华,他认为侵华还没有这么个战略点,后来他就被边缘化了。但他的榜样力量无穷,后面的有样学样,军人们连文官政权都给推翻掉,军国主义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让日本挨了原子弹。以往没有系统地了解。博主系统地整理出来,点个赞!
加拿大姥姥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3:12:57
横批不伦不类,,藏尾好神美到佳
加拿大姥姥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3:08:15
菲儿菲儿文章好
驰骋天地美厨神
人见人爱菲花美
南瓜热榜抱到佳
侃-侃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2:58:43
细想之下,刚才对石原的评价草率了。“中庸之道、不为己甚”也许只是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才成立,石原幻想中的“适可而止”在他启动“九一八事变”那一刻起,就已经脱离了他自以为能够控制的轨道,相当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所有人随后都自觉不自觉地被一连串的后果推动者走向毁灭性的道路。
知乎上看到《1900年,克林德之死》,读来令人哭笑不得。蠢人、妄人们,甚至表面上看起来高学历、高智商的头面人物,都会自以为聪明地开启灾难事件连锁反应的开关而不自知。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了。"The only thing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learn nothing from history."
“
克林德男爵,全名Clemens August Freiherr von Ketteler,1853年11月22日生于德国明斯特,1900年6月20日死于北京。出身行伍,曾在普鲁士部队服役。1882年转行从事外交工作。1880年至1889年在广东和天津任德国领事馆翻译,后在华盛顿特区和墨西哥从事外交工作。1899年再次回到中国,任德国驻北京全权公使(Plenipotentiary)。1900年6月20日上午在去往总理衙门(清外交部)的路上被清军枪杀。
......
1900年6月20日上午8点多,克林德带着翻译柯达士,从东交民巷使馆区乘轿前往位于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在途经东单北侧西总布胡同西口时,被清军恩海枪杀。一位驻华大使被清朝正规军杀害,这无异于外交核弹。
......
关于克林德被杀的过程,有多种相互矛盾的说法,迷雾重重。因为现场目击证人极少,不同的描述之间无法相互印证。最权威性的证词是克林德的翻译柯达士。据柯达士说,在走到哈德门(崇文门)大街左侧巡捕房不远处,看到一些士兵走到公使的轿子前,一位满族士兵走上前去,拿枪瞄准公使的头部射击。另一位当事人是刺杀克林德的凶手恩海。据恩海交代,前一天即1900年6月19日下午他接到上级命令,在大街上遇到外国人可以射杀。所以,当他看到克林德乘坐轿子来到东单大街时,立即开枪射击。无论克林德是死于精心设计的谋杀还是对外国人的无差别射杀,一位外国公使被政府军杀害都是极其严重的外交事件。
......
对于使馆人员来说,克林德之死证明撤离北京等于自杀,绝不能离开使馆半步,原地等待救援是最明智的。所以,他们当日决定在使馆区修建堡垒并组织自卫。6月20日下午4点时限一过,清军开始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从这一天开始一直到八国联军8月14日占领北京并解围使馆区,十一国使馆人员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孤军战斗50多天。因此,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直接目的是解救东交民巷十一国使馆人员。很可惜,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对此闭口不谈。
18000名联军占领北京,慈禧携光绪乔装成老百姓逃到西安。1900年8月20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罪己诏。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签署《辛丑条约》,其中第一款第一条规定清政府派遣以亲王为首的使团前往柏林为克林德之死致歉,第二条规定在克林德被刺处立纪念碑,皇帝亲自撰文表示哀悼。
......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6496884
water_color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2:15:08
上了一场有趣的历史课了。 如果日本真听从了石原莞尔的建议,二战的历程很有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x潇潇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2:06:55
感谢菲儿知性大作,珍贵照片。
我想起一个上海出版社朋友的“反动话”:如果当年不抗日,现在国人是不是也成文明人了?
领土是属于国王的,生活是属于百姓的。谁是皇帝不重要(*^_^*)
xyz66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1:54:22
同赞菲儿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系列大作!这些雄文用坚实客观的事实帮助人们厘清历史脉络,让真相渐渐浮出被搅浑的水面。
人们一唱道“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就激情澎湃,怒不可遏,可是到现在这段历史还是一笔糊涂账,令人困惑,令人遗憾。。。
从这篇博文里,才看到石原莞尔在1937前关于“持久战“的论述:
“他(石原)在中日全面开战前就预言:“如果进入战争状态就一定是长期持久战,幻想惩罚中国,数月间蒋政权就会崩溃,所以只需要短期决战是极大的错误。……中国有自古以来的高度文明,而物质生活又极为原始,各个地方有高度的自给自足的可能,这些都成为打持久战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果开战,有可能逼迫中国进行决战,但是会不会变成持久战则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意图。”
According to Google, 军事战略家蒋百里在全面抗战开始后(1937-38)也提出类似“持久战“策略,然后就是那篇更著名的《论持久战》。。。
人说“真理越辩越明“,可悲的是那个试图用和平理性辩论去唤醒人们的勇士,却被卑劣地“一枪消音“。是谁那么惧怕真相暴露,是谁从假相中获得利益?
值得深思。。。
侃-侃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1:53:21
阴差阳错,东北才光复到中华民国手里。假如被日本巩固了殖民统治,东北人今天都说日本话,奉日本天皇为正统,欢天喜地歌唱「和满一家亲上亲」。关内可能还是中华民国,东亚老大、老二分属日中两国。有“中美共同防卫条约”,而不会有在横须贺美国海军基地。假如被苏俄人占领了东北,东三省人或者如海参威华人一样被绝了根,或者如鞑靼人被集体迁移到西伯利亚,建设伟大的苏维埃联邦去了。
追根溯源,是宣统的祖上慧眼识人,启用”卖国贼”李鸿章引入日本人在东北与俄毛熊狼虎相争,留下了二战和太平洋战争中的这枚官子,又靠新兴的民主美国摈弃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旧观念、旧秩序,才有后来的中国东北。否则,再能嚷嚷“自古以来”,也没有个鬼用。
要说起来,石原此人倒是深得“不为己甚”的“中庸之道”,只是这种理智的声音在狂热的暴民和暴政面前,往往只能屈居下风,无论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诚信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1:29:25
Great article!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0:59:58
对这段历史和石原莞尔这个人了解得不多,谢谢菲儿介绍。由此看来,抛弃立场的话,石原莞尔还真是个人才。不理解张学良的不抵抗,如果他那时候打败石原莞尔,历史会不一样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赞菲儿的深度好文!
regions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0:10:20
虽然石原莞尔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日本扩张并发动战争,但他在许多场合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悲观。石原对于战争的长远影响有清晰的预见,他认识到战争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且付出的代价常常超过预期。他自己也认为,战争最终会把日本推向灾难,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又认为无法回避这场战争。石原的悲观主义使他显得更加冷静而深思熟虑。
娜佳85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10:03:40
谢谢菲儿的抗战系列,学到很多知识呢。菲儿有心了。
看石原莞尔的长相,倒还有些文人气质,名字发音和韩国泡菜Kimchi太像了,哈哈!
读到这段:“77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石原莞尔以日军陆军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的名义,对日本的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发布命令:“为防止事件的扩大,应避免进一步使用兵力。” 他极力反对对华全面作战,主张速战速和,而受到日本高级官员的排挤。”可能这和他战后没有被起诉上军事法庭也有关吧。
但天网恢恢,4年后他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死去,终也没逃过战争罪的制裁。
寒墨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9:41:34
菲儿天地的文章有理有据,讲得清清楚楚。日本战败美国有包容忽视的功劳。对于石原莞尔这个人的确了解不多。跟着菲儿天地长知识。
yuntai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53:10
今天是九一八,又读到菲儿新一篇应时纪念好文!了解这个人物,对理解抗战历史起源及其与前面抗战的关系很有帮助,谢谢介绍!以前一直讲抗日战争是八年抗战,到了“新时代”的2017年才改称“十四年抗战”,从1931算起。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50:31
毋忘918
1931年9月18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2022年9月18日疫情封城贵州大巴翻车,事故造成27人身亡,20人受伤。涉事大巴为政府强制转运贵阳市涉疫人员隔离的车辆。
音来小提琴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48:17
沉痛的战争史,菲儿如果没写出来,有很多细节我一点都搞不清。只知道当年如果不是米国的两颗原子弹,抗日战争还不知要达到哪年才结束呢。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31:44
菲儿好文。石原莞尔这脑子真清醒,无论是在1931年还是1937年。从工业产值、人均基础设施水平来看,1930–40年代的满洲是当时亚洲最现代化、最富裕的区域之一,在东亚大陆范围内首屈一指。中国应该庆幸他被冷处理了。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29:15
读历史,真的是要不同角度,不同来源,不同时期一遍遍地读,也许才能看出一点点真相。张学良的不抵抗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恐怕也是个迷。谢谢菲儿的讲解。纪念918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尤其是历史和当下的对比,有时候甚至是讽刺。
海边红树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28:37
谢谢菲儿介绍,跟着学习历史了。平安是福。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26:57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跟水星兄挤挤:)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16:48
先坐上板凳再读。
晓青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12:53
跟着菲儿长知识了!
GoneWithWind2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10:21
哇,如果这个人成事了,估计东北就真成了日本领土啦!
晓青 发表评论于
2025-09-18 08:09:33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