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在大千谈稳定币是在5月份,那时候大千或投坦几乎还没有人提及稳定币,所以当时的认知也是比较粗浅的
https://bbs.wenxuecity.com/finance/6647285.html
现在回过头来review其中的主要观点,发现有一个关键点miss了:稳定币要火,但稳定币本身永远是1:1兑美元,所以对“稳定币要火”这个概念怎么样去realize它,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比特币要火”。
这个结论本身turn out也是对的,然而,跟稳定币繁荣相关更紧密的是以太币,而非比特币。下面这个图,是2025 年稳定币结算网络的占比图,可以看到 ETH 及其二层网络占了绝对主导地位,BTC(Omni 协议)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
?
稳定币支付结算跟 ETH 的关系,比跟 BTC 要紧密得多,原因很直接:
1。发行与流通网络的差异
绝大多数稳定币(USDC、USDT、DAI、PYUSD 等)都发行在 以太坊网络(ERC-20 标准)或其二层网络(Arbitrum、Optimism、Base 等)。
虽然 USDT 早期有 Omni 协议 版本运行在比特币网络上,但现在占比极小,大部分流动性都已经转移到以太坊和 Tron 上。
BTC 网络本身 设计上不适合运行智能合约,所以稳定币很难原生部署在比特币主链上。
?
2。结算方式的差异
稳定币结算 = Token 转账,需要一个能直接管理代币账户的网络——以太坊及其兼容链正好天然支持 ERC-20 代币。
ETH 网络上的结算可以做到:
一笔交易同时完成支付、分账、税务处理等(智能合约支持)。
大规模批量结算(批量交易打包上链)。
BTC 网络 主要做 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转账,不方便管理和调用 ERC-20 类代币。
3. 现实支付公司的选择
Visa、Mastercard、PayPal、Stripe 这些大公司做稳定币试点时,清一色用的是 以太坊 USDC 或其二层网络版本。
MoonPay、BitPay、Coinbase Commerce 等加密支付网关的稳定币通道,也基本是基于 ETH 网络和兼容链(Polygon、Arbitrum 等)。
Tron 网络虽然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稳定币支付中占很大份额,但它的账户结构和智能合约语言也直接借鉴了以太坊的模型。
4. 为什么 ETH 更像稳定币的“母港”
稳定币的“结算中心”是以太坊,BTC 在这方面几乎只是旁观者。
即使是在 跨链稳定币(比如 USDC on Solana)中,储备证明、合约逻辑、审计体系往往也首先在以太坊上实现,然后再移植。
结论: 稳定币支付的结算 高度依赖 ETH 网络(或兼容链),跟 BTC 的直接联系几乎可以忽略。BTC 在稳定币支付里更多只是一个“兑换资产”,不是结算基础设施。
以太币从5月以来到现在几乎翻倍了,可惜之前没有这个knowledge,资金都压在了比特币上了。所幸的是,我从稳定币usdc的发行公司crcl上面,也赚了翻倍还不止的利润,抵了,哈哈哈。
?
既然以太币跟稳定币联系如此紧密,那么如果看好稳定币,就应该关注以太币。短期可能回调也可能不回调,波动大是难免的,比较好的建仓方法是每天收盘时买一点点etha,买上一年你的成本就是200平均线。
以上为个人观点,有可能错,币圈高风险,ymyd
再谈稳定币,比特币和以太币
轻携秋水揽星河 (2025-08-13 05:49:31) 评论 (0)我最早在大千谈稳定币是在5月份,那时候大千或投坦几乎还没有人提及稳定币,所以当时的认知也是比较粗浅的
https://bbs.wenxuecity.com/finance/6647285.html
现在回过头来review其中的主要观点,发现有一个关键点miss了:稳定币要火,但稳定币本身永远是1:1兑美元,所以对“稳定币要火”这个概念怎么样去realize它,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比特币要火”。
这个结论本身turn out也是对的,然而,跟稳定币繁荣相关更紧密的是以太币,而非比特币。下面这个图,是2025 年稳定币结算网络的占比图,可以看到 ETH 及其二层网络占了绝对主导地位,BTC(Omni 协议)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
?
稳定币支付结算跟 ETH 的关系,比跟 BTC 要紧密得多,原因很直接:
1。发行与流通网络的差异
绝大多数稳定币(USDC、USDT、DAI、PYUSD 等)都发行在 以太坊网络(ERC-20 标准)或其二层网络(Arbitrum、Optimism、Base 等)。
虽然 USDT 早期有 Omni 协议 版本运行在比特币网络上,但现在占比极小,大部分流动性都已经转移到以太坊和 Tron 上。
BTC 网络本身 设计上不适合运行智能合约,所以稳定币很难原生部署在比特币主链上。
?
2。结算方式的差异
稳定币结算 = Token 转账,需要一个能直接管理代币账户的网络——以太坊及其兼容链正好天然支持 ERC-20 代币。
ETH 网络上的结算可以做到:
一笔交易同时完成支付、分账、税务处理等(智能合约支持)。
大规模批量结算(批量交易打包上链)。
BTC 网络 主要做 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转账,不方便管理和调用 ERC-20 类代币。
3. 现实支付公司的选择
Visa、Mastercard、PayPal、Stripe 这些大公司做稳定币试点时,清一色用的是 以太坊 USDC 或其二层网络版本。
MoonPay、BitPay、Coinbase Commerce 等加密支付网关的稳定币通道,也基本是基于 ETH 网络和兼容链(Polygon、Arbitrum 等)。
Tron 网络虽然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稳定币支付中占很大份额,但它的账户结构和智能合约语言也直接借鉴了以太坊的模型。
4. 为什么 ETH 更像稳定币的“母港”
稳定币的“结算中心”是以太坊,BTC 在这方面几乎只是旁观者。
即使是在 跨链稳定币(比如 USDC on Solana)中,储备证明、合约逻辑、审计体系往往也首先在以太坊上实现,然后再移植。
结论: 稳定币支付的结算 高度依赖 ETH 网络(或兼容链),跟 BTC 的直接联系几乎可以忽略。BTC 在稳定币支付里更多只是一个“兑换资产”,不是结算基础设施。
以太币从5月以来到现在几乎翻倍了,可惜之前没有这个knowledge,资金都压在了比特币上了。所幸的是,我从稳定币usdc的发行公司crcl上面,也赚了翻倍还不止的利润,抵了,哈哈哈。
?
既然以太币跟稳定币联系如此紧密,那么如果看好稳定币,就应该关注以太币。短期可能回调也可能不回调,波动大是难免的,比较好的建仓方法是每天收盘时买一点点etha,买上一年你的成本就是200平均线。
以上为个人观点,有可能错,币圈高风险,ym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