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云月

江天云月 名博

哪个是中国最好的王朝?

江天云月 (2025-08-13 08:17:52) 评论 (4)

我选宋朝。

当然,这是站在平民史观才会说的话。如果站在英雄史观(其实就是权力史观), 论管理之密不透风、论”教化”之沦肌浃髓、论组织与武力之强悍, “最好”的王朝当然是今朝!这里的“最好”两字之所以要打上引号, 是因为那是赵家人才应该有的感觉, 若只能服服帖帖恭敬如也的平民百姓也真心有这样的感觉, 则未免有点过于自作多情。

 英雄史观的眼中, 宋朝确实不够激荡人心——宋朝没有秦皇汉武的金戈铁马,不见唐太宗开疆拓土的气势恢宏,也没有明清那种“万邦来朝”的声势,除了开国那几仗打得还提的上台面, 以后几乎所有著名的战事都打得窝窝囊囊,所以迥然非英雄称豪之国, 以至于宋朝一直被这些人冠以“鼻涕宋”之名。

然而,这却也正是我说宋朝最好的所在, 正因为它少了刀光血影、帝王霸业,宋朝就多了一份其他所谓伟大王朝所不多见的世俗轻松,在那里平民百姓可以享受辛劳后的片刻喘息和温馨。

宋之为宋,在于它开国之初便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奇政。太祖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不但防了将门跋扈,也让文官不必担心一言不合就人头落地。这与之前之后见于几乎所有王朝对于杰出精英和功臣的杀戮相比,  确实是异类的宽仁。

更重要的是,宋朝给了农民财产权,允许他们自由迁徙,这在中国历代史上,都是罕见的突破。宋朝的百姓不再是庄园上被束缚的牛马,而是耕者有其田,流民可以择水草而居,于是粮食产量在短短一两个世纪间翻了一番。北宋的开封,人口是同时期伦敦的六十余倍,坊巷棋布,夜市通明, 白居易有诗叹曰:“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哈哈, 我把白居易穿越到了宋朝,因为他的这句诗用在宋朝的开封确实更够意思。

运河纵横,使南米北运如流水般畅通;海外商舶,乘着季风从泉州驶向波斯湾、东非沿岸。宋人工匠甚至在炉膛里用煤炼铁,产量居世界之冠。活字印刷之廉,使得“纸贵洛阳”的成语反倒变了味——哲人欧阳修还抱怨说,书太容易得,怕学子偷懒不肯背诵。到十二世纪,宋朝的经济已是当时全球最繁盛的体系;它的船队,足以探海万里;它的匠心修补,若非蒙古铁骑南下,也许会早几百年引爆一场工业革命。

悲哉!可惜盛世终究敌不过家天下权力至上文化的痼疾,宋朝也终难逃脱腐虫蛀空、一朝衰败之命运。有明以来,中国更是理学横行, 中国文化博大活泼的基因再受阉割, 而中国政治也更转向严酷的民族主义与中央集权。明初迁徙受限,工商遭抑,海禁如铁——越洋造船者处死,(不要吹郑和下西洋,那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政治秀。) 理学禁锢乃至于服饰发式略不合制,则众皆唾之、公法以惩;(类似于前两年的苏州和服事件) 这种反动,不只是形式的倒退,更是文化和经济活力的窒息。史家有言,自北宋熙宁之盛至明中叶,百姓收入几乎腰斩,中国也从世界经济的灯塔坠入漫长的昏暗。

细看中国几千年史,几乎所有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汉初的文景之治,还是唐初的贞观开元,抑或明初洪武之后的永乐盛世——无一不是在政治稍宽、经济稍松的时段里出现。可惜这样的松弛,常常只是暗夜的流星,稍纵即逝。

视频:解析周恩来的不归之路(4)---清算旧帐新债, 毛对周再出重手//短暂的周恩来时代//周恩来说得最特别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