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2025回国 纪念抗战,两个人的悲剧。。。(图)
2025回国 纪念抗战,两个人的悲剧。。。(图)
2025-08-14 08:38:17
八十年前的 1945 年 7–8 月,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与抗日战争和世界格局变化密切相关:
7月26日 — 波茨坦公告 发布:美、英、中共同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遭“迅速而彻底的毁灭”。
8月6日 — 广岛遭原子弹轰炸(“Little Boy”),人类首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
8月9日 — 长崎原子弹轰炸(“Fat Man”),造成巨大平民伤亡;同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
8月15日 — 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 — V-J Day(对日胜利日),标志着二战亚洲战场的结束。
我原来看过一部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制作的宣传片《我们为何而战:中国之战》(Why We Fight: The Battle of China ),作为战争时期的官方影片,虽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但影片对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表达了美国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呼吁美国人民团结一致,支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
而电影的片头和片尾曲,正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旋律——那首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义勇军进行曲》。百万庄大侠让人热血沸腾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的纪念文中也提到了它。这首歌最初诞生于1935年抗日题材电影《风云儿女》,作为其主题曲传唱开来。
VIDEO
今年春天回国,我们在上海杨浦区办事,偶然经过长阳路与大连路交汇处,意外发现一片宽阔的公共绿地。这片占地2.7万平方米的地方,竟是“国歌纪念广场”——一个并不为大众熟知的历史地标。王人美、谈瑛、顾梦鹤领衔主演的《风云儿女》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从这里传遍中华大地,成为民族觉醒的号角。
在纪念广场北侧的下沉式广场内,坐落着国歌展示馆。与大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类似,这里除偶有团体参观外,几乎没有散客。展馆不需预约,免费开放,甚至连常见的身份证查验程序也省去。
广场与纪念馆本身显然是上海市及杨浦区政府的大手笔之作,投资之巨可见一斑,俨然又是一个“不计成本”的政绩工程。
在那里我们重新回顾了这首歌曲的诞生与流传。徜徉在陈列室中,仿佛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撇开它作为政治象征的身份,这首歌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集体记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图腾与文化印记。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敬意与感慨。
提到《义勇军进行曲》,自然绕不开它的两位主要创作者:田汉与聂耳。尽管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人生结局却鲜有人深究,实在令人唏嘘。
田汉,生于1898年,湖南长沙县一个农民家中。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南国社拍摄电影、南国艺术学院,从事戏剧和电影创作。在1932年成为上海文艺界的中共地下党员。
聂耳,生于1912年,云南玉溪人。他自幼爱好音乐,演奏多种乐器。1931年,到上海入明月歌舞团,后任首席小提琴手,并从事音乐创作。1933年,经田汉介绍秘密加入中共。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可追溯至“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众的抗日呼声愈发高涨。具有左翼背景的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二部影片《风云儿女》,由田汉担任剧本和主题曲歌词的创作。 彼时,国民政府对戏剧和电影的审查制度相对宽松,官方干预不多,与今日中宣部对影视作品的严格审查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就在田汉写完歌词后不久,由于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被民国政府侦破,他随即被捕。聂耳尚未来得及为歌词谱曲,便离沪赴日。1935年4月下旬,这首歌曲在东京完成定稿,聂耳将乐谱寄回电通影片公司。
聂耳最初为这首歌曲取名《进行曲》,而电通影片公司的投资人之一、民国将军朱庆澜则将其更名为《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5月初,电通公司首次将该曲灌制成唱片并对外发行,自此传唱全国,激励无数民众的抗战意志。
VIDEO
1935年5月,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隆重上映。影片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便借助广播、电台和唱片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抗战时期最为广泛传唱的激昂战歌。在国民政府军中,这首歌亦广为流行,曾被誉为国军第五军200师的军歌。
令人唏嘘的是,作曲者聂耳终其一生却从未亲眼见到《义勇军进行曲》被演奏或传唱的盛况。1935年7月17日,他出国不足半年,便在日本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他短暂生命中最后的作品。 更令人扼腕的是,这位以音乐为利剑、激励同胞奋起抗日的青年,最终竟客死在侵略国的国土之上,命运的讽刺令人深思,也让人倍添哀痛。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政协筹备会发出征集新国歌的启事。马叙伦提议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获得与会代表一致通过。这一决定,不仅凸显了该曲广泛的民族认同感,也体现出中共将其纳入“抗日中流砥柱”叙事体系的政治考量。
作为词作者的田汉,来京后曾出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要职,仕途似乎春风得意、前途无量。
然而,命运却向他亮出了残酷的另一面。1966年“文革”爆发,田汉被打成“叛徒”、“反党分子”,在群众大会上遭受批斗与毒打,后被关押于秦城监狱。1968年田汉因糖尿病、尿毒症及冠心病得不到治疗,含冤去世,孤独长眠,无亲属相伴,其子甚至不敢认领骨灰。他的一生,最终满是沉痛与悲剧。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义勇军进行曲》在外交场合只能奏曲而不得唱词,成为世界国歌史上的一大“奇迹”。直到1982年12月,田汉获得平反,全国人大才正式确认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本质上,《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激励全民抗战的歌曲。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对二战的贡献被系统性低估。然而,无论从战略意义、资源投入,还是持久抗战的角度看,中国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支柱。
尽管当时中国国力孱弱,军力远逊于已迈入机械化时代的日本,但中华民国政府和全国民众始终坚守抗战立场,忍辱负重,誓不妥协。凭借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民族长城,使日本深陷战争泥沼,并最终保障中国以战胜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但小时候 我们 学历史时,教科书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角色评价普遍是贬低乃至否定的。书中称蒋介石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抗战态度消极,军队腐败无能,战斗力薄弱,往往不战而溃;甚至指责他暗中投敌卖国,借抗战之名中饱私囊,袖手旁观,直到胜利在望才“下山摘桃子”,其根本目的只是保存实力,为战后内战做准备。这种叙述,更多地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而非基于客观、全面的历史事实与理性分析。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虽有战果,但整体战力及战区影响有限。然而《中国共产党简史》仍宣称“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却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巨大投入与牺牲轻描淡写,甚至扭曲史实,试图抹除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言,中共“善于宣传,使美国对他们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产生了名不副实的印象。中共确有贡献,但国军的作用胜过他们一百倍。”
《义勇军进行曲》以及其他抗战歌曲极大鼓舞了民族精神,唤醒了民族自信,坚定了全民抗战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疑是二战期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作品之一,其历史地位,注定铭刻于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另外,大家听过这首庆祝中国抗战胜利的歌曲《恭喜恭喜》吗? 也很有纪念意义。
VIDEO
最近看见文学城不少朋友都在撰文纪念抗战胜利。 八十年前,战火停息,硝烟散尽,和平的曙光再次照亮大地。这不仅是对战争的告别,更是正义、良知、团结与人性携手赢得的胜利。那一刻的荣光,已深深镌刻在人类文明的长卷中。值此二战胜利八十周年,让我们肃然回望,铭记先烈的牺牲与奉献,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人间。
晓青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2:49:07
希望世界和平!不论怎样战争受害的都是百姓。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2:46:31
刚读完菲儿亲的上一篇,这里已经起高楼了,坐楼梯上先,一会来读
音来小提琴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2:32:50
菲儿知识渊博,文笔精彩。在菲儿这里总是能大大地涨知识。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2:32:02
赞菲儿洋洋洒洒大文。田汉倒霉还因为被鲁迅骂“四条汉子”之一。当年有一部电影《聂耳》,赵丹主演,其中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一段,赵丹极尽其表演才能。
忧国忧民一屁民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36:36
”然而《中国共产党简史》仍宣称“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却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巨大投入与牺牲轻描淡写,甚至扭曲史实,试图抹除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言,中共“善于宣传,使美国对他们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产生了名不副实的印象。中共确有贡献,但国军的作用胜过他们一百倍。”
+1000!
全球战略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29:28
菲尔侬好!图,文,影并茂,谢谢历史科普!国歌竟然源自老家,以前根本不知,还以为来自东北,惭愧!台湾的史书精准总结了龚君在抗战中的表现:游而不击。
鸽哨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18:31
衷心感謝菲兒老師好文,學習了!
goingplace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14:32
我们被小时候的历史教科书洗脑了,可悲!
侃-侃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13:53
因为下令进行平型关战斗而付出牺牲的林副总在提高政治觉悟后终于总结出“笔杆子、枪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这两杆子。”
凭借谎言和暴力成功的路径依赖是不容易去除的,可以预见几周后依旧是一场比谁脸皮厚、晒谁拳头大的鸡血表演。
joycewu12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12:59
重温历史,谢谢分享!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11:15
江油事件中抗议者们夜间与手持防暴盾牌的警察对峙时唱着国歌,国歌很快也不能唱了。
海边红树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1:03:16
菲儿好文,谢谢详细介绍《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过程。每次来读文都会有收获,菲儿不但厨艺甚佳,而且历史知识等方面也很丰富。特别心痛那些为国无私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人,有些死在了战场上,最不公平的是,是那些带着“莫须有”罪名,含冤死去。。。欣赏了,平安是福。
Tina_芬兰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0:54:49
同意菲儿的观点,中共确有贡献,但作用有限,国军才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历史不容篡改。
田汉与林维中育有一女田玛丽(又名田野),田野嫁给了演员张辉,在老版电影“家”中扮演三少爷觉慧的就是张辉,他和王丹凤扮演的鸣凤在影片中是一对壁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版电影的阵容堪称豪华,魏鹤龄、孙道临、黄宗英、王丹凤、张瑞芳个个光彩照人,后来者再演不出那种韵味了。
杭州阿立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0:41:48
令人唏嘘。谢菲儿介绍!
若敏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0:33:51
谢谢菲儿好文分享!还原历史
GoneWithWind2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0:05:04
这个叫展示馆,怪不得没查到,也没去过呢。服了搞历史的搞政治的人,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50:57
“直到1982年12月,田汉获得平反,全国人大才正式确认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真是没想到呢。田汉在文革中的遭遇让人唏嘘啊。菲儿文字理性求实,却也凝重有力,赞!
yuntai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48:51
点赞菲儿应时纪念好文!明天就是抗战胜利纪念日。菲儿讲到了《我们为何而战》我最近在微信看到过,是个系列片,从中国古代文明一直讲到抗战全过程以及美国如何帮助中国抗战,非常详细,也很客观,头尾贯穿《义勇军进行曲》。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42:05
菲儿好文!义勇军进行曲的整个歌曲作词作曲来龙去脉,今天我才算是彻底搞清楚了,谢谢菲儿。我小学上音乐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聂耳是游泳淹死的,但是不知道他还从来没有听过自己亲自谱写的这首歌曲,太遗憾了。1978年华国锋当政的时候,这首歌的歌词曾经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但是唱起来很不激昂,最后不得已又改回去了。
“小时候我们学历史时,教科书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角色评价普遍是贬低乃至否定的。书中称蒋介石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抗战态度消极,军队腐败无能,战斗力薄弱,往往不战而溃;甚至指责他暗中投敌卖国,借抗战之名中饱私囊,袖手旁观,直到胜利在望才“下山摘桃子”,其根本目的只是保存实力,为战后内战做准备。这种叙述,更多地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而非基于客观、全面的历史事实与理性分析。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虽有战果,但整体战力及战区影响有限。然而《中国共产党简史》仍宣称“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却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巨大投入与牺牲轻描淡写,甚至扭曲史实,试图抹除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言,中共“善于宣传,使美国对他们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产生了名不副实的印象。中共确有贡献,但国军的作用胜过他们一百倍。” 菲儿这段话说的实在是太好了,太精辟了。事实上,这个宣传与实际完全是相反的。老毛对林彪打平型关战役,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非常不满意,严厉斥责,说不符合721方针,即“七分发展进步势力,二分对付顽固派,一分抗日”。随即派遣潘汉年去南京通过李士群的引荐会见汪精卫,与日本军队达成协议,互不攻击。共军停止骚扰铁路线,日本人也随即停止了报复百团大战之后对华北地区农村进行的三光政策,撤出部队进攻南方国军。从1942年到1945年,共军与日军之间几乎没有接触,忙着在延安整风,延安没有也没有遭到日本飞机轰炸。此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完成了从保存实力到快速扩张的转变,兵力几乎翻倍,根据地人口和面积都达到抗战中的顶峰。建国后为了灭口,1955年老毛把潘汉年关了起来一直到1977年去世。谁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一目了然。
幑宁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38:41
菲儿厉害,大帖连连。原来《风云儿女》是在“国歌纪念广场”拍摄的,以后有机会去看看。聂耳在日本不幸溺水身亡,现在日本还有纪念他的一个地方(公园?)。谢谢菲儿好文分享!
冯墟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33:23
当代还是要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
寒墨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16:16
菲儿天地最近笔耕不辍,发表的文章涉及方方面面,足见你的知识面非常的宽。读你的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收获。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13:35
读了一半忘了坐沙发,赶紧先来坐板凳。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9:06:11
”然而《中国共产党简史》仍宣称“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却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巨大投入与牺牲轻描淡写,甚至扭曲史实,试图抹除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言,中共“善于宣传,使美国对他们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产生了名不副实的印象。中共确有贡献,但国军的作用胜过他们一百倍。”
十分中肯!
地中海阿明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08:53:46
菲儿老师就是‘一代才女’啊!不当影视制片人真是太可惜了。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