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正是“From far and wide, O Canada”这句加拿大国歌歌词的真实写照。不同的语言、文化和背景在这里汇聚,和睦相处。
第一张照片:来自意大利奶奶的爱的传递

这位意大利奶奶,在我刚搬来小区她就送我小孙儿一包糖说是鬼节当晚她不在家,特意提前送给我们小宝贝,让我觉得特别温暖。我又看见她隔三岔五送给劳累的垃圾工人好吃的食品,她这么有爱心,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意大利奶奶是20世纪60年代从意大利移民加拿大,一直在医院工作直到退休。如今,她不但在家里是四代同堂的慈祥奶奶,而且也是我们小区善良,慈祥,可爱的奶奶。
今年大冬天的时候,她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车库,只为等我接小孙儿放学回来送给我们一盒巧克力。她说她要出门旅行,赶不上中国春节,为此提前祝我们春节快乐。她旅游回来那天刚好碰上我们,她说,前一天是她先生88岁生日。我一听88岁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就当作是给我自己的胞兄那样的高兴心情,送给她一套精美的景德镇瓷器,上面有活灵活现的大肚弥勒佛和百子彩绘图腾作为贺礼。她和她先生非常高兴,我们也尽享其中之乐。
有她在,我们小区总是暖洋洋的充满爱。
第二张照片:语言有碍不碍族裔和谐。

这是我的法裔邻居,起初我不太敢和他说话,有些敬而远之,就连他骨折住院在家休养我也不敢问津。后来中秋节我把在文学城博客学习萨姐做的酥皮月饼送给他品尝,他回送我他家自己种的有机红艳艳小番茄。族裔和谐帷幕打开了。其实,这样说也不全面,因为我家娃儿一直和他有说有笑话家常,他还主动提出要帮助我们几户邻居打掉房子上的蜂窝,我们自己可是不敢。可见他是多么热心肠,热情友善。原来族裔和谐共处之奥妙,就是没有奥妙,只有人心,多一句冷暖这么简单。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
国庆节当天他告诉我,他要去露营两个星期,回来后邀请我家小宝贝去他家泳池游泳。好,我在心里期待,他之前说过他的女儿喜欢吃我做的咱们华人特色的馅饼,到时候我也尽我的一份心意感谢他。这才不违咱们华人的礼尚往来处世之道。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其实就差一句话、一点头,一招手,一个微笑,一点儿心意。可别小看这个一点点,爱的温暖大无限。语言有碍远远比不过善意的力量。善心善意出发,小区邻里一家。
第三张照片:乐呵呵的袁大哥和袁大嫂

袁大哥是我搬来小区最早认识的讲国语的邻居。从我第一眼看见他到现在,他都笑容满面,始终是乐呵呵”。三年多了,他的笑容从未改变。一问才知道袁大哥夫妇已经当姥姥姥爷将近三十年,自打退休来到加拿大就是家庭后勤部长买菜做饭带孩子,都是他和太太总负责。用袁大哥话说,全是我们管,不管怎么办,孩子们都忙事业,顾不上家里,就得我们管起来。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大有苦尽甘来之意,两手空空一摆,笑容满面还是不变的笑容满面。我问袁大哥,您就没有不高兴吗?包括您在上班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时候,袁大哥说上班的时候难免有不高兴的,想开了什么都高兴,开朗豁达,至理名言。我很可惜我的国内朋友,年龄小袁大哥十几二十岁就不幸辞世,听说其中一位是退休后无所事事,心态消极,抽烟喝酒打牌。我听说了这件事正琢磨着自己能为他做点什么的时候,再来的消息竟然是病逝了。所以,我看到袁大哥夫妇这么好,就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国庆节那天,我看见了袁大哥和太太从湖边散步回来,他说这是他们每天的习惯,早晚都去一次,还振振有词,这样优美的环境,自然要好好享受。他与太太形影不离,看见袁大哥就看见袁大哥太太,这是必须的。他们年龄加在一起应该有一百六十多岁,夫妻恩爱少说也有五十多年如初恋,由衷之言祝福他们永远和美幸福健康长寿。
袁大哥还有一个特点越来越热爱生活,越来越热爱学习新东西,他除了喜欢唱歌下象棋以外又玩儿起电脑学习新知识,拍照片修版。哈,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生活简单却充实。他的快乐不仅感染了我,也温暖小区。他用微笑诠释生命秘诀,也让我明白,最美的风景其实就是自然人本身。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