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公式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形式。
离散型的一般用于像赌马、扔骰子等非连续性的博弈。
而投资是连续过程,不是离散事件,一般用连续型的凯利公式。
连续型的凯利公式的简化形式是:

其中
- f - 应该投资的比例
- r - 无风险回报率
- μ - 期望年回报
- 回报率方差,也就是volatility的平方
套入公式就是:(0.1-0.04)/(0.18^2) = 1.85=185%
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按照上面的参数,根据凯利公式的话,不仅应该全仓,还应该再借85%投入。
量化交易之父索普在1992年写的论文中得出的结果是117%,当然了,凯利系数是个动态系数,索普当时用的回报率假设肯定跟我用的不一样:
The Kelly criterion and the Stock Market
很多人觉得直接用凯利公式风险太大,像很多基金用的时候一般会打个折扣,比如用凯利系数的一半,185%的一半就成了92.5%了。
另外,就像大家说的一样,一个股票,该买多少股,与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关。
一般专业投资的,对每一项投资,会设定一个最大的可容许损失,比如很多用2%,就是说一次投资的最大容许损失不应该超过总资产的2%。
假定总资产是1万,2%就是200。该买多少股取决于每一股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多少。比如一个股票,它的价位是100,止损位设在95,就是说每股的可能损失是5元,那可以持股的最大数是:200/5=40股, 总额: 40*100=4000元。
很多人不喜欢固定价位的止损位,而选择用动态止损位,比如可以用ATR(Average true range)做为止损位,道理也一样。同样上面的例子, 如果ATR是4,选择用2倍的ATR做止损位,那总股数: 200/(2*4)=25股。
建宁 202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