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型机供应链都是国际化的;查了查 C919 和 737 Max 8 主要部件的供应商;注意播音有悠久的历史;

认人待物,不断学习,提高商业和经济方敏锐的洞察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C919大型客机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其供应链采用了“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整合了国内外优质资源。以下是C919主要部件的供应商及相关信息,按部件分类整理:


1. 机体结构?1912

  • 机头:中航工业成飞(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 前机身与中后机身:洪都航空(占机体价值约25%)。

  • 中机身、机翼、舱门:中航西飞(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 后机身、垂尾:中航沈飞(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 机翼整体油箱:中航工业昌飞(昌河飞机工业集团)。

  • 尾翼: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企业。

国产化特点

机体制造是国产化率最高的环节,主要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企业承担,国内供应商占比超过90%。


2. 动力装置?1312

  • 发动机:当前采用LEAP-1C发动机,由美国GE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国际公司提供。

  • 国产替代:中国航发集团正在研制CJ-1000A发动机,预计2025年后逐步替换进口发动机。


3. 机载系统?139

  • 航电系统

    • 主供应商: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Rockwell Collins)与GE航空。

    • 国内参与:中航工业旗下中航电子、中航光电等企业承担部分子系统。

  • 飞行控制系统: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

  • 液压系统: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与中航机电合作。

  • 辅助动力装置(APU):霍尼韦尔。

  • 起落架系统:德国利勃海尔。

  • 刹车系统:美国霍尼韦尔。

  • 客舱娱乐系统:法国泰雷兹(Thales)。

国产化进展

机载系统目前以国际供应商为主,但国内企业如中航机载(整合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正通过合资或自主研发提升参与度。


4. 关键材料?1312

  • 铝合金:美国Arconic(机身主材)与国内南山铝业、中国铝业合作。

  • 钛合金:宝钛股份、西部超导(国产占比提升)。

  • 复合材料:中航高科、中复神鹰(碳纤维)、光威复材(树脂基复合材料)。

  • 高强度钢:抚顺特钢、宝钢股份。

材料国产化率

C919新材料应用比例达11.5%(高于波音737),国内企业在钛合金、复合材料领域逐步替代进口。


5. 其他关键部件?1912

  • 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美国通用电气(GE)。

  • 航空管路设备:美国伊顿公司(Eaton)与中国商飞合资企业伊顿上飞。

  • 标准件与锻铸件:中航重机、三角防务等国内企业。


国产化率与供应链战略

  • 当前国产化率:约60%,进口部件占比40%113

  • 未来目标:通过国产发动机(CJ-1000A)研发、机载系统本地化合作及材料技术突破,逐步提升至80%以上112

  • 供应链管理:中国商飞通过全球优选供应商确保适航标准,同时推动国内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如伊顿上飞)以加速技术转移9

?

?

?

?

?

波音737 MAX 8主要部件的供应商信息,结合近期供应链动态与历史数据整理如下:


1. 动力装置

  • 发动机:采用CFM International LEAP-1B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由美国GE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公司研发,专为737 MAX系列优化燃油效率。该发动机于2016年获得适航认证,是737 MAX 8的核心动力来源1112


2. 机身与结构

  • 机身制造

    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Spirit AeroSystems)承担737 MAX系列约69%的机身部件生产,包括机身段、发动机吊架、反推装置等11。近期阿拉斯加航空舱门脱落事故中,涉事飞机的门塞组件由势必锐生产,FAA审计发现其质量控制存在缺陷610

  • ?

  • 1. 复合材料

  • 碳纤维机身与机翼

    日本东丽(Toray)提供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用于制造机翼和尾翼,与波音787项目共享部分供应链39

    • 供应链风险:中美贸易战导致关税成本上升(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可能影响材料进口成本19


  • 2. 金属合金

  • 铝合金

    美国Arconic(原美铝公司)提供高强度铝合金,用于机身蒙皮和结构件。中国南山铝业等企业也可能参与部分供应,但受关税政策限制19

  • 钛合金

    俄罗斯VSMPO-AVISMA是全球主要钛合金供应商,波音长期依赖其产品,但俄乌冲突后供应链稳定性存疑,波音可能寻求其他替代来源39


  • 3. 紧固件与连接件

  • 特种紧固件

    原主要供应商为SPS Technologies(隶属伯克希尔·哈撒韦),但2024年工厂火灾导致供应中断后,波音转向Howmet AerospaceLISI Aerospace作为替代39

    • 质量控制争议:阿拉斯加航空舱门脱落事故中,门塞组件的螺栓缺失暴露了供应链质量问题12

  • 4. 其他关键材料

  • 液压系统材料

    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提供液压动力组件,其材料涉及高强度钢材和精密铸造件3

  • 热防护材料

    美国Hexcel提供阻燃复合材料,用于发动机短舱和高温区域防护39



3. 航电与控制系统

  • 航电系统:核心导航与通信设备由霍尼韦尔(Honeywell)罗克韦尔柯林斯(Rockwell Collins)提供,包括自动驾驶、飞行管理计算机(FMC)等11

  • 飞行控制系统:改进的失速管理偏航阻尼器(SMYD)系统曾因软件缺陷导致2018-2019年两起空难,后经软件升级和飞行员培训后复飞411


4. 液压与起落架系统

  • 液压系统: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提供液压动力组件,与波音长期合作11

  • 起落架系统利勃海尔伊顿(Eaton)共同参与设计,伊顿还与中航工业成立合资公司(如伊顿上飞),支持本地化生产11


5. 其他关键部件

  • 紧固件:原主要供应商为SPS Technologies(隶属伯克希尔·哈撒韦),但因2024年工厂火灾导致供应中断,波音转向Howmet AerospaceLISI Aerospace作为替代,部分紧固件价格上涨超10%10

  • 辅助动力装置(APU):由霍尼韦尔提供,集成于机身尾部11


6. 生产布局与供应链风险

  • 总装线:位于华盛顿州伦顿工厂,2024年计划新增第四条生产线于埃弗里特工厂,但受工人罢工和熟练劳动力短缺影响,月产量目标从38架提升至42架的进度已推迟至2025年3月1011

  • 国际合作:中国舟山设有内饰完工中心,但因地缘政治和关税问题,中国客户订单面临重新分配风险49

  • 质量控制:FAA审计发现波音和势必锐在89项检查中有33项未通过,涉及文件记录不全、工人操作不规范(如用肥皂液润滑部件)610


总结

737 MAX 8的供应链高度依赖势必锐CFM霍尼韦尔等国际供应商,但近年因安全事件、贸易冲突和产能瓶颈暴露脆弱性。波音正通过收购势必锐(重新整合供应链)和加速技术转移(如合资公司)改善管理,但短期内仍需应对认证延迟(如MAX 7和MAX 10尚未获FAA批准)和客户信任危机61011

?

?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