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之(四)枯藤上的几个苦瓜

终于完成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温暖太阳》,特意申请文学城博客,以便连载发表和朋友们分享!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非常感谢阅读鼓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吃饭的时候,小粒和叶女士凑在一起,小粒说:“有个不情之请,惟君图之。”叶女士:“好!你说。”小粒:“这次演出的票子,你给我普通席位就好,千万别像上次一样给我楼上包厢,不能让我默默奉献的名声毁于一旦又一旦。上次我高高在上,看着楼下或德高望重,或青年才俊,我那个如坐针毡无地自容啊,整个演出期间都没有坐直过,唯有难堪窘迫。”

叶女士莞尔一笑:“别人坐得,你坐不得?”然后解释:“其实我想起了阿Q的一句名言:“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咱们好歹也算社会名流嘛,坐包厢实至名归。”小粒抗议道:“我才不是名流呢,我也想起了孔乙己的一句话:不要污人清白。”两人都笑了,叶女士说:“可见我们中学语文没白学,能学以致用表达自己。”

小粒说:“你很擅长做社会活动,当初没在你们北大读个外交专业什么的?反正我特想去你们学校读个语文专业什么的。”叶女士说:“我父母都是外交官,倒希望我做个科学家实现他们的理想,当年替我选了一门他们眼里最前缘的学科,生物医学。我呢,现在公司里做着最基础的研究,干着最辛苦的活。”

小粒问:“正好!我想问:你们抗老年痴呆症的药什么时候研发出来?我这儿等着吃呢。是不是你们部门只作理论研究,距离成品药还早着呢?还是我回去问你们公司的一方比较靠谱?”叶女士说: “抗老年痴呆症的药?原来你等这口儿呢?好吧,为了你的不情之请,我加把劲。”小粒:“拜托!拜托!还是朝里有人好办事。”

叶女士接着问:“刚刚知道你的专业,可想而知那些个课程,想知道你教的专业课,你在哪个教研室?”小粒说: “搁以前也就有问必答实话实说了,可现在得先预警,因为上次我们教会台湾来的杨牧师问起,没想到我的回答把他吓得不轻,老人家反应了老半天冒出一句:你不是亲妈养的吧?女孩子怎么能送去学这个呢?”

叶女士说:“明白!我一朋友居然学的是什么铸铁锻造,估计也能把你们牧师吓一大跳。”小粒说:“听来你朋友和我是两根藤上的苦瓜,哎!你说的不会是冯老师吧?”叶女士说:“对啊!她老公王老师也在你们教会中文学校做过校长,你们应该认识。”

小粒说: “真是冯老师啊,不用同情她!当年我还打算和她惺惺相惜呢,结果人家根本不领情,骄傲的很,说幸亏她选了那个专业,上了那个学校,才得以遇到同一个战壕的战友王老师,她一生的挚爱。他们夫妻恩爱一辈子,养育一对优秀的儿女,人生因此而圆满,她对那段求学过往充满感恩。”叶女士说: “原来我们多虑了,以为人家是个苦瓜。”

小粒说:“我的专业选择才是一场阴差阳错。我父母在工科大学基础部教数学,看着专业教研室横向纵向课题做得热火朝天,而基础课部拿不到课题,深感数学没用,替我选了一门特有用的专业,让我缠上了一棵古藤,反正和我家老张的专业是一个上天一个入地。”

叶女士说:“这我就明白了。”小粒问:“你有没有觉得我们两人的性格也是天差地别?”叶女士警觉道:“干嘛?你想编排谁呢?别指望我给你拉偏架。”小粒意外道:“这么警觉?这招儿你常玩啊?辨别力这么强?”叶女士说:“老张多厚道啊,一看就靠得住。”小粒说:“咋的?你要用人啊,这么夸他?”

说到这儿,叶女士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是啊,是啊,我突然想到,这次表演有一个随队记者,她拍照时需要帮助,我索性把你和张潇的座位安排在她旁边,到时候拜托你们多照应!”小粒说:“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迟来祝晴朗母亲节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