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中年以后开始寻找或者建造自己的梦想之屋dream house,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梦想之屋,特别是50岁以后搬入的房子,往往也就是他们的死亡之地。
我行走在台北。这次我来探访4个这样的死亡之地。或者叫做名人故居。去看看那些耳熟名翔的大人物,他们是怎样打造自己最后的死亡之所。
我行走在台北。这次我来探访4个这样的死亡之地。或者叫做名人故居。去看看那些耳熟名翔的大人物,他们是怎样打造自己最后的死亡之所。
士林官邸
第一个大名鼎鼎的士林官邸。蒋介石夫妇最后的官方住所。

这里本是士林区的植物园。49年蒋氏夫妇看中这里,改造成自己的官方寓所。也是自己办公的地方,美国的很多总统,包括尼克松都曾经来这里拜访过蒋氏夫妻,甚至就住在这个官邸里。
官邸入口是两个园艺天鹅,象征着蒋氏夫妻的爱情。

再往里走是迎宾的厅廊。汽车可以直接停在门口,这样达官贵人们不会有雨滴降落到自己衣服上的。

房间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楼是两个巨大的会客室,据说两蒋夫妻公事都在楼下处理。
蒋介石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到处悬挂着他母亲的画像。

布置虽然简单,但是你依旧可以体会出女主人的审美。

宋美龄50岁开始学画。家里到处可见她的画作。他们夫妻搬入之后,加建了这个客厅。可能之前大场面的服务活动。

二楼是两个人的生活区。连蒋经国都不能随意上来。这是蒋介石的私人客厅。在他最后去世的时候改为卧室。他的床很窄很小。一国之君也不过三尺睡榻。
床前的凳子保留为他去世时候的样子。据说宋美龄每次回到这里都会坐在凳子上对着空床发呆一阵子。

蒋介石晚年只看这五本书,两本和宗教有关。但是看不到他最推崇的王阳明心学。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他少年读的文字中去。

宋美龄和他分床而睡。宋的浴室很大,但是也很简单,其实比不上我们在美国中产家庭的主卧配置。这是两人独自吃饭的地方。

这里是他们会见家庭客人的地方。

士林官邸的内部没有什么可看的,我感觉一个人名气再大,拥有的资源再多,生活上也就只能如此了。
士林官邸外部的花园却修得美化美论。这里有中式的平台池塘。

也有西式的林荫大道和开阔的草地。

可能因为宋美龄是在美国住了很多年,对玫瑰情有独钟,所以有一个漂亮的玫瑰园。

开阔的草地两边长着巨大的树木,这个场景有点像美国的南方或者欧洲,一点也不像台湾或者是东方的园林。

草山行馆
台北市中心夏天很热,但是阳明山上夏天会凉爽很多。所以当天热的时候,蒋氏夫妻会住到阳明山上的草山行馆。那里其实是才是他们真正的私人住宅。

草山行馆在阳明山公园门口一个很隐蔽的地方,司机开到了居然也不知道。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个小小的牌子,通过一条非常窄的路才能找到整个行馆。

新冠的外部是石料装饰。说不清楚是哪一种风格。配色和山居建筑很和谐。内部却是典型的日式建筑。围绕在建筑中心,有一个非常小的心字的花园。这是标准的日式风格。



因为是修建在山上,通过客厅的窗户可以远眺台北的景色。
整个建筑几乎没有什么后院。有一条非常窄的小路和一个防空洞。




1949年之后,生活在台湾的败军之将们,往往获得了非常高的寿命。很多人活到了90甚至100多岁。比而留在海的对岸的那些常胜将军们寿命显著要长很多。很多人为此发出感叹和研究。
看到这个瀑布,我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人需要在中年之后,需要尽快告别尘世的纷争,尽早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
七海公寓
七海公寓是蒋经国最后居住的寓所,现在已开放为故居供人参观。
蒋经国夫妇一生都比较简朴。最后的公寓也是把一个本来招待美国第七舰队的招待所改为自己居住。

这个房子从外面看真的就是确确实实一个招待所。里面的房间也很简单。看着就像是一家人扎扎实实过日子的样子。




他去世遗嘱最关心的还是祖国统一。

两蒋在中年以后都是可以任意调用资源的人。他们故居都显示了一个dream house的道理。就是房间内部并不重要,房间外部其实是最重要的。
林语堂故居
看完政治名人,我们看看普通名人的故居是怎么样的?台湾有名的是两个,一个是林语堂的故居,还有一个是钱穆的故居。都在阳明山附近。
林语堂故居在修复中,没有对外开放。整体是这样的。

从外景上不得不说,林语堂的审美差了点意思。这个房子是他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所以因为他号称自己是脚踏中西文化的人,所以也想打造一个中西合璧的居所。
可是无论是材料颜色和房子的姿势,都是弄得一个稀奇古怪的四不像。如果不当心,从外面猛的一看,会觉得这是一个巨型厕所。

里面他想打造成一个西班牙式的回廊建筑。但是怎么看都是怪怪的。

里面家具和颜色的配置让人的感觉并不舒服,过于厚重。对联更是挂在稀奇古怪的地方。总体觉得这是死人的要待的地方。
钱穆故居
钱穆的故居在东吴大学边上。整体是好看的。在花山鸟语中。但是建筑本身像是一个农民房,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大了。

人总是想不断拓宽和拓展自己的使用空间。

加盖和加建的结果就是建筑本身失去了灵气和整体的和谐。虽然功能上可以满足家庭内部仓库的需求。

总结
看完四个人的故居,我感觉是草山行馆最优。宋美龄审美非常好,远胜各位国学大师。室内装修和盖房子这事,普通人容易过度自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我们还是把建筑设计交给设计师为好。
常言道住在美国。美国给中产阶级提供的住所绝对是世界最好的。很多upper middle class 的人甚至能够给自己配置为过去一国之主才能享受的住所。
不信你看看在美国的很多华人其实都可以住在草山行馆这样的地方。只是更多人不知道怎样去享受这样的美好。七老八十了还蹲居在昂贵的学区房里。
我的理想之居需要这些要素。以后可以参考草山行馆寻找。
1. 一个小小的可爱的建筑,满足基本功能。
3. 漂亮的风景,可以登高远望。
4. 和城市中心适当的距离。
5. 附近比较大的山林公园

曾经有魔灯对解救它出瓶的智者问,如果你想拥有知道未来的魔法,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智者说,“我未来的死亡之地是哪里?”
魔灯问,为什么你要知道这个?
智者说,如果我知道了。我就永远不去那里就好了。
这是一句笑话。其实我们每个中年人都隐隐的知道自己的死亡之地。而那个死亡之地大概率就是我们精心打造的dream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