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热点
  • 原创
  • 时政
  • 旅游
  • 美食
  • 家居
  • 健康
  • 财经
  • 教育
  • 情感
  • 星座
  • 时尚
  • 娱乐
  • 历史
  • 文化
  • 社区
  •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跳高名将是如何输给自己的?(图)

跳高名将是如何输给自己的?(图)

2008-08-18 18:31:22

Do_u_read?

Do_u_read?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娄德玉 周伟

亚洲跳的最高的人:朱建华

有人说,越是名气大的奥运选手越容易出现“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几乎每一届奥运会上,都验证了这一现象。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也陷入了这一怪圈中。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什么完全有能力夺冠的朱建华,最终却败给了自己?

朱建华

中国跳高名将:朱建华

1983年是朱建华运动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年,对于中国体育界来说,也是令人振奋的一年。6月11日,朱建华在北京有力的一跳,征服了2.37米的高度,改写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时隔3个月后,在金秋九月,这位身材颀长的年轻人,在上海越过了2.38米,把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又提高了一步,在短短的3个月内两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世界田径史上是罕见的。在1983年世界男子跳高前10个好成绩中,朱建华就占了3个,朱建华的成就使世界体坛为之震惊,许多国家都将朱建华评选为1983年世界最佳运动员。

在朱建华的生活里,有十多个春秋是在横杆前度过的。10岁那年,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的教练胡鸿飞,把他领进了这块使其天赋得以发挥的天地。在胡鸿飞的指导下,经过刻苦训练,朱建华一步步攀向世界高峰。1976年13岁的朱建华跳过1.66米,获得全国少年乙组冠军。1979年,他跃过2.05米,打破全国少年纪录。1981年,他在日本东京飞过2.30米,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亚洲纪录,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1982年,他又接连三次创造了新成绩,在印度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跳过了2.33米的横杆,名列这一年世界跳高精英榜首。1983年,朱建华继郑凤荣、倪志钦之后,在世界跳高纪录的名人榜上写下了第三个中国人的名字。

身高1.93米的朱建华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了“三快”的技术风格,即助跑快、起跳快、过杆快。他曾五次被国外体育报刊、杂志评选为1983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1982年—1984年连续三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三次评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赛前国人都认为他能够夺得金牌,在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整整一年时间里,朱建华令人难以置信地三次打破跳高世界纪录。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成绩是2.35米,跟朱建华保持的2.39米的世界纪录有相当差距——即使在20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也只跳过2.36米,但朱建华当年只跳过了2.31米。最后,他只夺得跳高铜牌。

朱建华没有获得金牌的主要原因,是明显缺乏参加世界级比赛的经验和正常心态,心理压力太大,导致发挥失常。身怀绝技,却因“心魔”自己打败自己,确实是一大悲剧。

当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未如国人所愿获得金牌后,悲剧也就自然开始了。朱建华是以悲剧的方式结束运动生涯的,在他告别体坛时,人们更多地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获得过今天刘翔这样多的奖金和赞助,这样的包装和颂扬。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刘翔2004年夺取雅典奥运会冠军前,朱建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赢得的跳高铜牌,是中国男子运动员获得的唯一奥运田径奖牌。

现在,朱建华的名字已经很少听到,但他创造的前世界纪录,犹如一座丰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岿然不动,矗立于中国田径人的面前。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亚洲人跳得比他更高。

坦然面对媒体压力

哲人说,悲剧有两种:一是性格悲剧,一是时代悲剧。如果说这仅仅是朱建华的个人性格悲剧,对他是不大公平的。

在朱建华做运动员的年代,他们最让国人羡慕的,是出国机会。在一种极度封闭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建华,虽然天赋过人,训练水平也达到了世界一流高度,但是有些方面是无法在封闭环境下获得的——比如频繁的国际大赛经验。

跟朱建华相比,在欧美选手独占优势的男子短距离项目上取得突破的刘翔,身体素质并不是太占优势,但他是中国田径界有史以来出国参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仅仅在2003年,他就出国参加了20场比赛,跑了35枪。

刘翔

中国跨栏名将:刘翔

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是一个学者型教练,曾到美国学习。后来,他又带着刘翔出去,一站一站地打比赛,一站一站地磨砺,一站一站地走向今天。刘翔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出国参赛时,心里也在打鼓。

正是频繁的出国比赛,让他增长了见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磨炼出了超人的比赛能力;同时也开阔了教练的眼界,使他思考如何吸收更先进的训练手段。

2005年朱建华曾在一个场合忠告刘翔:要学会抗干扰。他坦承当年媒体的炒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没有拿到金牌。如今,媒体发达程度哪是20年前可以相比,但刘翔生逢其时,并没有重蹈覆辙。

巧合的是,刘翔与朱建华同是上海人,参加奥运会时都是21岁,但他们之间相隔了20年。朱建华是20世纪80年代的刘翔,那个曾给国人带来惊喜的体坛明星。如今的朱建华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真的应该给予他应当享受的并已迟到的敬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今日热点

  • 回国是否适合养老吗?stapler123
  • 美国最聪明的人学医法商?兼谈高盛所做的坏事雅美之途
  • 体验老年公寓la-vie
  • 人性的丑陋凌水
  • 对遗嘱,信托和委托的一些个人看法庸猫0007
  • 毅力惊人,锲而不舍的九年追凶麦姐
  • 结婚40年,没想到竟会是这样黑贝王妃
  • 特朗普、贝森特们难以明白的是什么?蛇形刁手
  • 2025回国 纪念抗战,两个人的悲剧。。。(图)菲儿天地
  • 纽约餐馆周打卡米其林二星The Modernjoycewu12
  • 成都散记(6)东方记忆林间溪
  • 使用ChatGPT 需谨慎风中的苇絮
  • 医路心语(68)伤心日南山无言
  • 与老房子的漫长告别(8)草稿在写觉晓

一周热点

  • 一个让人悲痛和深思的故事我生活着
  • 回国感受之四:不愧为科技大国彩叶
  • 在美国行医几十年,我发现有子女的老人确实不同 司徒Kwseeto
  • 说不好英文怪谁...BeijingGirl1
  • 我的一点饮食做“减法”的体会码农白兰度
  • 帮人之前先想因果 路终须自己走康赛欧
  • 医路心语(65)医生挣多少?南山无言
  • 开通博客-回忆被离婚的那一瞬间NinaLin23
  • 两段触动人心的台词多伦多橄榄树
  •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六)橡溪
  • 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不是北上广深,竟是…..世界在我心中
  • 闲聊六代机、则连斯基、抗战与俄乌战争大荣确
  • 海外华人的“不靠关系”论世事沧桑
  • 2025回国 在上海偶遇乌克兰人(图)菲儿天地
跳高名将是如何输给自己的?(图)
切换到网页版
Do_u_read?

Do_u_read?

跳高名将是如何输给自己的?(图)

Do_u_read? (2008-08-18 18:31:22) 评论 (0)


作者:娄德玉 周伟

亚洲跳的最高的人:朱建华

有人说,越是名气大的奥运选手越容易出现“克拉克现象”(“克拉克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几乎每一届奥运会上,都验证了这一现象。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也陷入了这一怪圈中。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什么完全有能力夺冠的朱建华,最终却败给了自己?

朱建华

中国跳高名将:朱建华

1983年是朱建华运动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年,对于中国体育界来说,也是令人振奋的一年。6月11日,朱建华在北京有力的一跳,征服了2.37米的高度,改写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时隔3个月后,在金秋九月,这位身材颀长的年轻人,在上海越过了2.38米,把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又提高了一步,在短短的3个月内两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世界田径史上是罕见的。在1983年世界男子跳高前10个好成绩中,朱建华就占了3个,朱建华的成就使世界体坛为之震惊,许多国家都将朱建华评选为1983年世界最佳运动员。

在朱建华的生活里,有十多个春秋是在横杆前度过的。10岁那年,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的教练胡鸿飞,把他领进了这块使其天赋得以发挥的天地。在胡鸿飞的指导下,经过刻苦训练,朱建华一步步攀向世界高峰。1976年13岁的朱建华跳过1.66米,获得全国少年乙组冠军。1979年,他跃过2.05米,打破全国少年纪录。1981年,他在日本东京飞过2.30米,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亚洲纪录,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1982年,他又接连三次创造了新成绩,在印度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跳过了2.33米的横杆,名列这一年世界跳高精英榜首。1983年,朱建华继郑凤荣、倪志钦之后,在世界跳高纪录的名人榜上写下了第三个中国人的名字。

身高1.93米的朱建华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了“三快”的技术风格,即助跑快、起跳快、过杆快。他曾五次被国外体育报刊、杂志评选为1983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1982年—1984年连续三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三次评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赛前国人都认为他能够夺得金牌,在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整整一年时间里,朱建华令人难以置信地三次打破跳高世界纪录。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成绩是2.35米,跟朱建华保持的2.39米的世界纪录有相当差距——即使在20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也只跳过2.36米,但朱建华当年只跳过了2.31米。最后,他只夺得跳高铜牌。

朱建华没有获得金牌的主要原因,是明显缺乏参加世界级比赛的经验和正常心态,心理压力太大,导致发挥失常。身怀绝技,却因“心魔”自己打败自己,确实是一大悲剧。

当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未如国人所愿获得金牌后,悲剧也就自然开始了。朱建华是以悲剧的方式结束运动生涯的,在他告别体坛时,人们更多地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获得过今天刘翔这样多的奖金和赞助,这样的包装和颂扬。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刘翔2004年夺取雅典奥运会冠军前,朱建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赢得的跳高铜牌,是中国男子运动员获得的唯一奥运田径奖牌。

现在,朱建华的名字已经很少听到,但他创造的前世界纪录,犹如一座丰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岿然不动,矗立于中国田径人的面前。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亚洲人跳得比他更高。

坦然面对媒体压力

哲人说,悲剧有两种:一是性格悲剧,一是时代悲剧。如果说这仅仅是朱建华的个人性格悲剧,对他是不大公平的。

在朱建华做运动员的年代,他们最让国人羡慕的,是出国机会。在一种极度封闭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建华,虽然天赋过人,训练水平也达到了世界一流高度,但是有些方面是无法在封闭环境下获得的——比如频繁的国际大赛经验。

跟朱建华相比,在欧美选手独占优势的男子短距离项目上取得突破的刘翔,身体素质并不是太占优势,但他是中国田径界有史以来出国参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仅仅在2003年,他就出国参加了20场比赛,跑了35枪。

刘翔

中国跨栏名将:刘翔

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是一个学者型教练,曾到美国学习。后来,他又带着刘翔出去,一站一站地打比赛,一站一站地磨砺,一站一站地走向今天。刘翔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出国参赛时,心里也在打鼓。

正是频繁的出国比赛,让他增长了见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磨炼出了超人的比赛能力;同时也开阔了教练的眼界,使他思考如何吸收更先进的训练手段。

2005年朱建华曾在一个场合忠告刘翔:要学会抗干扰。他坦承当年媒体的炒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没有拿到金牌。如今,媒体发达程度哪是20年前可以相比,但刘翔生逢其时,并没有重蹈覆辙。

巧合的是,刘翔与朱建华同是上海人,参加奥运会时都是21岁,但他们之间相隔了20年。朱建华是20世纪80年代的刘翔,那个曾给国人带来惊喜的体坛明星。如今的朱建华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真的应该给予他应当享受的并已迟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