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收藏: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古音韵何处寻?
收藏: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古音韵何处寻?
2006-10-22 21:59:47
明前雨前茶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古音韵何处寻?
来源:
唵啊吽
于
06-10-20 17:09:18
[
档案
] [
博客
] [
旧帖
] [
转至博客
] [
给我悄悄话
]
网友“早生华发”读了《粤语唐话》前三篇后评论道:“我有疑问。会说粤语的人可以说恢复用粤语体现律诗优美的韵律;那么,用繁体字的人可不可以提倡恢复繁体字表现汉字本来面目,体现书写的优美呢?随着汉字简化,确实也有很多汉字的意义混淆了、比划少而难看了,那就不简化了?目前我在加拿大所知,普通话越来越盛行,华人多的地方,你大陆来的可以不会粤语,香港来的要是不会普通话,生意可要少很多。一些粤语的所谓中文电台,现在面临倒闭了。古音的丢失有历史原因,但粤语的一些缺点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力。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我在这里回答一下网友“早生华发”的疑问。如果说粤语的人喜欢用粤语吟唱格律诗词,我想不妨碍其他人用普通话朗诵格律诗词。现在文艺界都提倡民风民调。如黄梅戏、龙船调、信天游、越剧评弹。总之,民间小调就是用地方方言才有味儿。如果粤语朗诵诗词有味儿,不妨百花齐放。但这不妨碍一般人用普通话唱京剧、唱黄梅戏、唱龙船调、唱信天游。就这方面来说,如“早生华发”所说,“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有一点要澄清,我没有提倡格律诗必需用粤语读,我只是提倡学文科的应该有一些地方方言的训练。保留古音韵地方方言很多,不只粤语一种,我用粤语解释是因为我自己语言的局限性。
第二点,我是提倡有从事文化研究的文科学生学一门地方方言,而不是提倡全国人学粤语。感谢“早生华发”把这个问题与繁体字相提并论,这和繁体字正好平行。很难想象中国文科研究生看不懂繁体字。我提倡的是中国古汉语研究不能只有古文字训练,还应该有古音韵训练,在古音韵流失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地方方言替代。据我所知,研究古汉语的人,不但懂繁体字,而且还懂甲骨文,金文等,而且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被“实践选择”淘汰的死文字,正如希伯来文基本就是死语言。如果唐仙高中让学生选修一门死语言,我想,这不是一个“让实践自己做选择”的问题。这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
歌唱家唱到歌剧有一定档次后,就用意大利唱,不是他们敌视普通话,也不是提倡报纸电台都改用意大利语。如果念“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觉得“杰”字平声与其它韵脚相拗,如果他知道古时《念奴娇》词牌都是押入声韵的,他试试用粤语朗诵《念奴娇》,我想,这和歌唱家用意大利语唱花腔是一样的。
“早生华发”的ID刚好来自这首词,我希望我解答了“早生华发”疑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牌《念奴娇》,又名《百字令》,一般是压入声韵。所以,大家不要误解苏轼,“一时多少豪杰”的“杰”字虽然普通是平声,但古时是入声。传统上,词牌《念奴娇》就应该押入声韵。不用方言读这首《念奴娇》,不能体会苏轼押韵押得工整。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低收入老年人房产税的抵免,老年人房产税的冻结
西北东南
怎样回答“假如她是你女朋友,你能饶了她?”
sandstone2
徐年半老 风韵满盈
北京_01link
退休主动与被动,因心而定
徐徐道来
我的口味变了
mychina
大罢免失败,台湾路在何方?
国家主席洗脚盆
中国姑娘面面观,哪个让你最喜欢?(补充版)
雅酷原创
北京街头的网约/出租车
谦谦美君子
医院工作时的二三事(1):“阴阳人”能结婚吗?
歲月沈香
一个叛逃的老海归
帕格尼尼
台湾大罢免说明了什么?
花似鹿葱
马克谈天下(517) 从懂车帝测试聊到我看中国电动车的购买选择
markyang
在客栈长大的私生子
碼農學寫字
旧金山名牌奥特莱斯
杭州阿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热点
退休生活:好山好水好寂寞
我生活着
退休之后的大忌就两个字
mychina
你期盼为印度人工作吗?
BeijingGirl1
没有理由忧郁
多伦多橄榄树
亚洲最大的界湖兴凯湖一龙江行(6)
世界在我心中
无誓言的“婚姻”,还要爱多久?
康赛欧
九十母亲,养老院的日常
徐徐道来
空巢后该做的第一件事
GoBucks!
雅鲁藏布江的史诗级事件
朱头山
雅鲁藏布江下游 墨脱水电站的 水温变化
朱雨心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四)
橡溪
2025回国 杭州高铁上遇到的商人(图)
菲儿天地
如何应对人身攻击和流言蜚语?
硅谷居士
儿子去实习,遭遇惊魂意外,噩梦成真
麦姐
advertisement
收藏: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
切换到网页版
给我悄悄话
博文列表
收藏: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古音韵何处寻?
(2006-10-22 21:59:47)
评论
(1)
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古音韵何处寻?
来源:
唵啊吽
于
06-10-20 17:09:18
[
档案
] [
博客
] [
旧帖
] [
转至博客
] [
给我悄悄话
]
网友“早生华发”读了《粤语唐话》前三篇后评论道:“我有疑问。会说粤语的人可以说恢复用粤语体现律诗优美的韵律;那么,用繁体字的人可不可以提倡恢复繁体字表现汉字本来面目,体现书写的优美呢?随着汉字简化,确实也有很多汉字的意义混淆了、比划少而难看了,那就不简化了?目前我在加拿大所知,普通话越来越盛行,华人多的地方,你大陆来的可以不会粤语,香港来的要是不会普通话,生意可要少很多。一些粤语的所谓中文电台,现在面临倒闭了。古音的丢失有历史原因,但粤语的一些缺点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力。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我在这里回答一下网友“早生华发”的疑问。如果说粤语的人喜欢用粤语吟唱格律诗词,我想不妨碍其他人用普通话朗诵格律诗词。现在文艺界都提倡民风民调。如黄梅戏、龙船调、信天游、越剧评弹。总之,民间小调就是用地方方言才有味儿。如果粤语朗诵诗词有味儿,不妨百花齐放。但这不妨碍一般人用普通话唱京剧、唱黄梅戏、唱龙船调、唱信天游。就这方面来说,如“早生华发”所说,“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有一点要澄清,我没有提倡格律诗必需用粤语读,我只是提倡学文科的应该有一些地方方言的训练。保留古音韵地方方言很多,不只粤语一种,我用粤语解释是因为我自己语言的局限性。
第二点,我是提倡有从事文化研究的文科学生学一门地方方言,而不是提倡全国人学粤语。感谢“早生华发”把这个问题与繁体字相提并论,这和繁体字正好平行。很难想象中国文科研究生看不懂繁体字。我提倡的是中国古汉语研究不能只有古文字训练,还应该有古音韵训练,在古音韵流失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地方方言替代。据我所知,研究古汉语的人,不但懂繁体字,而且还懂甲骨文,金文等,而且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被“实践选择”淘汰的死文字,正如希伯来文基本就是死语言。如果唐仙高中让学生选修一门死语言,我想,这不是一个“让实践自己做选择”的问题。这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
歌唱家唱到歌剧有一定档次后,就用意大利唱,不是他们敌视普通话,也不是提倡报纸电台都改用意大利语。如果念“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觉得“杰”字平声与其它韵脚相拗,如果他知道古时《念奴娇》词牌都是押入声韵的,他试试用粤语朗诵《念奴娇》,我想,这和歌唱家用意大利语唱花腔是一样的。
“早生华发”的ID刚好来自这首词,我希望我解答了“早生华发”疑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牌《念奴娇》,又名《百字令》,一般是压入声韵。所以,大家不要误解苏轼,“一时多少豪杰”的“杰”字虽然普通是平声,但古时是入声。传统上,词牌《念奴娇》就应该押入声韵。不用方言读这首《念奴娇》,不能体会苏轼押韵押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