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西安游子 名博

讲华裔移民圈子-观话剧(老王)有感

西安游子 (2025-11-27 15:09:35) 评论 (2)

周末,看了由华裔剧团在59街59号剧院演出的话剧(老王),

看后心里颇多感受,赘述如下。



(老王)是近期由华裔剧作者创作,华裔演员用英文在小剧场演出的话剧剧目。演出季约一个半月。它是我在纽约小剧场看剧几年来唯一遇到的反应亚裔移民生存圈的剧目。开演前,我观察到观众能有四分之一强是华裔,这是很少有状况(以往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白发一族中老年白人群体)

故事反映的是,位于纽约华埠一家小餐馆,老一代老板娘(玛格瑞特)暮年接近失智,几个孙辈(律师/医生/社工)无人继承事业,小店面临倒闭被转卖的关口。在一系列委托继承的争斗中,在各孙辈或回忆或追悔的叙述中,在预备接受者的种种伎俩实施过程中,观众们从中了解到,玛格瑞特移民纽约四十年来经历了什么,各孙辈/邻人经历了什么。真是一部华裔移民在纽约生存发展的艰难史/奋斗史/融合史。没什么绝对的好人,各位华裔移民们的生活工作经历曾经都挺不堪,很穷苦,对自己或对家人们都挺“狠”,不狠都可能生存不下来,更别提发展了。。。

但即使,孙辈们长大,各自成了“精英美国人”,其内心深处,除了从“过去”“获取”什么,并未深思其经历给各自了多少“给养”。而老阿婆完全失智前后,孙辈等人地剧烈争斗不得不终止,使得其合力处理此事成了必需,由之结尾。

这剧让我挺感叹,不容易啊!那全部的剧中人!曾参与矛盾斗争中的人们拿起笔写下这部剧,勇敢真实,又引人深思。不是经历过艰苦的移民生涯的人,写不出这种调调!有剧评说它像“李尔王”,我不知怎样对应参照。我觉得表现华裔们在困境中人性某种程度的扭曲与思考,是这剧亮点。有些地方略有夸张,似为了增添喜剧部分,若没了它们,真的是一部沉郁的话剧。

若我的观察准确的话,不论来观剧的华裔们,亦或剧中各位人物们,基本都处于温饱到工薪中上层的经济环境,整体圈层远未达到“仓廪实知礼节”的在美国社会中游刃有余的状态。故而,观剧下来,有种酸楚感受。大家华裔移民们,各是各自的不易,整体都是不容易的,也远未达到整体圈层能在美国社会中有声音,或是个体会竭力争取公众利益的阶段。

在59街59剧场中偶尔的这一个剧目,获得此演出机会。也是不易。也许我不曾找到。若Ma-yi theatre co一年三四部小剧场演出剧目,加这一部,即今年纽约外百老汇共五部剧,是华裔演出华裔故事的剧作。以每剧200人一场,一周演出七场记,即全年有七千人次观看过华裔社团的话剧演出。纽约华裔计35万人(可能实际70万人),七千人中有多少纽约华裔,我预计三分之一左右,即2300人看过华裔话剧(英文演出的)。这数字,实在颇为微小。但华裔圈用汉语演出此类话剧似无意义,每个华裔移民都经历或听说了无数这类故事。表达给美国人圈子争取理解吧。只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总是有的。

仅以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