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日本人不变的心态——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SUDreamers (2025-11-23 20:28:59) 评论 (1)


最近,由于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引起的中日外交上的摩擦,只有部分欧美吃瓜群众、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华人社群中极少数亲日派在为高市站队、呐喊。

其实,事情脉络很明晰——人工智能上把中日历史咨询个遍,其实明事理的人都心知肚明:

第一,从历史上日本屡次侵华和偷袭美国珍珠港,偷袭澳大利亚达尔文等冒险举动的动机可以不难看出日本人有着这样的心态:在他们征服我们之前我不妨先冒险打垮他们。

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此次高市早苗等右翼势力依然抱着这种心态,人工智能说这是日本人对东方大国崛起而自己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产生的焦虑使然。

二战后,日本通过成功的大外宣在西方世界中把自己打造成为洁净、有序、文明、发达、平和、礼貌、先进、守法、现代又完好保存传统文化的东方国度。

第二,战后多年东西方两大政营的冷战、十年极左思潮泛滥且混乱不堪的文革、六四事件带来的相对孤立等等,加上西方媒体一边倒的对中国的负面宣传,西方民众一直把中国视为富有攻击性、侵略性的国家,和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截然相反。

脸书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外,把日本人捧成了道德模范,而把中国描述成了吸血狂魔,到处伸出爪牙、虎视眈眈。

我说他是被洗脑了。

他回答说,中国人更被洗脑。

我又回答道,没错,中国人被洗脑,西方人同样也被洗脑;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墙内中国人多数人知道自己被洗脑(因为国内的新闻报道是一言堂),而大多数西方人不知道自己也在被洗脑,却以为新闻自由下的西方社会,他们从BBC、CNN上所看到的都是绝对真相。

他们知之甚少的是日本在二战中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更不晓得日本如何篡改教科书,政客参拜晋国神社并纪念战犯。

东南亚那些国家虽然受过日本的霸凌,但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二战后受到日本经济援助后,一个个几乎都数典忘祖。

第三,纵观世界历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没有中国,却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六个国家。英国侵略、征服、殖民了170多个国家。法国仅居其后。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屡次三番侵略中国,还侵略了韩国、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偷袭美国和澳大利亚。俄罗斯则通过侵略扩张到了西伯利亚、中亚、东欧、高加索区;苏联侵略过匈牙利(1956)、捷克斯洛伐克(1968)、阿富汗(1979);美国则是过去120年发动军事行动最多的国家,发动了美西战争,还打过伊拉克、阿富汗,武力干涉过中美洲国家,向印第安人发动过战争,发动过朝战和越战。

虽然历史上有对中亚(汉朝)、新疆、西藏、蒙古的扩张(清朝)和入侵朝鲜半岛(唐朝),也有中共建国后和苏联、印度、越南有过军事冲突,但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内敛型的,而非扩张型的。

从秦始皇修长城到汉唐对外和亲,便可知中国对侵占他国疆土无甚兴趣。中国更关注的是保守边疆、维持稳定。

中国要海域有海域,要耕地有耕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觊觎他国领土。也就是因为此,被英国的炮舰打开了国门,从此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日本这个狭窄的岛国,资源匮乏、人口稠密,却多地震、海啸、台风。中国觊觎它作甚?

至于高市早苗把台湾拉进来,“台湾有事便是日本有事”,她高估了台独的势力,误判了台湾的民意。

人工智能分析得很到位:

第一,台湾民调显示,大多数台湾人并非追求台独,但是他们也不急着统一。大多数人希望保持现状。虽然知道大陆发展很快,他们更喜欢台湾的民主、自由。

第二,台湾老一代人还有更多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年轻一代更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但是年轻一代更向往大陆现代化的都市、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炫目的高科技,更会乐意去大陆生活、工作、发展。

第三,什么情况下台湾会更有可能和平统一?那就是中国大陆更加富裕、美国势力的收缩或衰退、日本经济继续停滞不前甚至进一步衰退、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性更高,以及大陆政治的民主化。

所以,高市早苗的话,不仅激怒了大陆人,也得罪了台湾人。她以为说了这话会拉拢美国、讨好台湾,却没料到美国也没睬她,台湾也不领情。

我身边还有很多的西方人坚持认为:

台湾人压根儿不想统一,而中国总在霸凌台湾(这是相当流行的观点,他们忽视了问题的复杂、多面、微妙);

中国、俄罗斯、北朝鲜是同盟国,沆瀣一气(他们不知道中国网民戏称“金三胖”,不知道如果是同盟国,一国参战,则同盟国必须加入,如同北约);

二战后的日本和二战前的日本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仇日的中国人总生活在历史中,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日本的问题(西方吃瓜群众特别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向中国人说教,却对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纪念甲级战犯、修改教科书等闭口不谈)。

人工智能也说在特定社会状态下,集权比西式民主会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中国相比,印度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尚一片赤贫就率先实现了民主——中央地方,各自一摊,令不行禁不止;虽然司法独立,但司法程序都旷日持久,审个五年十年都很常见。

试想,要不是当年台湾蒋经国大权在握,台湾从国民党一党专政演变成自由民主的社会,还要经历多少岁月呢?

我从人工智能上受益最大的就是看问题不能简单化、情绪化,并带有“求证偏见”(confirmation bias)。看到视频上有“专家”解读,无非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是非曲直的判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