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葱

花似鹿葱 名博

威尼斯印象 他的忌日

花似鹿葱 (2025-11-18 07:56:53) 评论 (14)
《追忆似水年华》第六部《女逃亡者》

四、 威尼斯印象 他的忌日

《女逃亡者》共266页,关于阿尔贝蒂娜就叨叨叨了180页,差不多全书的四分之三。作家网友苏苏说那些都是”情感疲劳和情感自杀”。赞同这精妙评价。

现在小普好像接受了阿尔贝蒂娜作为一个普通的姑娘那些不好的一面,放下那苦苦的纠结。

他和母亲到威尼斯旅行。

威尼斯谁没有去过呢?

但是19世纪末期或者20世纪初的威尼斯什么样子?普鲁斯特笔下的威尼斯什么样子?

好奇。慢慢读。

“这里的日常生活对于我就像贡布雷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像在贡布雷一样星期天早晨人们喜欢走到节日般热闹的街市上,不过这里的街是蓝宝石似的水道,阵阵和风吹来,河水分外清凉,水色蓝湛湛的,蓝得仿佛具有了一定的强度,我可以将目光倚于其上以放松我疲倦的双眼而不必担心水面会弯曲。”

“像贡布雷鸟儿街的人们一样。我刚到的这座城市的居民也从一间紧挨一间排列整齐的房子里来到大街上;不过在墙根处投下一抹阴影的房子在这里被一座座用碧玉岩和花斑岩建成的宫殿所代替,宫殿物的拱门上方都雕有一尊美髯天神的头像(稍稍超出建筑物的边线,和贡布雷房屋大门上的门环一样),头像不是在地上投下影子使地面变成深棕色,而是在水中反射出倒影使水的湛蓝色更加幽深。”

闭眼回忆我看到的威尼斯的水,蓝吗?像镜面一样平静吗?

坐在贡多拉上,听脸色黝黑的威尼斯船夫亮着意大利的美声高唱:“妹妹你坐船头”,中国人都哈哈大笑,笑得水面涟漪荡起,哪里有平静?

河流两岸的古老建筑看不出是什么“碧玉岩”什么“花斑岩”,只有黑黢黢的水线深深地刻在两岸建筑的地基上,标志着那水位的升升降降。

“在贡布雷的教堂广场上,时新服饰用品店的布篷和理发店的招牌会展开它们放大的影子,而在圣马可广场上,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正面的浮雕在沐浴着阳光的空旷的石板地上撒下蓝色碎花图形,这并不是说烈日当空时在威尼斯和在贡布雷都不必放下篷帘,即使水道边也不例外。”

圣马可大教堂是必访之地,我去时,圣马可广场游客如织熙熙攘攘,面对大教堂,广场左侧的建筑物顶上,章子怡给劳力士手表做广告的大照片好像比大教堂比圣徒马可更像广场的主人呢!

“那些被小水道隔开的贫寒房舍本来可能连成密集的一片,房屋之间没有留下任何空余的地方。这样,教堂的钟楼或花园的葡萄架便垂直地突出在河上,宛如被水淹没后的城市景象。但是由于小运河起着和大运河一样的替代作用,所以不管是对教堂还是对花园来说,海水都极为合适地负担了大街小巷等各种交通线的职能,小运河两岸一座座教堂耸立于水上,水面成了人口稠密的贫困老城区,就像那些微贱而热闹的教区,身上带着贫穷和与众多下层人接触留下的印记”。

这画面让我想起初到上海,在苏州河上看到的水上人家,既新鲜又惊讶——这是大上海呀,人怎么可以没有陆地上的家,经年终日漂浮在黑不黑绿不绿、散发着恶臭的河面上?小普笔下的威尼斯一百年前也是这样吗?

小普继续写,在他下榻的旅馆,母亲就站在窗户的栏杆前,她一面凝望着水道,一面耐心等着儿子。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一个优雅美丽的贵妇,倚着栏杆,向那碧蓝色的水面眺望。小普则坐在贡多拉上呼唤着她。听到儿子从轻舟上唤她,“便向我送来发自心底的爱,这份爱不需要任何物质来载托,只由母亲那富于情感的目光载着它,母亲将它的目光尽量与我靠近,并微微撮起嘴唇,把她的目光升华为一个仿佛在亲吻我的微笑,母亲就坐在那尖拱形窗框下,沐浴着正午的阳光的尖拱宛若一个更为含蓄的微笑,成了上面这幅画面的背景——正因为这样,这扇窗户在我的记忆里便具有某些事物的温馨。而自那以后,每当我在博物馆看到这扇窗的铸型就不得不强忍住泪水,原因就在于它在对我说一句最能打动我心弦的话:‘我还很清楚地记得您母亲呢。’”

多么温馨多美好的亲子画面啊,可惜我太笨,只好请GPT代我画一幅,改了三次,还是不太满意,人物表情呆板。看来,至少目前阶段,AI绘画还是无法取代天才的画家。



下午,倘若小普不和母亲外出,就自己去探索这个威尼斯。

“因为在这里更容易见到下层社会的女人,比如做火柴的、穿珍珠的、制作玻璃器皿或编织花边的女人、还有围着带流苏的黑色大披肩的年轻女工,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我去爱她们,因为我已基本上忘掉了阿尔贝蒂娜,同时她们又比别的女人更能激起我的情欲,因为我对阿尔贝蒂娜还留有一点回忆。况且谁说得清,在我对威尼斯姑娘如饥似渴的追求中,她们本人占多少成分,阿尔贝蒂娜占多少成分,我对昔日威尼斯之行的留恋又占多少成分呢”

我乘坐的轻舟顺着小运河行驶;仿佛有一只神秘的精灵之手指引着我在这座东方城市的弯弯曲曲的水道中前行。随着小船向前行驶,水道好像为我在城区中心开出一条路,城区被这些

回到旅馆时我看见一群年轻女子,她们大部分是从奥地利来威尼斯享受这明媚的、花儿尚未开放的早春时光的。她们中间有一位使我产生了好感,她的五官虽然不像阿尔贝蒂娜,但却有着同样娇艳的脸色,同样笑盈盈的轻佻目光。

普鲁斯特在自己的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没有所谓美,只有美丽的女人,美就是幸福发出的邀请,只有美才能使幸福成为现实。”

就这样,阿尔贝蒂娜淹没在威尼斯女郎的笑靨里了。

今天,11月18日,恰逢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忌辰。1922年的这一天,他告别这个世界。想一想,102年了,他笔下的那些人物、那些情事流水般重复上演了多少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