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儿天地

菲儿天地 名博

实地重温30年前的热血澎湃!(多图)

菲儿天地 (2025-11-18 05:37:56) 评论 (19)
巴塞罗那大名鼎鼎。这座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比首都马德里更古老,距今已经2000多年历史。因其独特的历史传统、风情和发达的工业,被文人墨称为“ 欧洲之花”。又因宜人的地中海气候、绵延的海滩、灿烂的阳光,一年四季花木满山,又被大文豪塞万提斯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著名建筑大师高迪的杰作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爱好者痴迷;球迷们更是爱它的动感、狂野、激情澎湃,为之疯狂,比如水星兄,哈哈哈。

但最让这座城市声名远扬的,还是那场改变世界目光的奥运盛会。这次在西班牙特意带了几个巴塞罗那奥运的磁贴回来,送给朋友,也送给曾经热血沸腾的自己。让我们在这些小小的纪念物中,再一次拾起关于激情、梦想与青春的共同记忆。



大家一定还记得1992年7月25日的那个傍晚,闷热的夏夜,蝉声在树丛里一阵一阵地传来。大家在不同的地点观看一场属于全世界的庆典--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



记得电视屏幕上闪着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的实况转播,NBC的主持人用充满热情的语调介绍:“The Games of the XXV Olympiad—live from Barcelona!” 画面切到那巨大的体育场,五彩缤纷的舞者在阳光下旋转。

一支支队伍入场,看到了德国的统一旗帜,看到了苏联解体后的“Unified Team”,还有南非重新出现的国旗。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世界真的变了。

记得美国职业篮球队员的“Dream Team”和乔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我看着世界重新连成一体,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动,从心底慢慢升起。

画面里,灯光渐暗,一个弓箭手举起燃烧的箭,拉弓、瞄准、放射——火光划破夜空,点燃了奥运圣火。那火焰,不只是运动的象征,更像是一种连接的信号:从北京到巴塞罗那,从中国到美国,到那团共同的光。相信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大、更近、更亮。窗外的风带着远方的味道,像巴塞罗那那团火焰的余温。

那年,好多好多美丽的巴塞罗那的视频和相片在电视上频频出现,我那时就想,什么时候能去这里实地看看?

3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小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飞机早晨一大早6点多就到了,酒店的房间还不能入住,在大堂和行政酒廊中歇了会后,就出去逛了街。

入住的Hyatt Regency Barcelona Tower是一栋高达105米、共29层的现代化地标建筑。夜幕降临后,大楼外立面会亮起变幻的灯光,在高速公路旁显得格外醒目,如同一座流动的光之塔,由知名建筑师Richard Rogers亲自操刀设计。

 
酒店外面右侧是一条带顶棚的步道,布置得像是闪烁的森林。左侧是一个水景区域,地面在灯光映照下呈现紫调光泽,左边水面平静,倒映着建筑的灯光。
里面的大堂分两部分,左边的大屏幕播放着巴塞罗那的城市风景;右边摆放着小型绿植,并设有优雅的屏风。

整个画面显得现代、华丽而富有科技感。

 
刚到的那天早晨,LD就亲身体验了欧洲的洗手间,如水星兄所说:“大妈”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出打扫,把他吓得不轻,不过我经历的更加奇葩。
 
那天在气派的酒店大堂歇息,我去了下洗手间,也没带手机。用完洗手间,打开了单间的门插销,但就是推不开。我左转、右转、再推……门紋丝不动。我再仔细盯着那根门锁,明明没横着,照理说是开着的。我被锁在了洗手间里面出不来,一开始我还挺镇定,可折腾了好久还是不行,周围又没人进来,我开始慌了。“Help!help!”我一边使劲敲门一边用英文高声大喊。学了不少西班牙词语,就是忘了学这个。
终于听见外面有脚步声——有人进来了,又出去了,艾玛。又叫了半天,好不容易来了负责打扫的中年妇女。她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西班牙语,我用英文问,两个人鸡同鸭讲。她在外面拧,我在里面推,又忙活了十多分钟,门才终于被打开。

我吓得一身冷汗跑出来,追问她到底怎么回事?旁边一个会讲一点点英语的当地游客翻译她的话说:“这门有时有个特别的角度,角度不对,就会卡住。”艾玛,那赶快修呀!

快中午的时候我们逛街回来,房间也好了。复式套房,和去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住的Hyatt的房间有些类似。 但这个套房的天窗更大,二楼全套设备,比威尼斯的要豪华。









有景窗旁边有按摩浴池,从这里可以看见远处的奥运旧址。



这里的早餐也很丰盛,西班牙火腿是肯定有的。





LD喜欢他们的血肠,还有英国的早餐。

我最喜欢的是西班牙的燕麦粥,小麦的,奶香味很浓。

到的当天,我们在房间的按摩池休息,看了会风景后,又在酒廊随便吃了一点Tapass 后,就迫不及待地去奥运村圆梦了。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核心区域——蒙锥克奥林匹克公园(Anella Olímpica de Montjuïc),是巴塞罗那奥运会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城市现代化改造的标志性成果,好巧,那天一边游,一边看水星兄的游记,跟着他的足迹游:

2016 西班牙葡萄牙之旅 --2 巴塞罗那风情( 下) - 博客 | 文学城

房间按摩池边上可以看到的蒙特惠奇通讯塔(Torre de Comunicacions de Montjuïc / Torre Telefónica),离酒店大概就几公里的路。趁着太阳还没落下,在酒店的酒廊吃了点Tapass, 叫了Uber前往,,还绕了点路,巴塞罗那的路好像不是那么好开。



蒙锥克奥林匹克公园(Anella Olímpica de Montjuïc)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西南部的蒙锥克山(Montjuïc Hill),公园是特意为迎接1992年奥运会而兴建或改造。公园很是空旷,除了我们也就几个游客,几乎成了我们的专场。

公园分几个部分:

蒙锥克奥林匹克体育场(Estadi Olímpic Lluís Companys):公园的核心建筑,举行开幕式、闭幕式及田径比赛。





(这张网图)

圣乔治宫体育馆(Palau Sant Jordi): 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设计,可容纳约 17,000 名观众,用于体操、排球、篮球等室内项目。以优雅的穹顶结构和灵活空间著称,现常用于演唱会和大型活动。



蒙锥克跳水池(Piscines Municipals de Montjuïc): 举办跳水和水球比赛。因其俯瞰城市和海港的壮丽景色而闻名,是摄影与电视转播的经典画面。

蒙特惠奇通讯塔(Torre de Comunicacions de Montjuïc / Torre Telefónica): 由著名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设计。高136米,造型似一位举着奥运圣火的运动员,也象征“时间之针”,用于传输奥运电视信号,巴塞罗那的地标。



终于来了,抑制不住的激动!:)



奥林匹克广场与喷泉(Plaça d'Europa & Font Màgica): 广场连通主要场馆,是游客集散中心。夜晚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成为巴塞罗那的地标景观之一。







(这张网图)

1992年奥运会后,公园继续被用于体育、文化、教育与休闲活动。该项目成为全球城市借助奥运会实现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成功典范,被称为巴塞罗那模式(Barcelona Model)。如今的蒙锥克奥林匹克公园仍是巴塞罗那的重要旅游与活动中心,是游客登高俯瞰城市与地中海美景的地点。不过和北京的奥运村一样,这里投资了很多,现在基本上都有些荒凉了。

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5届夏季奥运会)于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这是一届意义深远的奥运会,不仅因为它标志着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奥运会,也因为它展现了新格局下的体育竞技盛况。

巴塞罗那奥运会共有169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参赛运动员总数约9,356人。 有那么多的重要历史时刻:南非结束种族隔离政策后首次重返奥运;苏联解体后,原加盟共和国组成“独联体代表团”(Unified Team)参赛;德国实现统一后首次以一个国家身份参赛;中国台北、香港等代表团也独立参赛;NBA球星组成的美国“梦之队”(Dream Team)首次出现在奥运篮球赛场,成为历史经典。 我还记得当年14岁的伏明霞获跳台冠军,LD曾见过的高敏卫冕跳板冠军。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让体育达人,奥运专家亮妈来分享更多的精彩,请点击她的博文

疫情两年后欧洲三国游 (13)- 寻找伏明霞92年奥运十米台夺冠赛场 - 博客 | 文学城



(Dearm Team 网图)

不远处是著名的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位于蒙锥克山(Montjuïc),坐落在宏伟的国家宫殿(Palau Nacional)内。建筑本身为1929年万国博览会而建,是巴塞罗那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在博物馆台阶上有无敌的巴塞罗那城市风景。下次再细聊这个博物馆。



坐在博物馆门口的台阶上可以看风景



360度的众缆



印象最深的,是右侧那位正在弹奏《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的艺人,旋律动人心弦。左边有情侣在拍照,也有人独自静静远眺。

坐在这里许久,尽收这片西班牙广场的无敌景色,觉得这里比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更加迷人。



从奥运公园走到附近的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就看到了这个涂鸦。应该说,遇到的大多数西班牙人对游客都挺友好的,但在某些地区确实存在“反旅游情绪(anti-tourism sentiment)”。 在塞维利亚,我们更是看到了和中国一样的人山人海。我们在日本富士山也看到了当地人对游客众多的忧虑。



欢迎朋友们一起来分享你当年的奥运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