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清洁工的故事(14)

海边红树 (2025-11-18 11:28:45) 评论 (8)


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清洁工的故事(14)

  王氏和孩子们听完王力讲的所见所闻之后,她对几个孩子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们都去睡觉吧。王力,你明天是去药店还是去上学堂?”王力回答道:“妈妈,明天是星期三,我会去学堂念书。星期一和星期二的时候,我会去舅舅的药店学记账。”

  自从被堂弟收留后,王氏除了感恩之外,在内心里会提醒这不是自己的家,尽量给堂弟减轻负担。 看到孩子们都上床后,王氏走到桌子旁边点亮了一盏煤油灯,然后从一个小柜子里拿出了针线包,在里面取出了几缕五彩丝线,开始给弟妹绣枕头 。由于常年在田里耕作,所以,她的手掌上被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一不留神,丝线就会被茧子刮住,王氏就用绣花针把丝线轻轻的拨开。

  王氏不由想起在待字闺中的时候,有母亲的指点,她不仅学会了在枕头上描龙绣凤,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剪裁和做衣裳。母亲有时会夸奖女儿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这一天,母亲对王氏说:“玲玲,你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村里的王廷林给儿子王强来提亲了,他家有田有房。咱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说呢?”赵玲听到母亲说起的这门婚事,脸上不由泛出了红晕。

  母亲接着对女儿说道:“村里的林家,是专门做茶叶生意的。他们在当地收购了茶叶之后,再运到城里的商铺出售。开始的时候,林家的生意做得很好,在城里和乡下都置办了房子。后来林家大少爷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不务正业,气死了父母,把家底也都败光了;后来,林家大少爷把城里的房子卖掉了,从城里搬到了乡下。他曾经派人上门来提亲,我们当时就拒绝了。”

  赵玲不由想起在一次偶然中,在门外听到了父母的谈话:“在村里的年轻人当中,王强是最出色的。他不仅读过私塾,识文断字;而且还身强力壮,聪明能干,一直都是他父亲的好帮手。”想到这里,赵玲回答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玲儿全听父母的。

  民国11年春天的时候,在一个良辰吉日里,赵玲和王强拜了天地。自从嫁给王强之后,赵玲除了给公婆请安倒茶之外,她还给婆婆做了绣花枕头和绣花鞋。她的一手好针线活得到了婆婆的赞许。

  民国12年,赵玲生下了老大王力。公公和婆婆看到白胖的大孙子之后,心里非常的高兴。婆婆摘下自己戴的玉镯子,把它戴到了赵玲的手腕上。柔声的说道:“儿媳,产后会很虚弱,你需要恢复身体。”

  王力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婆婆经常去看望孙儿,先是端详孩子的相貌,然后对赵玲说道:“赵玲啊,孩子的大眼睛很像王强,高鼻梁很像你,这孩子多会长啊!”

  月复一月,孩子逐渐长大了,翻身,在炕上爬动,扶着东西站立。一岁的时候,王力开始迈步走路了。孩子不仅长得很硬实,而且还跟着奶奶咦呀学话。 

    民国14年,在王力二岁的时候,老二王珍出生了。女孩的出生使大家都很高兴。婆婆对儿子王强说道:“我们的孙子和孙女都这么可爱,这种天伦之乐真是上天的恩赐。”

  没想到好景不长,在一次流行性的传染病中,公公和婆婆染病后相继离世。家里的十垧地也被迫卖掉了一大半去偿还债务。家里原来的八个长工只留下了二个人,其余的都被辞退了,为了养家糊口,王强更加辛勤的工作着。

  民国16年,小儿子王峰出生了,家里只留了一个帮佣,她平时的活计是洗衣服和做饭。而赵玲则要照顾三个孩子的起居饮食。

  世道并不太平,有些时候军阀之间会发生混战。地里的庄稼收完之后,还要上缴一些公粮。自从公婆过世之后,家道中落,每况愈下。王强除了在家种地之外,还会去外面打点零工,用来养家。风调雨顺的时候,地里庄稼的收成就会好些,遇到天气干旱的时候,收成就会很差。王强对妻子说:“土地是咱们庄稼人的命根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卖了,我们还要靠种地来生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