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果然是魔都。万圣节之后B君推荐读了一本奇书《我的父亲李松坚》。其实这是这本书的一个章节的名字。原著书的题目《XX约会指南》过于火辣。无法被引用。读者自己去搜索就好。
这本书是自传体的方式写的他关于两性关系的理解,对于家庭,投资和人生规划的理解。
李新野自己写的简历是这样的。李新野,男,1991 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又称为姚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布朗大学。曾就职于亚马逊、脸书、城堡证券等公司。现为人工智能量化交易公司阿尔法星研究的创始人、CEO。日入百万。
当然这个是否真实有待考证。这个不重要。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观点。我喜欢特立独行的人。无论他们的观点多么离经叛道。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呆子和羊群。无论他们学历多高,地位多高,多么有钱,权力多大。往往只是会走路的僵尸。参考我最近写的游记。
气宇轩昂的僵尸 广岛之二
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太少了。所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珍惜他们。
笔者的大部分经历来自于和前女友的多年交往。
(笔者前女友的信息)
我们先看看他关于男女关系的几大公理和定理。
第一公理:感觉人公理。在自由状态下,女人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基于感觉,而感觉是基于本能。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纳什均衡策略。
根据公理1推导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天性。
定理2 任何同时解放妇女和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民族,必然消亡。
第三公理:女人无爱情公理。女人只对子女有爱,对男人只有为获取基因的迷恋和获取
供养和保护的索取。
第四公理:间接探测公理。 女人对男人的迷恋感觉基于对男人(在原始社会)的价值的间接判断。
于是他得出结论。
其实现代女性,不过是一群活在AI 时代的雌性灵长类动物(母猴子)罢了。
这个结论我觉得是极度不正确的。表述方式让人极度不舒适。按照同样逻辑,现代男性也不过是生活在AI时代的猴王罢了。
其实我们现代人的心理活动和猴子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奥巴马说,“可以这么说,世界上80%的问题都和那些害怕死亡和无足轻重、却死死不肯放手的老男人有关。他们修建金字塔,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有东西上。对此他们非常焦虑。”
这是典型的老猴王心理特征。
我来逐条点评一下李新野这些理论。
第一公理:感觉人公理。在自由状态下,女人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基于感觉,而感觉是基于本能。
贝版点评:这句话是对的。不过男女都是感觉人。只是传感器不一样。女性比男性更强调感觉。男性虽说宣扬自己是理性思考,但是也是视觉动物。送女性1000元的衣服,比送1000元现金可以提供更多情绪价值。送男性1000元,不如直接给他跳个舞。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纳什均衡策略。
贝版点评:这是错的。一妻多夫的母系社会才是人类常态。人类是最近1万年才进入父系社会。男性比女性更加慕强。不信你看看球迷。作者父亲李松坚本人就是超级慕强。人类整体就是一个慕强舔狗群。你看马斯克有多少男粉丝。不能专门攻击女性。
根据公理1推导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天性。
贝版点评:女性向上择偶不是天性。是男权社会,男性占用太多资源和权力下,城市女性被迫造成的。不信你看西南少数民族和藏区。女性天性里和男性一样的,都是喜欢美丽,年轻,健康的异性。天性里,没人喜欢有钱的,有权大肚子老头。是社会权力结构导致的。你看邓文迪有钱了,不是一样挎着小鲜肉。
定理2 任何同时解放妇女和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民族,必然消亡。
贝版点评:这是不对的。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和一夫一妻无关。但是不能为了维护高生育率,就去压迫女性。那是不对的。就是不能为了维持人类智商进步,就要逼迫清华男性捐精一样。实际上北欧国家妇女地位很高,也是一夫一妻,但是生育率基本现在回复到正常的2的水平。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都是人类社会总体进步的方向。
第三公理:女人无爱情公理。女人只对子女有爱,对男人只有为获取基因的迷恋和获取
供养和保护的索取。
贝版点评:女性和男性一样,有爱的人自然有爱,无爱的人一生也不会爱。男性也有只是满足性欲望的人群,比女性甚至更高比例。
第四公理:间接探测公理。 女人对男人的迷恋感觉基于对男人(在原始社会)的价值的间接判断。
贝版点评:正确。不过没有什么不好的。女性只是更多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花言巧语是渣男的利器。男性更多的是通过视觉特征去捕捉对象。男性探测器是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
书里充满了对女性的攻击,只要仔细想一下,很多不是女性独有的缺点。而是两性共同的缺点。但是也有一些我赞同的话。比如这一段。几乎积攒了我想对无头苍蝇一样过日子的90以后的人所说的所有话。
----
过去5 年间,我的内心一直充满了巨大的痛苦与仇恨。为什么我们这一代,最优秀、最努力、能力最强的一代中国男人,像犯人一样关在学校里面20 年甚至更久,然后就结婚,被一个老国女按着头,逼着在21 年买房,逼着申请30 年按揭贷款?为什么我们的人生,被安排着从20 年的监狱生涯释放,进入了30 年流放北上广深杭的劳改生涯?为什么我们被迫戴上了电子脚镣,每个月时间一到,三十年房贷就自动从我们帐户上扣款?
然后我们这批小镇做题家,花光所有积蓄,娶了个30 岁上下的非处国女,然后申请了30 年房贷,买了一套鸽子笼,把南山科学园旁边的宝安、把张江附近的唐镇、把漕河泾附近的莘庄、把海淀附近的昌平、把李逍遥发誓要走出去的余杭乡下的房价撑到一套
1正牌(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不是冒牌(粤港澳大)湾区。500 万、1000 万、3000 万、6000 万。然后,这个社会的李松坚们,看着自己蹭蹭蹭上升的净资产,觉得自己太伟大,太努力了。觉得我们祖国太伟大了!他们看着账上几百亿的浮盈,“英国算个屁、日本算个屁、就算美国又他妈算个屁!”
-----
笔者可能是个从来没有被女人真心爱过的人。当然这个形象也可以理解。女性天性里不是向上择偶和慕强。她们喜欢健美的男性。如果你只是有钱有钱征服女性,那么所有的体验也就是捞你给他的。所以李新野好好健健身。可能会改变对世界的理解。
所以李新野这本书名也许改为《非爱情约会指南》更加合适。
他的理论是经典的pua理论,脱胎于博弈论和进化心理学。作者多看看人类学书籍也许会有不同观点。进化心理学更是伪科学,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所有现象。进化心理学可以解释不应该有同性恋,也可以说应该有同性恋。现在渐渐成了男性出轨合理化的利器。
最后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吧。这本书是最大问题,就是作者内心没有爱。甚至可能没有体验过爱。
如果作者心中有爱,那么上面的逻辑和公理会变。
比如笔者没有攻击他母亲。同样是女性。几乎其他所有女性,无论是他姐姐还是前女友,都变成了他嘲讽的对象。因为他内心没有爱。没有共情能力和换位思考。
他说的所有的女性弱点几乎全部适用于男性。
笔者倒是俄狄浦斯情结严重。反复攻击他的父亲,李松坚。虽然攻击的内容也有在理的部分。比如对房地产的判断,和对官本位的嘲笑,老猴子高高在上的反感。我也高度认同。但是能感觉他用内心的恨在写作,并不理性。
人类如果只有理性和逻辑去思考,指导自己的行为,会陷入灾难。参考我的之前的博客,如果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仇恨和算计。世界将变得很可怕。
魔都读奇书《我的父亲李松坚》
BayFamily (2025-11-02 23:44:56) 评论 (4)魔都果然是魔都。万圣节之后B君推荐读了一本奇书《我的父亲李松坚》。其实这是这本书的一个章节的名字。原著书的题目《XX约会指南》过于火辣。无法被引用。读者自己去搜索就好。
这本书是自传体的方式写的他关于两性关系的理解,对于家庭,投资和人生规划的理解。
李新野自己写的简历是这样的。李新野,男,1991 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又称为姚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布朗大学。曾就职于亚马逊、脸书、城堡证券等公司。现为人工智能量化交易公司阿尔法星研究的创始人、CEO。日入百万。
当然这个是否真实有待考证。这个不重要。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观点。我喜欢特立独行的人。无论他们的观点多么离经叛道。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呆子和羊群。无论他们学历多高,地位多高,多么有钱,权力多大。往往只是会走路的僵尸。参考我最近写的游记。
气宇轩昂的僵尸 广岛之二
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太少了。所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珍惜他们。
笔者的大部分经历来自于和前女友的多年交往。
(笔者前女友的信息)
我们先看看他关于男女关系的几大公理和定理。
第一公理:感觉人公理。在自由状态下,女人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基于感觉,而感觉是基于本能。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纳什均衡策略。
根据公理1推导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天性。
定理2 任何同时解放妇女和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民族,必然消亡。
第三公理:女人无爱情公理。女人只对子女有爱,对男人只有为获取基因的迷恋和获取
供养和保护的索取。
第四公理:间接探测公理。 女人对男人的迷恋感觉基于对男人(在原始社会)的价值的间接判断。
于是他得出结论。
其实现代女性,不过是一群活在AI 时代的雌性灵长类动物(母猴子)罢了。
这个结论我觉得是极度不正确的。表述方式让人极度不舒适。按照同样逻辑,现代男性也不过是生活在AI时代的猴王罢了。
其实我们现代人的心理活动和猴子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奥巴马说,“可以这么说,世界上80%的问题都和那些害怕死亡和无足轻重、却死死不肯放手的老男人有关。他们修建金字塔,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有东西上。对此他们非常焦虑。”
这是典型的老猴王心理特征。
我来逐条点评一下李新野这些理论。
第一公理:感觉人公理。在自由状态下,女人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基于感觉,而感觉是基于本能。
贝版点评:这句话是对的。不过男女都是感觉人。只是传感器不一样。女性比男性更强调感觉。男性虽说宣扬自己是理性思考,但是也是视觉动物。送女性1000元的衣服,比送1000元现金可以提供更多情绪价值。送男性1000元,不如直接给他跳个舞。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纳什均衡策略。
贝版点评:这是错的。一妻多夫的母系社会才是人类常态。人类是最近1万年才进入父系社会。男性比女性更加慕强。不信你看看球迷。作者父亲李松坚本人就是超级慕强。人类整体就是一个慕强舔狗群。你看马斯克有多少男粉丝。不能专门攻击女性。
根据公理1推导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强和向上择偶是天性。
贝版点评:女性向上择偶不是天性。是男权社会,男性占用太多资源和权力下,城市女性被迫造成的。不信你看西南少数民族和藏区。女性天性里和男性一样的,都是喜欢美丽,年轻,健康的异性。天性里,没人喜欢有钱的,有权大肚子老头。是社会权力结构导致的。你看邓文迪有钱了,不是一样挎着小鲜肉。
定理2 任何同时解放妇女和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民族,必然消亡。
贝版点评:这是不对的。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和一夫一妻无关。但是不能为了维护高生育率,就去压迫女性。那是不对的。就是不能为了维持人类智商进步,就要逼迫清华男性捐精一样。实际上北欧国家妇女地位很高,也是一夫一妻,但是生育率基本现在回复到正常的2的水平。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都是人类社会总体进步的方向。
第三公理:女人无爱情公理。女人只对子女有爱,对男人只有为获取基因的迷恋和获取
供养和保护的索取。
贝版点评:女性和男性一样,有爱的人自然有爱,无爱的人一生也不会爱。男性也有只是满足性欲望的人群,比女性甚至更高比例。
第四公理:间接探测公理。 女人对男人的迷恋感觉基于对男人(在原始社会)的价值的间接判断。
贝版点评:正确。不过没有什么不好的。女性只是更多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花言巧语是渣男的利器。男性更多的是通过视觉特征去捕捉对象。男性探测器是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
书里充满了对女性的攻击,只要仔细想一下,很多不是女性独有的缺点。而是两性共同的缺点。但是也有一些我赞同的话。比如这一段。几乎积攒了我想对无头苍蝇一样过日子的90以后的人所说的所有话。
----
过去5 年间,我的内心一直充满了巨大的痛苦与仇恨。为什么我们这一代,最优秀、最努力、能力最强的一代中国男人,像犯人一样关在学校里面20 年甚至更久,然后就结婚,被一个老国女按着头,逼着在21 年买房,逼着申请30 年按揭贷款?为什么我们的人生,被安排着从20 年的监狱生涯释放,进入了30 年流放北上广深杭的劳改生涯?为什么我们被迫戴上了电子脚镣,每个月时间一到,三十年房贷就自动从我们帐户上扣款?
然后我们这批小镇做题家,花光所有积蓄,娶了个30 岁上下的非处国女,然后申请了30 年房贷,买了一套鸽子笼,把南山科学园旁边的宝安、把张江附近的唐镇、把漕河泾附近的莘庄、把海淀附近的昌平、把李逍遥发誓要走出去的余杭乡下的房价撑到一套
1正牌(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不是冒牌(粤港澳大)湾区。500 万、1000 万、3000 万、6000 万。然后,这个社会的李松坚们,看着自己蹭蹭蹭上升的净资产,觉得自己太伟大,太努力了。觉得我们祖国太伟大了!他们看着账上几百亿的浮盈,“英国算个屁、日本算个屁、就算美国又他妈算个屁!”
-----
笔者可能是个从来没有被女人真心爱过的人。当然这个形象也可以理解。女性天性里不是向上择偶和慕强。她们喜欢健美的男性。如果你只是有钱有钱征服女性,那么所有的体验也就是捞你给他的。所以李新野好好健健身。可能会改变对世界的理解。
所以李新野这本书名也许改为《非爱情约会指南》更加合适。
他的理论是经典的pua理论,脱胎于博弈论和进化心理学。作者多看看人类学书籍也许会有不同观点。进化心理学更是伪科学,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所有现象。进化心理学可以解释不应该有同性恋,也可以说应该有同性恋。现在渐渐成了男性出轨合理化的利器。
最后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吧。这本书是最大问题,就是作者内心没有爱。甚至可能没有体验过爱。
如果作者心中有爱,那么上面的逻辑和公理会变。
比如笔者没有攻击他母亲。同样是女性。几乎其他所有女性,无论是他姐姐还是前女友,都变成了他嘲讽的对象。因为他内心没有爱。没有共情能力和换位思考。
他说的所有的女性弱点几乎全部适用于男性。
笔者倒是俄狄浦斯情结严重。反复攻击他的父亲,李松坚。虽然攻击的内容也有在理的部分。比如对房地产的判断,和对官本位的嘲笑,老猴子高高在上的反感。我也高度认同。但是能感觉他用内心的恨在写作,并不理性。
人类如果只有理性和逻辑去思考,指导自己的行为,会陷入灾难。参考我的之前的博客,如果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仇恨和算计。世界将变得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