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看的叫电影"13 Going on 30",中文名《突然30岁》,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国奇幻浪漫喜剧电影。看似轻松、温情、梦幻,实则深刻的电影讲述了1987年,一位13岁的少女在生日当天因为被冷落而许愿,希望自己能“30岁、性感又成功”。没想到第二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2004年的30岁成熟女性,但在享受成人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长大后的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完美,反而有很多她抓不住的遗憾。。。。。 电影让我想到了蘑菇关于青春的好文:挪威自驾D4,雨中的青春和青春的纪念 - 博客 | 文学城
这次临出行时,我随便抓了本女儿小朋友送她的Sallie Krawcheck 的书“Own it" 准备在飞机上消磨时光。书讲的是我刚来美国时最关注的topic“break the glass ceiling" ,女性奋斗,及怎么破天花板,和蘑菇的青春有一拼。只是现在自己基本上到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
当然,我也会“追梦”,去寻找那些天才灵魂曾停驻的地方——毕加索的光影、海明威的酒杯——与他们在时光的缝隙里相遇。在马德里,我们去了毕加索,海明威曾下榻的马德里皇宫豪华精选酒店(The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Madrid)。之前就听说过伫立在西贝莱斯广场旁的这家“The Palace”,金色的穹顶在午后的阳光下闪耀,仿佛一顶静默的王冠,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像是一段凝固在岁月中的艺术品。
酒店坐落在马德里的核心地带——Paseo del Prado,走出大门,不到五分钟就是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的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转弯便是提森博物馆(Museo Thyssen-Bornemisza)和大名鼎鼎的丽池公园(Parque del Buen Retiro)。丽池公园有点像伦敦的海德堡公园,曾在那里的酒店和丘吉尔“相遇”。
马德里宫殿酒店(The Palace Hotel Madrid)于1912年正式开业,是当时欧洲最现代、最奢华的酒店之一。它的诞生与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王希望在马德里打造一家能够与巴黎丽兹(Ritz)和伦敦萨沃伊(Savoy)媲美的酒店,为皇室宾客与国际名流提供顶级住宿体验。 于是,他邀请了当时最知名的建筑师Eduardo Fernández来设计这座地标性建筑。酒店的选址极为讲究——位于Paseo del Prado,对面就是西贝莱斯广场(Plaza de Cibeles与西班牙银行,周边环绕着博物馆与政府建筑,可谓“城市之心”。 在1910年代,马德里宫殿酒店堪称西班牙的“奇迹建筑”。
你们下榻的马德里皇宫酒店室内室外embodied the classic Spanish royal style. 菲儿斜靠在床前,凝视那幅“非常有质感的油画: 一片林间风景,宁静的氛围,色调温润、层次丰富,树木的绿色和背景的金棕色形成柔和的对比“,身上的丝缎红裙幽幽发光,不禁令人联想到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者的着装,“像是海明威的句子——浓烈、孤独,又让人沉醉。“
菲儿伉俪精选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酒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实地考察“ ;)亲身体验那里的人文环境和美食美景,what a great life to enjoy!
酒后真言 发表评论于
菲儿自带秋色 :)
酒后真言 发表评论于
菲儿自常秋色 :)
water_color 发表评论于
西班牙火腿摆盘漂亮,想必味道鲜美。酒店历史深沉,很有韵味!
紫若蓝 发表评论于
赞美菲马德里豪华游!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看不见红叶的地方秋游”,第一张的红叶就很美啊,当然,红裙美女更美:树下的、楼梯上的,和床边画前的,都是气场全开的风情,大赞!
那个13 Going on 30的电影记得看过,书Own it没读过,谢谢菲儿介绍,也谢谢你提及小文,只是我的青春基本上就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说起来好像我还很超前:)
菲儿享受着也没忘读书、探究历史艺术和文化,足以让我这混的汗颜了,谢谢你精彩丰富的分享,欢迎回城!
飞机上看的叫电影"13 Going on 30",中文名《突然30岁》,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国奇幻浪漫喜剧电影。看似轻松、温情、梦幻,实则深刻的电影讲述了1987年,一位13岁的少女在生日当天因为被冷落而许愿,希望自己能“30岁、性感又成功”。没想到第二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2004年的30岁成熟女性,但在享受成人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长大后的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完美,反而有很多她抓不住的遗憾。。。。。 电影让我想到了蘑菇关于青春的好文:挪威自驾D4,雨中的青春和青春的纪念 - 博客 | 文学城
这次临出行时,我随便抓了本女儿小朋友送她的Sallie Krawcheck 的书“Own it" 准备在飞机上消磨时光。书讲的是我刚来美国时最关注的topic“break the glass ceiling" ,女性奋斗,及怎么破天花板,和蘑菇的青春有一拼。只是现在自己基本上到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
当然,我也会“追梦”,去寻找那些天才灵魂曾停驻的地方——毕加索的光影、海明威的酒杯——与他们在时光的缝隙里相遇。在马德里,我们去了毕加索,海明威曾下榻的马德里皇宫豪华精选酒店(The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Madrid)。之前就听说过伫立在西贝莱斯广场旁的这家“The Palace”,金色的穹顶在午后的阳光下闪耀,仿佛一顶静默的王冠,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像是一段凝固在岁月中的艺术品。
酒店坐落在马德里的核心地带——Paseo del Prado,走出大门,不到五分钟就是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的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转弯便是提森博物馆(Museo Thyssen-Bornemisza)和大名鼎鼎的丽池公园(Parque del Buen Retiro)。丽池公园有点像伦敦的海德堡公园,曾在那里的酒店和丘吉尔“相遇”。
马德里宫殿酒店(The Palace Hotel Madrid)于1912年正式开业,是当时欧洲最现代、最奢华的酒店之一。它的诞生与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王希望在马德里打造一家能够与巴黎丽兹(Ritz)和伦敦萨沃伊(Savoy)媲美的酒店,为皇室宾客与国际名流提供顶级住宿体验。 于是,他邀请了当时最知名的建筑师Eduardo Fernández来设计这座地标性建筑。酒店的选址极为讲究——位于Paseo del Prado,对面就是西贝莱斯广场(Plaza de Cibeles与西班牙银行,周边环绕着博物馆与政府建筑,可谓“城市之心”。 在1910年代,马德里宫殿酒店堪称西班牙的“奇迹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