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堂槍擊事件:凸顯宗教信仰包容性太重要

Billzhou (2025-09-28 21:42:33) 评论 (3)

今早看到香港TVB新聞報導,說美國教堂又發生一起槍擊事件。

對於一個人人有權持槍的國家,國民之間,發生民事糾紛,甚至刑事案件的槍擊行為,一點都不出奇,應該再正常不過。美國社會就是美國社會。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天賦人權”概念浸潤於每個人的血液裡。



但這起槍擊事件有點特別,特別到被槍殺的人,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叫摩門教的教徒。當時,教徒們正在參加摩門教的禮拜活動,突然遭遇亂槍掃射,我覺得有點不應該。因為跟摩門教有些交集,很想說上幾句。

我在香港生活了近20年,好多次走在鬧市街頭,都見過一些穿戴十分整潔,胸前別著摩門教標誌的美國年輕人,向我兜售加入摩門教的好處,並邀請我有空去據說是香港高級住宅區的何文田教堂參觀。我還得到過他們送給我的一本精美的<聖經>。

我挺好奇這些17-18歲的孩子,為何放棄學業,願意遠渡重洋,來到香港傳經布道。原來都是他們的父母的意願。



聽說這些孩子也是中學剛畢業,就像香港的中學畢業生剛參加完DSE大考一樣,都在家中等待成績出爐或出國旅行玩一玩,而這些美國的孩子,卻聽從父母的旨意,利用等待大學錄取的空檔期,也就不到60天的時間,來到香港發展組織和會員。

我想,這或就是香港中學生與美國中學生,在思想和價值觀上的最大的不同。

有一次,我還當真去了一趟他們給我的名片的地址: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高尚住宅區的摩門教教堂參觀。外觀建築那是真的一個漂亮。尤其他們的摩門教標誌尖頂,遠處看上去還是很有氣勢。

禮堂內的樣子也令人感到莊嚴而神聖。從舞台的形狀,到台下的椅子,以及天花的壁畫,牆壁和走廊的材料,都很考究。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充滿了神秘感和豪華感。我覺得是我見過的最豪華的教堂之一。



接待我的是兩個新加坡籍的華人青年,應該是教堂的日常管理者。和我聊天時也是十分的小心而低調。待了不到兩小時,教堂還是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回到家裡,我便上網瀏覽了一下這個神秘的基督教分支的摩門教(現在很多人叫“基督教新教”)。原來這是個很有爭議的基督教分支,其教義和宗旨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釋。

據說摩門教的總部在美國的猶他州的鹽湖城,教徒基本上是一些大企業主、高管和大學知識份子。至少屬於中產階層的財富一族。

據說成為會員需要一定的門檻,尤其是經濟收入必須達到教會的要求,因為教會有規定,每年都需要將經濟收入的一定的百分比向教會捐款。我想,教堂建設的這麼漂亮,與教徒的捐款能力以及教會的經濟實力,有很大關係。

我不是宗教信徒,但我非常尊重宗教信仰者。我個人認為,任何一個宗教信徒,對社會發展和繁榮都是穩定的因素。不光香港地區,我看全世界有神論的國家,任何宗教信仰和組織,都有自己的行為規範,以及獨特的價值觀,說遠一點,是我們人類需要的寶貴的軟性資產。



我相信,美國更是如此。有宗教好過沒有宗教;宗教多元化,好過宗教單一化。宗教信仰組織以及個人,應該彼此包容,理解,尊重,和睦相處,求大同存小異,少一些衝突、傷害和殺戮,共同為和諧的公平社會,做出人類應有的樸素的人文貢獻。

在這方面,美國應該走在世界前列,做出好的表率。所以,我堅決支持特朗普總統說的“美國再也不能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是完全正確的。這跟保守與是否開放沒有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