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分布海域(Wikipedia)
白鲸分布于北冰洋周围的许多海域,它们的栖息范围包括美国阿拉斯加、俄国最东北的楚科奇半岛、格陵兰及加拿大北部地区沿海一带。在阿拉斯加,如果从安哥雷奇驱车前往南部港市西沃德,你肯定不会错过滨海大道旁边的白鲸角。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白鲸悠闲地畅游在海湾里,它们不时从水中抬出头来,露出乳白色的身体,接着,呼吸喷水,最后又钻入水中。
白鲸的游速较慢,但可以潜入水下700米深,主要食物是三文鱼等鱼类。据估计,现在全球白鲸种群数量约为20万头。它们是迁徙性动物,大多数群体在冬季生活在北极冰盖附近;当海冰在夏季融化时,它们会迁移到较温暖的河口和海湾。
白鲸(Beluga)水下摄影,来自美国冰川国家公园影集
北美和俄罗斯的原住民捕猎白鲸已有几百年历史。多年来白鲸的捕猎不受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控制,各国在不同年份制定了自己的法规。虽然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海域的白鲸的种群没有明显变化,俄罗斯和格陵兰岛都出现了大幅下降。2008年,白鲸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状态为“近危”。
关于白鲸,这里有一个发生在俄罗斯(当时的苏联)的相当戏剧性的故事。1984年12月下旬,一名猎人偶然发现了一大群约三千头白鲸,被困在楚科奇半岛的森亚文海峡的冰冻水域中。这些白鲸正绝望地聚集在海峡中一小片开阔的水域里,拼命挣扎。
他最初的反应是喜悦,因为白鲸是当地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他主要的捕猎对象。但当猎人和渔民们聚集到现场时,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向有关部门报告。
鲸群的困境很快被各地报纸报道。直升机和专家被派往现场勘察,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冷冻鱼来喂养大量的白鲸,使它们得以生存。
这些白鲸显然是因为追逐一大群鳕鱼而进入了塞尼亚温海峡,这个海峡将阿拉卡姆切琴岛与苏联最东北角的楚科奇半岛隔开,距离阿拉斯加大陆仅约200公里。但一阵强风刮起,将厚达4米的冰块挤进了狭窄的海峡,只留下一些小小的开阔水域供白鲸群浮出水面呼吸。尽管白鲸非常适应北方海域,并能破开薄冰呼吸,但这些白鲸发现自己周围的冰太厚,无法冲破,而且冰层广阔,远远超过了它们从冰的下面一口气游出去的距离。
1985年2月初,当局紧急调派当时全俄罗斯功率最大的荷兰造破冰船“莫斯科”号,要求它破开一条通道,解救被困的白鲸。“莫斯科”号在严寒中与时间赛跑,赶在白鲸耗尽氧气或食物之前抵达现场。然而冰层实在太厚,船长科瓦连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操作十分危险,于是下令撤退。
不久白鲸开始死亡,情况变得更加紧急,“莫斯科”号又一次被招唤。这一次它加满燃料,在飞机的引导下冲入冰层,几天后,终于抵达了鲸群所在的位置。
接下来的难题是让虚弱的鲸群紧跟着巨大而轰鸣的破冰船,在冰层再次合拢之前游向大海。没人知道可用什么‘语言’来与白鲸交流,整个行动是一次真正的实验。
起初,白鲸群只是在“莫斯科”号开出的水域里静静休息、进食、恢复体力。但后来它们变得活跃起来,嬉戏、尖叫、喷水。然而它们就是不肯进入破冰船开出的水道。
几天后,白鲸群对这艘船和螺旋桨的恐惧逐渐减少,破冰船也可以在鲸群之间来回穿梭。最后,有人想起了海豚喜欢音乐的传说。于是,音乐声开始从顶层甲板倾泻而下。流行乐、军乐、古典,所有这些船员们都尝试了。船员们发现古典乐最合白鲸的胃口,鲸群开始慢慢跟随他们这艘船了。
科瓦连科船长通过无线电向总部汇报:我们的办法是这样的:把船开进冰层,辟出一条通道,然后播放音乐,等着鲸群。白鲸开始‘理解’我们的意图了,向我们靠拢。我们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而白鲸一直跟着我们。就这样,破冰船带着鲸群一公里一公里地向前航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们完全适应了这艘船。“它们开始主动靠近,从四面八方围住船身,像溜冰场上的孩子一样欢乐跳跃。”
2月下旬,破冰船终于将鲸群带进了公海,两千多头白鲸就这样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