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大房子,与我们漫长的告别 (卖房的感触与教训)
买“大”房子,是许多华人的美国梦“豪华版”。宽敞的房间,大大的院子,孩子们各自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窗外是满眼的绿意——最好还有一个让亲友来访时那惊叹三秒的“门面“。几年前,我也走进了这样的梦境:在美国南方,一个物价亲切、节奏缓慢的州,花小钱,买大空间,买下了属于我们的“大庄园”。
它有着4500平方尺的阔绰格局,五个卧室,各自配备独立浴室与步入式衣帽间,仿佛一间间温暖的私家套房;
两个书房,让我和冯教授各自拥有沉静的天地——在电脑前与纸页之间,自由畅谈,或与文字悄声细语。后院,是整座宅子的灵魂所在:一方室外厨房,能将四季的味道烹饪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一片只属于我们的私家小树林,二十多棵高大的树木像沉默的护卫,年年守望。院前院后,九个灌溉系统分区细致滋养着草坪与花丛;深藏地下的无费水井,为生活增添了自给自足的底气。
那些年,尤其是在疫情的静谧时光里,日子仿佛被阳光与树影轻轻包裹着:缓慢丰盈,快乐幸福。我们和家人、读书聊天、烹饪烧烤、倾听风声和雨声,仿佛时间在属于我们的空间里变得刚刚好。
只是,人生总有新的篇章。为了迎接退休后的轻盈生活,我们决定缩小居所,去另一个州,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于是,这场与大宅的告别,就在看似温暖平静的阳光下,悄然拉开了帷幕。这次卖房是一生难忘也是终身教训。下面跟朋友分享这个不愉快的经历,只是个人经历,不代表所有。
第一回合:黄金季变寒冬
第一任经纪人登场时,恰逢夏季卖房的黄金季节,是房市走高期,阳光正好,行情正热。可挂牌没多久,经纪人便带着全家去度假,先是去了中国,又去了加拿大。我们的房子,也就这样跟着他踏上了“长假之旅”。等他终于回到美国,市场的热浪早已散尽,买家稀稀拉拉,热情全无。黄金季节在我们眼前溜走,剩下的,只是一地冷风与空旷的看房日历。那一年,仿佛从盛夏一下子跌入寒冬,凉得我们透心。
教训一:经纪人非常重要,必须全情投入,一定是全职,为了房子,选兼职经济人要谨慎,否则,你卖房的黄金季节,也是人家的美好旅游时光呀,就会在别人的度假照片里慢慢消失,而且,后果自负。
第二回合:不会表达的经纪人
第二年春天,我们换了一位极度敬业的经纪人。她几乎每月都给我们写信,自己掏腰包布置房间,恨不得把它打造成房地产杂志上的“样板间”。只是,她缺乏卖大房的经验,更可怕的是,她不会表达,不知如何描述房子的优点和其价值。面对挑剔的买家,她明显有些招架不住,于是,倒霉又落到了我们身上,她让我补这个、换那个、修这里、刷那里,我们虽然雇人去做,但整个夏天,我们被折腾得像在为一场无休止的房子当装修工。等房子焕然一新,几乎可以直接去参加“最佳住宅”评选时,买家们依然是“看看就走”,她每次带客户来时,都站在那里一言不发,是在等报价吗?秋风一吹,学区房的黄金季一过,我们的大房子,又一次稳稳地留在了我们名下。
教训二:热情值得赞美,但经验才是关键,表达能力太重要啦。
第三回合:第一就是第一
幸好,我们和第二位经纪人只签了三个月合约。合约一结束,我便自己做功课,直接找上了本地卖房排行榜的冠军,记住,这非常非常重要??
她走进房子,楼上楼下环视一圈,只淡淡说了一句:“一切都很完美,只是后院的厨房地面刷层漆就好。”上午,我们签下三个月合约;下午,她就带团队进房布置、拍照;傍晚,印刷资料出炉,照片同步上架三大网站。全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她的精明在于,雷厉风行,不仅动作快,还善于把握买家的心理,回复客户信息总是分秒必争,紧跟每一个反馈,精准调整策略。第二天,就有两家给出报价;不到一个月,房子顺利过户,她还帮我们把经济利益最大化,连细节都替我们算到分毫。我们这才明白,什么叫做“第一就是第一”,那是一种专业到骨子里的自信与实力。
教训三:找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
交钥匙那天,我们在后院的树林里站了许久。秋天的阳光透过秋叶隙洒下,像一封缓缓落地的告别信。我们知道,我们带着回忆离开,也带着教训离开:选经纪人,要像选医生一样谨慎。还有一句掏心窝的提醒:别在穷州买大房子。
卖房记
北枳 (2025-08-16 08:44:15) 评论 (3)梦想的大房子,与我们漫长的告别 (卖房的感触与教训)
买“大”房子,是许多华人的美国梦“豪华版”。宽敞的房间,大大的院子,孩子们各自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窗外是满眼的绿意——最好还有一个让亲友来访时那惊叹三秒的“门面“。几年前,我也走进了这样的梦境:在美国南方,一个物价亲切、节奏缓慢的州,花小钱,买大空间,买下了属于我们的“大庄园”。
它有着4500平方尺的阔绰格局,五个卧室,各自配备独立浴室与步入式衣帽间,仿佛一间间温暖的私家套房;
两个书房,让我和冯教授各自拥有沉静的天地——在电脑前与纸页之间,自由畅谈,或与文字悄声细语。后院,是整座宅子的灵魂所在:一方室外厨房,能将四季的味道烹饪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一片只属于我们的私家小树林,二十多棵高大的树木像沉默的护卫,年年守望。院前院后,九个灌溉系统分区细致滋养着草坪与花丛;深藏地下的无费水井,为生活增添了自给自足的底气。
那些年,尤其是在疫情的静谧时光里,日子仿佛被阳光与树影轻轻包裹着:缓慢丰盈,快乐幸福。我们和家人、读书聊天、烹饪烧烤、倾听风声和雨声,仿佛时间在属于我们的空间里变得刚刚好。
只是,人生总有新的篇章。为了迎接退休后的轻盈生活,我们决定缩小居所,去另一个州,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于是,这场与大宅的告别,就在看似温暖平静的阳光下,悄然拉开了帷幕。这次卖房是一生难忘也是终身教训。下面跟朋友分享这个不愉快的经历,只是个人经历,不代表所有。
第一回合:黄金季变寒冬
第一任经纪人登场时,恰逢夏季卖房的黄金季节,是房市走高期,阳光正好,行情正热。可挂牌没多久,经纪人便带着全家去度假,先是去了中国,又去了加拿大。我们的房子,也就这样跟着他踏上了“长假之旅”。等他终于回到美国,市场的热浪早已散尽,买家稀稀拉拉,热情全无。黄金季节在我们眼前溜走,剩下的,只是一地冷风与空旷的看房日历。那一年,仿佛从盛夏一下子跌入寒冬,凉得我们透心。
教训一:经纪人非常重要,必须全情投入,一定是全职,为了房子,选兼职经济人要谨慎,否则,你卖房的黄金季节,也是人家的美好旅游时光呀,就会在别人的度假照片里慢慢消失,而且,后果自负。
第二回合:不会表达的经纪人
第二年春天,我们换了一位极度敬业的经纪人。她几乎每月都给我们写信,自己掏腰包布置房间,恨不得把它打造成房地产杂志上的“样板间”。只是,她缺乏卖大房的经验,更可怕的是,她不会表达,不知如何描述房子的优点和其价值。面对挑剔的买家,她明显有些招架不住,于是,倒霉又落到了我们身上,她让我补这个、换那个、修这里、刷那里,我们虽然雇人去做,但整个夏天,我们被折腾得像在为一场无休止的房子当装修工。等房子焕然一新,几乎可以直接去参加“最佳住宅”评选时,买家们依然是“看看就走”,她每次带客户来时,都站在那里一言不发,是在等报价吗?秋风一吹,学区房的黄金季一过,我们的大房子,又一次稳稳地留在了我们名下。
教训二:热情值得赞美,但经验才是关键,表达能力太重要啦。
第三回合:第一就是第一
幸好,我们和第二位经纪人只签了三个月合约。合约一结束,我便自己做功课,直接找上了本地卖房排行榜的冠军,记住,这非常非常重要??
她走进房子,楼上楼下环视一圈,只淡淡说了一句:“一切都很完美,只是后院的厨房地面刷层漆就好。”上午,我们签下三个月合约;下午,她就带团队进房布置、拍照;傍晚,印刷资料出炉,照片同步上架三大网站。全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她的精明在于,雷厉风行,不仅动作快,还善于把握买家的心理,回复客户信息总是分秒必争,紧跟每一个反馈,精准调整策略。第二天,就有两家给出报价;不到一个月,房子顺利过户,她还帮我们把经济利益最大化,连细节都替我们算到分毫。我们这才明白,什么叫做“第一就是第一”,那是一种专业到骨子里的自信与实力。
教训三:找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
交钥匙那天,我们在后院的树林里站了许久。秋天的阳光透过秋叶隙洒下,像一封缓缓落地的告别信。我们知道,我们带着回忆离开,也带着教训离开:选经纪人,要像选医生一样谨慎。还有一句掏心窝的提醒:别在穷州买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