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医生在群里推荐了她的日常食谱,配上彩色照片,并附上餐后血糖测量表,即科学又实用,对她认真的生活态度点个赞。不少群友也贡献各自的健康食谱。这里我也推荐一个自己坚持了近二十年的早餐杂豆粥。
自幼就有早餐喝粥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离家下乡。我所在在的秦岭山区主产玉米,早上一碗苞谷zhen(就是苞谷碴)成了固定的早餐食谱。以后的集体生活中,食堂的早饭一成不变的苞谷糊是唯一的选择,记得毕业廿五年聚会,有一位同学就写过《苞谷糊万岁》的征文,以纪念我们的大学时光。尽管后来物质极大丰富,喝粥仍是我的最爱。
去国后,试过各种早餐形式,冷牛奶冲谷物制品,热牛奶煮麦片,用豆浆机打豆浆,芝麻糊……无比怀念我的那碗热粥,但熬粥对于工作的我,可望不可及。直到一次回国时背来一个小号慢炖锅。
注意到伦敦有很多印巴移民,他们的杂货店里有各种豆类,想起在大学时老师讲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个印度学校餐食谱。印度有些贫困家庭吃不饱饭,学校供应免费餐,使得孩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生长发育。然而学校经费也不足以应付优质动物蛋白质,而植物蛋白质效价不高,(一种豆类往往缺失1-2个必需氨基酸,无法合成蛋白质),于是把多种豆类混在一起煮,以实现氨基酸互补,提高蛋白质含量。
于是我一口气买了十几种豆类,加上麦粒,高粱米,生薏米,还有我的最爱苞谷碴混在一起,晚上加水放进慢炖锅,接通电源,拧到高火档……早晨走进豆香四溢的厨房,原本费火难煮的豆类,成了皮烂酥软的豆粥,热乎乎一碗,佐以一个煮鸡蛋,一小片烤面包,开启美好的一天……
由于完全无需花时间烹煮,对于早晨争分夺秒的上班族,实在是美味且营养的懒人粥。优点是显然的,1,原料都是原杂粮,淀粉含量低,尽管已煮的软烂,但消化时间也远长于普通白粥,所以升糖指数大幅降低,有利于血糖控制。2,多种豆类混煮,有着氨基酸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效价,是一餐很好的植物蛋白食物。3,现代饮食主张多样性,建议一天吃二三十种食物,这顿早饭热量不高,且有近二十种原料……
自从有了慢炖锅,实现了喝懒人版的杂豆粥的自由,一发不可收拾,坚持了了十来年。
来到美国后,发现超市有一种15Bean Soup的混合豆,包里还有豆汤的汤料。想起在意大利吃过的豆汤,不正是推崇的地中海饮食的一部分嘛。买回来正好作豆粥,又从中国超市买来绿豆,红豆,黑豆,鹰嘴豆,苞米碴,黑米……根据季节变化,夏天多加绿豆祛暑,冬天红豆加红枣花生温补,黑豆黑米的花青素,再加一把枸杞子,完美诠释自然,新鲜,多样的饮食原则,又符合懒人忙人的生活作风……唯一缺陷没有餐后血糖的测量数据(本人没有血糖问题,无法确定此方控制血糖的作用。)
有喝粥习惯的你不妨试试我的懒人杂豆粥。特别附上慢炖锅和Walmart豆汤包装的照片。如果哪位有兴趣,再记录一下餐后血糖,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