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养心养投资,股市修定心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的A股市场,像坐上了过山车,前一天创了近四年新高,次日就急转直下,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体验,让每个投资者都深刻体会到:比市场波动更难掌控的,是自己的心态,这比追逐数字更重要。

从8月12日开始,美国股市在利好消息刺激下大涨,带动全球市场一片热潮。中国股市13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683.46点,创近四年新高,盘中最高曾突破去年“9.24”行情的高点3,674点。14日却急跌,而在15日收盘指数报3,696.77点,盘中一度逼近3,700点整数关口,但最终未能站稳。面对这种起伏,让我意识到,在投资中,真正的挑战不仅是看懂市场,更是要看懂自己。

我想起了一位资深投资人的故事:2015年牛市时,他重仓杠杆追逐热门题材,尽管事先研究过波动风险,但真正面对千股跌停时,手指却悬在止损键上迟迟按不下去。最终亏损远超预期,他后来总结道:当时我熟悉市场规则,却不熟悉自己心跳的节奏。

很多病,是靠养好的,不是完全靠治好的。身体和心理的不舒服,往往一剂药、一场手术,其实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是需要平时的作息、心情调整和生活环境的配合,才能慢慢好起来。人的身心就像花园,最养人的是让你开心的人,最让人安心的,是那些让你放下戒备、舒服呼吸的“磁场”。它可以是夫妻间默契的眼神、朋友间的鼓励,或是一盏常亮的书房灯...... 这些像隐形的容器,稳稳接住你的情绪,让你慢慢好起来。



投资也一样,本质是一种“自我养成”,是对自我认知和心理耐力的培养。许多人刚入市时,眼睛只盯着行情、业绩、新闻,不停追问:创新药前景如何?机器人产业机会在哪?军工板块会翻身吗?他们以为投资就是了解市场,越懂越赚钱。现实是,如果不了解自己,不问自己能够承受多大风险,这些“好机会”很可能变成心理负担,导致决策失误。

投资做到最后,真正重要的,是懂自己。你需要清楚:我的风险偏好是什么?能承受多大的波动?在市场回调时,你会慌乱抛售,还是保持冷静?了解标的的历史表现、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只是工具,关键是判断自己是否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做个压力测试:假设持仓下跌20%,你是夜不能寐,还是能理性分析基本面?彼得·林奇就建议,每隔三个月重新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因为随着经验的积累,人对风险的认知会发生变化。投资不仅仅是追逐每一个热门题材,还要在符合自身条件和心理承受力的框架下,做出合理配置。这就如同养生,是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方法,不是盲目跟风。

当你真正了解自己后,再考虑资产分配:哪些是“保命钱”,不可触碰;哪些是“灵活用钱”,可适度参与市场机会;哪些是“增值钱”,可承担更高波动追求收益。明确这些后,投资才会变成平和、理性的行为,而不是焦虑与恐惧的累积。市场机会永远存在,缺的,是认清自己后的冷静判断。

心理的“养护”尤为重要;市场波动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绪失控。许多投资者在牛市时过度乐观,在熊市时过度悲观,他们的问题不是市场不公,只是对自我认知不足。这正像身体上的一些病症,如果没有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和环境自愈,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药物没起到作用。投资心理也一样,需要时间、耐心和对自己的诚实。

我体会到,投资中真正的功夫,不在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往往是在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管理好自己。就像养身体一样,投资也是长期修炼。最稳的回报不是短期爆发,而是对风险、标的和心理的深刻理解。生活中让你心安的人和环境,是宝贵财富;投资中能在波动市场保持冷静的策略,同样是最重要的资产。

养身、养心、养投资,其实很相通。养身需要温暖安全的环境;养心需要耐心和清醒;养投资需要适合自己的标的和策略。古人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病不光是靠药,是在合适环境下慢慢调养好的。理财也是一样:最好的投资,是踩上市场的节奏,不频繁买卖,不追涨杀跌,耐得住寂寞;最深的幸福,是与波动共处,与自己和解。



文中数据来自网络

文中图片由AI制作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这里说的是今年8/13吧。 “8月13日,沪指持续走强,盘中越过3674.4点,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为2021年12月17日以来的新高。”。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oll/2025-08-13/doc-infkuyff8065960.shtml

不过去年10月8号某个时刻有跃进也可能。 谢谢解释。
-----------------------------------------------------------------------
我文中的这段:“从8月12日开始,美国股市在利好消息刺激下大涨,带动全球市场一片热潮。中国股市13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683.46点,创近四年新高,盘中最高曾突破去年“9.24”行情的高点3,674点。14日却急跌,而在15日收盘指数报3,696.77点,盘中一度逼近3,700点整数关口,但最终未能站稳。面对这种起伏,让我意识到,在投资中,真正的挑战不仅是看懂市场,更是要看懂自己。” 我讲的都是2025年8月。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其实如果相信投资的基本原理,不是短炒,不用整天去看自寻烦恼。 大趋势一定是向上的。 当然,中国股市是个例外。 但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
长期投资指数基金、ETF确实不用天天盯盘。不过个股就不一样了,尤其是A股的小票,有时候消息面一出就剧烈波动,如果完全不盯,风险还是挺大。你说的“中国股市是个例外”,我认为A股的问题更多是结构性因素所致,但市场在不断成长,同时也能看到政府推动改革的决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股市目前仅在三千多点,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股市有望逐步改善,关键在于保持耐心,理性应对波动。

谢谢留言!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里说的是今年8/13吧。 “8月13日,沪指持续走强,盘中越过3674.4点,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为2021年12月17日以来的新高。”。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oll/2025-08-13/doc-infkuyff8065960.shtml

不过去年10月8号某个时刻有跃进也可能。 谢谢解释。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出处如下:

2024 年 10 月 8 日盘中,沪指高开至 3674.4 点
CNR
FastBull

当日收盘报 3489.78 点,上涨 4.59%
Sina Finance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所言极是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确实,病靠养,药只能治一时。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在文中说:“盘中最高曾突破去年“9.24”行情的高点3,674点。”,是我偷懒了,不严谨,让你误解了。我应该这样说:“上证指数突破了去年10月8日(“9·24行情”反弹波峰)创下的3674点高位。”

2024年10月8日,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达到3674.4点,此后迅速回落,收盘点位是3489.78点。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给个出处吧。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所谓“9·24行情”,是指2024年9月24日A股在政策利好推动下出现的大幅反弹,并开启了一波持续上涨走势。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赞投资心得分享。 其实如果相信投资的基本原理,不是短炒,不用整天去看自寻烦恼。 大趋势一定是向上的。 当然,中国股市是个例外。 但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上证综指去年9月从没有到过 3,674点哦。 10月8号是3489点最高。之后直到今年7月才突破此值。
晓青 发表评论于
经验之谈,值得借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