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道 (4)-- 我们为什么需要伴侣

Oasisflying (2025-07-28 07:31:12) 评论 (6)

亲爱的 Claire,你的日记我读完了,很吸引我(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搜寻文学城博客,Claire 的日记)。过程中,内心和双眸常有湿润。谢谢你,有勇气将这一切写出来。我想,很多的人一生,或多或少,都有你的故事。幸运的是,你有了 good ending。 更多的人,比如,纽约那个 CEO & HR, 类似的故事,却很不幸地有了惊恐的结局,很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难过。

我在想,我该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写这篇读后感。我可否,先从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再从一个婚姻家庭诊疗师的身份,来分享我的一点感受。无论从哪个角度,我没有任何 JUDGE 你的本意。我写此文的出发点,是希望探寻人性的脆弱和需求,以及,如何在接纳和拥抱她的同时,又有力量去战胜她,成为更坚强的自己。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屈服于她,继而周而复始。因为,这的确是危险的感情/游戏。

我应该年幼你几岁。你的故事我也有过,差不多二十前,虽然不完全相似。故事很长很长,我最终选择了和先生说。先生说,水至清无鱼。他给了我足够的时空,去自我反思和成长。那个时候的我,没有如今的智慧和力量。

我和先生光恋爱都谈了若干年,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我们的感情基础非常好。但婚后,先生全程投入工作,哪怕我生病住院了,都是我的男闺蜜来照顾我。他也安心和信任。当然,我和我的男闺蜜也从未发生什么。我们是研究生楼里的好搭档。我们的故事以后有机会也会写。我“投诉”过先生很多次,自从婚后,你就把我“冻”在了冰箱里。可是,哪怕我再愤怒,再有力气,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对象。因为先生并未在外搞七搞八,当时的他,的确一门心思在工作上。夜以继日,甚至通宵达旦,回家就没有醒着的时候。我迷失过,我悲伤过,我无所适从过。因为我有过你的经历,所以,我非常能感同身受你的心情,乃至你的故事。

如今岁数看我的往昔,或是你的故事,我既是以过来人身份,更是以婚姻家庭诊疗师的身份,我想对你和无数个Claire 说说,或许,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我的诊疗室也有类似的故事。有的是,先生出轨了,不止一次。妻子很委屈,认为,她全心全意投入家庭投入工作,没有一分钟属于自己,他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还有的案例,是先生全程投入工作,几乎没有时间给到妻子。妻子提出离婚,他愤怒不已,他认为,他如此高的收入,如此有成就的职业,他的妻子脑子有问题。还有一对年轻一些的夫妻,先生工作努力,全情投入,收入也很稳定,为两个年幼的子女,都备好了教育基金,可是,妻子想离婚。他也百般不解。

当年的我,和 Claire ,以及如上的客户一样,同样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可以肯定,不论是 Tim,或是李明,都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故事中的 Claire 先生,包括当年我的先生,或许还很委屈,我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有错么?你我或许还很内疚,他们似乎没做错什么呀?我怎能情感出轨?

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婚姻的本身,我们为什么需要伴侣?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血肉之躯。我们有生理、心理、情感、精神….各类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因为童年家庭或社会或文化种下的刺,成年后的很多人,不仅会顾此失彼,而且还相当失衡。

有的人,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是潜意识里,渴望被认同被夸赞,继而才会自我认同,而去努力奔赴卓越。他们会压缩所有可以压缩的时间,包括饮食起居、包括情感陪伴。

今天我只说情感需求。有同学说,他们这辈子是不需要伴侣的。我想,这多半都是自己或家族受过的伤。只要生而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如同血液之于我们躯体。儿女给不了我们,我们也不能依赖儿女,这会波及他们未来的幸福。这方面,唯有伴侣可以给予。说,我们为什么需要伴侣,有同学或许为了利益共同体,有同学或许为了有安全感,但最核心的,是彼此可以给与情感慰籍。

以 Claire 为例,很明显,她这一块是常年缺失的。之前由儿女弥补,空巢后,越发寂寞和孤独。不是她不够独立,不是她太贪婪,这是她的基本需求,却多年被忽略。人到中年后,当天时地利人和,她自然做了一回自己。如同,廊桥遗梦的女主。虽然,最后,她们的社会性角色占了上风,继而回归家庭,但如果不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空虚感会如影随形。我不以为我们靠自身努力,可以弥补这个缺失,除非是无奈之举。

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我们也要重视情感需求这一块。具体到 Claire 这里,她是需要主动找先生示明心意的。即,你这么去忙碌工作,无法满足我的需求,这样的生活,我过不下去。而不是压抑自己,并安慰说,父辈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不健康的婚姻,我们只有这一辈子,需要自己去争取。

当年的我,主动找到先生摊牌。说,虽然我们的感情来之不易,但如果今后都是这样的生活,我不要也罢。我只能给你一年时间,我不在乎他人怎么看,我只在乎我的感受。我的先生也很不错,他努力来修复。后来,也是机缘巧合,他下决心离开了之前的公司,开始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可尽管如此,他都没有完全正常过。在中国那样的职场,我们都知道的,我也必须要妥协。但对于异地,我们都是放弃的。我放弃了高薪可能,选择回家全职妈妈。他也放弃了高薪去异地,因为我很坚持,我不在乎你能挣多少钱,我在乎你有时间陪我。其实,都是很有限很有限的。故事很长,择机再写。我很感恩,如今我和先生彼此都能给与这份陪伴和情感需求。哪怕空巢,我们都很有信心,我们会过得很充实很幸福。

那年教堂受洗,同时受祝福的,是我们的婚姻。我们彼此承诺,会在主的帮助和见证下,不离不弃。这不仅仅是一句诺言,更是一份信仰。可即便如此,也是需要不断努力和探求健康婚姻之道的。我肯定不能为承诺而承诺,徒有其名/表,不是我的追求。我希望我能切实能感受到婚姻的幸福。这也是我决定写这些的初衷,教学相长,分享的过程更是反思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一点心得,愿对你有帮助,Claire. 也欢迎你给我留言,想和你做朋友,你很有勇气!